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調研彙報材料

工作報告 閱讀(2.16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彙報,彙報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最重要的是結果,經驗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提筆要寫彙報的時候都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調研彙報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調研彙報材料

教育是社會各利益群體關注最多的社會事業之一,教育公平是評判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沒有教育的發展就沒有經濟社會的發展,沒有教育公平就談不上社會公平。義務教育是為每個人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每個應受教育物件提供相對公平的教育機會和條件,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三州戰略”、建設先進自治州、推進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構建和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州政協主席會決定將全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個重要調研內容。根據州政協主席會的安排,7月中旬,州政協副主席杜成明、譚建軍帶領科教文衛體、文史委員會及部分州政協委員,會同州教育局的同志組成調研組,對全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到鶴峰、來鳳、、巴東、建始5縣市召開了縣市政府、政協,縣市直相關部門和鄉鎮中國小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併到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和教學點進行了實地調研。利川、宣恩、咸豐三縣市上報了相關材料。同時,邀請州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就我州如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行了座談。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義務教育發展現狀

近年來,全州各級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為教育辦實事、解難事,基礎教育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為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州現有義務教育學校848所,其中國小701所(含教學點449個),國中147所。國小在校生23.9萬人,國中在校生14.4萬人。國小教職工1.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35萬人;國中教職工0.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83萬人。國小學齡人口入學率99.99%,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8.54%。全州“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少年文盲的目標基本實現。

(一)建立了義務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初步確立。在“普九”攻堅結束後,州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確全州基礎教育實行“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縣市政府行使對縣域內基礎教育發展的統籌權、決策權和管理權。5月,國務院頒佈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發展的戰略性任務。同年,省政府也出臺了《湖北省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任務和要求,同時開始試點。我州鶴峰、、建始三個縣市先後被確定為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試點,試點縣市正在按省要求實施,其他縣市也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了工作議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理念初步確立。

(二)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初步建立。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援。,我州被列為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試點,“兩免一補”政策率先落實。近年爭取中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案工程,每個試點縣得到1000萬元以上。二是地方財政盡力保障。州政府對教育實施目標責任管理,每年與縣市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年末進行考核。儘管縣市都是吃飯財政,都盡力保障義務教育。“十一五”期間,僅實施農村教師“安教工程”,建設教師住宅小區和週轉房,累計投入資金1.99億。三是利用社會資金。鶴峰縣下坪中心國小食堂由民營企業家贊助100萬元修建。

(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按照州委統一部署,州、縣市政府堅持把改善義務教育學校硬體條件納入政府公開承諾的實事辦理範疇,強力推進,極大地改善了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條件。一是校舍質量不斷提高。“十一五”期間,完成寄宿制學校校舍11萬平方米,改造50所農村寄宿制中國小,全州國小分別減少磚木、土木結構校舍24.3萬、10.8萬平方米;國中分別減少磚木、土木結構校舍4.08萬、1.8萬平方米。二是寄宿學生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全州國小學生宿舍增加3.8萬平方米,國中食堂面積增加2.7萬平方米。新增食堂均按標準化要求建設。有的鄉村學校都建起了學生浴室等生活設施。三是教育技術裝備不斷加強。全州中國小實現了現代遠端教育“校校通”。建有校園網的國小數量翻了一番,達到111所,建有校園網的國中學校增加19所,達到72所,56所國中建成理、化、生標準化實驗室。

(四)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並積極探索師資配備均衡辦法,一是建立了“退一補一”的補充機制。,我州教師配備開始嚴格執行省定標準,退一補一。200年,全州一次性解決國中教師缺編問題,補充200名;全州一次性解決36個邊遠鄉鎮農村學校教師緊缺問題,補充190名;從開始,連續5年每年補充600名用以解決教師不足。按省定標準綜合計算,我州義務教育教師編制數量達標。二是“安教工程”全部啟動,加強了教師住宅工程建設。“十一五”期間,修建教師住房23.8萬平方米,解決農村教師住房問題,為城區教師向農村學校交流提供了條件。市崔壩鎮集中為教師建了經濟適用房,形成了教師住宅小區;鶴峰縣鄔陽鄉栗子國小僅16名教師也建了9套教師週轉房。今年全州套經濟適用房解決教師住房問題。三是採取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素質。充分爭取了省教育廳“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大力向傾斜,大批教師受到培訓;州內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也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不同層級和形式的培訓提高了教師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市開展了“名師工程”,今年給108名教師授予了名師稱號。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盡心育人。四是開始了城鄉教師交流的探索。各縣市採取城區教師農村支教的形式進行了小範圍的城鄉教師交流。巴東縣野山關鎮給到教學點的教師每月給補貼50元交通費。五是利用“資教計劃”和“特崗計劃”的實施,全州有3000名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學校,改善了農村教師知識結構。

(五)學生免費就學目標基本實現。全州於開始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免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農村學生開始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也享受了免費政策。各縣市政府主導,發動社會力量捐資助學,解決弱勢群體入學問題。鶴峰縣建立了孤兒學生、特困生兩項救助基金。對於因父母進城務工隨遷就讀的學生,由流入地政府負責,妥善解決其就學問題。

(六)根據縣情積極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途徑。來鳳縣開始著手研究“國中向縣城集中”的規劃,擬在縣城辦3所標準化寄宿制國中,讓所有國中學生進城讀書,公平享受教育資源。努力實現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化。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面臨的問題

縱向比,州義務教育發展較快,但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礎設施標準化、師資配備均衡化、教育質量一體化的要求和實際需要比,差距仍較大。

