當前位置:才華齋>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與言語教學論文

漢語 閱讀(7.1K)

【摘要】本文從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理論談起,強調了“語言”和“言語”是語言學研究的又一條交叉口。並用此理論區分了“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並以對外漢語教學為例,分析現存的經院式教學的現象,忽視了學生言語能力的培養,由此提出在語用規則、言語交際能力、文化因素、課外教學方面培養學生言語能力的建議。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與言語教學論文

  【關鍵詞】語言 言語 語言教學 言語教學

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中,第一次正式、全面闡述了“語言”和“言語”的關係,強調了這兩者是語言學研究的第一分岔口。這一理論在語言教育上給我們以啟示,即應該區分“語言教學”與“言語教學”,尤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上更應給“言語教學”以足夠的重視,本文試著分析當前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對外漢語教學有一點幫助。

  一、區分“語言”和“言語”

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區分“語言”和“言語”,指出“語言和言語活動不能混為一談”,且“把語言和言語分開,我們一下子就把什麼是社會的,什麼是個人的;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從屬的和什麼是偶然的分開來了”“語言不是說話者的一種功能,它是個人被動地記錄下來的產物;言語卻是個人的意志和智慧的行為”“言語活動有個人的一面,又有社會的一面;沒有這一面就無從設想另一面”。實際上就是指出了語言和言語不是同一層面的。

而語言和言語的區別,不僅對建立語言的語言學和言語的語言學兩種科學體系至關重要,而且對第二語言教學尤其是對外漢語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於“語言”和“言語”的理論依據,在教授語言的教學中,也應該有“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的區分,這是教授語言過程中兩個重要方面。具體來說,語言教學主要使學生掌握語言規則體系,即語音、詞彙和語法體系所開展的教學活動;言語教學則培養學生運用其習得的語言規則體系來創造和理解話語的能力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兩種教學活動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前者為後者做準備,後者使前者的成果得以發展和鞏固。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它們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語言學習者對目標語的習得任務。

  二、當前對外漢語教學現狀及建議

(一)現狀

語言和言語的區分,突破了傳統的認識,也對語言教學法的改革起了促進作用。過去傳統的語言教學法很多是從語言本體角度出發的,即強調語音、詞彙、語法三要素的教學法。後來受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推動,功能法、交際法又應運而生,具體說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言語能力。

對外漢語同其他語言教學一樣,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運用漢語的能力,而不是語言學教學,提高學習者的語言學知識和研究語言的能力。所以衡量對外漢語教學質量高低的主要標準,應是學生運用漢語交際表達能力的高低。但在對外漢語中,言語教學長期以來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至今很多教學中仍以語言體系和文學作品作為教學的主要方面,認為對外漢語就是純粹漢語言的教學,在實際操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存在重語言教學、輕言語訓練的傾向。如此培養出的學生往往是語言知識多,言語運用能力差,甚至還會由於缺乏足夠的言語教學致使業已習得的語言教學成果難於持久。

(二)建議

應從哪些方面加強對外漢語言語教學,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語用規則:要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只著眼於教會學生分析規範的語句,或多聽多說是不夠的,一定要注意語用規則的學習,避免語用失誤。以一些試卷分析舉兩例:

(1)語氣的語用失誤

你的同學玉英昨天沒有來上課,今天你在路上遇到她,於是你問:A.你昨天怎麼沒來上課啊?B.你昨天為什麼沒來上課?

這道題的出錯率為72.46%,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了B。他們不知道漢語中如果用“為什麼”向對方發問,有責問、批評之意,同時也未能注意語氣詞“啊”的緩和語氣的作用。

(2)不懂母語文化和漢語文化在遵守禮貌原則上的差異

徐良和愛人張蘭到朋友家做客,朋友誇徐良學習刻苦,張蘭最可能的回答是:A.真的,很多人佩服他有毅力;B.他呀,在家就知道看書,什麼也不幹。

這道題的出錯率為44.93%,當自己被讚美時,比較注重謙虛準則的中國人,常以“不”“哪裡哪裡”等話作出反應;而比較強調得體準則的西方人可能用“謝謝”來回答。B遵守了謙虛準則,是合適的`回答。由此可見,即使掌握了全面的語言知識,在實際交際中還是有很多問題,所以語用規則的加強是培養學生言語能力的重要方面。

2.言語技能及交際技能:言語技能即聽、說、讀、寫的技能,言語技能是以語言要素為基礎,通過操練而獲得的。目前對外漢語開設視聽、會話、閱讀、寫作等一系列課程,已突破傳統上的講授和運用語法結構為綱的教學模式,但應注意的是在課堂上除了要適當有言語要素知識的講授和大量言語技能的訓練外,還要有實際的交際訓練。語言規則決定言語的正確與否,言語技能決定言語者是否能使用語言,而實際的交際訓練則保證了言語的得體性。它的目的是在什麼場合下使用哪些規則可以達到預期或更好的效果,它涉及到語用學、社會學等方面,所以從言語技能到交際技能也有一個轉化過程。 當然,在實際交際訓練中,語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語言總是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語言現象,必須把它和所依賴的語境聯絡起來,離開一定的語境,就難於判斷這個語言片斷的結構和意義。”所以教學中要注重設定一定的語境練習,使學生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句法結構和相關語境間的聯絡,進而把基礎句轉化為交際句,這有助於學生交際技能的大大提高。

3.文化因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由於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生活環境等不同,各民族文化背景也就不同,這些區別又造成了表達方式的不同。所以教學中要融入文化因素的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得體運用漢語。

4.課外活動:除了上述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外漢語還應注重課外活動,課堂組織的再好,也是不夠的。有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與老師順暢交流,但是一進入實際生活交際中,又感覺困難重重。這就說明無論預設什麼樣的場景語境,終究還是不如實際的交際更有效果。因此,可以組織一些訪問、採訪等活動讓學生來做,以使學生在真正的語境中得到言語交際的充分鍛鍊,從而提高言語能力。

當然,我們強調言語教學,並不是放棄語言教學,而是強調通過生動的言語訓練和廣泛的言語活動將言語教學最大限度的滲透到語言教學中去,做到言語與語言的統一,最終以言語能力提升語言能力,再反映到言語能力上。

總之,語言和言語的結合,是語言研究的另一條出路,而“語言教學”和“言語教學”的結合,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又一條出路。

  參考文獻

[1]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呂必鬆.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1997.

[3]岑運強.語言學基礎理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4]常敬宇.語用.語義.語法[M].臺灣中華語文研習所資助出版,1996.

[5]張志公.現代漢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7]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