1、經費政策未完全落實,經費投入沒有同幅增長。一是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徵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徵收,且要全額用於教育,但教育目標責任考核時,八縣市僅兩縣市落實到位,一半的縣市徵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級固定性轉移支付用於教育部分用途不當。按規定不能用來發放教師工資,但仍有縣市仍將近一半資金用來發放教師工資。三是經費投入沒有同幅增長。,全州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35.24億元,增支18.72億元,增幅16.1%,而教育支出增幅僅14.2%,

2、基礎設施與標準化要求差距較大。一是校舍面積不夠。包括佈局調整後閒置未用校舍面積在內,全州國小生平校舍5.94平方米,國中生平校舍9.57平方米,與省定國小生均12.25平方米、國中生均13.41平方米的校舍基本標準差距較大。具體到學校,村級學校生均面積均超標,城區和鄉鎮學校生均面積均嚴重不達標。二是校舍質量仍然不高。現有校舍中磚木、土木結構校舍佔32%,危房率33.88%。三是功能用房緊缺。學生宿舍緊缺狀況更突出。省定標準寄宿制國小生均3平方米、國中生均3.3平方米,單人單鋪。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積國小僅2.3平方米,國中僅2.5平方米。我們所到的學校均極為擁擠。市崔壩鎮徐匯希望國小,1米寬的床睡3人,崔壩民族中學26平方米的寢室住40人。四是儀器裝置嚴重不足。全州國小體育器材、美術器材、音樂器材和數學自然實驗儀器達標的僅11%—22%;國中體育器械、音樂器材、美術器材配備達標的僅24%—30%,理化生實驗儀器配備只佔53%。建始縣174所義務教育學校,僅4所建成了標準化實驗室。新建的實驗室,都是24組到28組配置,由於班額過大,兩人一組的分組實驗仍然無法有效保證。儀器設施的欠缺,導致義務教育理科教學質量不高,最終反映到大學聯考時,理科上線率低於文科上線率。

3、師資隊伍與客觀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一是教師數量總量滿編實際不足。綜合計算,全州義務教育學校師資配備已達到了省定標準,但因以下幾個因素使教師數量仍有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國小、140所寄宿制國中學生生活服務與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師;鄉鎮國小附設學前班按國小的師生比配備,需1600人;鄉鎮中心學校佔用教師編制500—600名;不算國小449個教學點的1000多名教師,約4000名教師編制是原來核編時未考慮到的因素。二是教師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從年齡上看,“爺爺奶奶教國小、叔叔阿姨教國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現象較普遍,越到基層,教師的年齡越大。建始茅田的一個教學點,3個老師全都是58歲以上的。從學歷上看,全州國小教師中,高中階段學歷的佔38.41%,高中階段以下學歷的還有1.1%;國中教師中,高中階段學歷的佔3.85%,高中階段以下學歷的也還有6人。鶴峰縣鄔陽鄉栗子國小16個老師,除7個資教生外,9個老師有2個學歷不達標。三是學科結構不配套。國小缺英語、資訊科技、音樂、美術等專業教師,部分學校靠資教生緩解了這一問題,絕大多數農村國小還靠放課程光碟來進行英語教學,而音樂、美術等課程無法開設。

4、四是城鄉發展失衡。全州義務教育學校中,農村學校佔82.67%,農村學生佔60.46%,義務教育絕大部分在農村,但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城鎮。全州近30所義務教育州示範學校,農村學校僅佔3所;國中中高職稱專任教師,城鎮教師409人,農村教師僅293人。大部分質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農村學校。據/學年統計,國小、國中學校磚木、土木結構校舍中,農村國小佔90%以上;農村國中佔75%左右;d級危房基本在農村學校。由於教育的優質資源在城鎮,大量農村學生湧入城鎮,城鎮學校超級大班大量出現,各項指標嚴重超標。而農村學校教育資源大量閒置,使用不優。我州因地域特點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分散,經過幾輪佈局調整後,情況仍未完全改變。國小目前仍有449個教學點。市55個教學點,師生比僅為1:8.54;來鳳縣綠水鄉梅子樹教學點,81個學生,有10個教師。師生比也是1:8.巴東縣綠蔥坡鎮野花坪教學點一名教師教一名學生。

造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述問題,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客觀上是歷史欠賬過多,而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一時難以改變。在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教育體制年代,縣、鄉、村分別負責辦好各自所屬學校。我州縣市都是“吃飯財政”,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縣、鄉、村均無力辦好學校,學校條件也無法得到有效改善。過多的歷史欠賬形成了全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礎薄弱的現實。主觀上是優先發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於處於發展期,經濟發展任務繁重,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出現教育為經濟發展讓路的現象。

三、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事關民族整體素質能否得到提高,事關長遠發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須強力推進。州享受國家、省多項優惠政策。尤其是隨著“三州”戰略深入實施,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熱火朝天、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緊鑼密鼓,全州上下都在積極實施“三州戰略”,推進綠色繁榮,為把建成全國最先進的自治州目標努力。這些都必須要有人才支撐,人才要靠教育。義務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因此各級政府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政府責任,創新體制機制,應急與謀遠相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強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深化認識,牢固樹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理念。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公平是其本質屬性,均衡發展則是實現公平的必由途徑。保障公民享受公平權利,是政府的基本職責。國家已把均衡發展確定為義務教育發展的戰略性任務,湖北省明確提出20xx年前全省義務教育實現縣域均衡,即上級有部署。當前義務教育出現擇校熱,折射出人們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強烈期盼,即群眾有要求。各級政府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主動應對發展需求。不求政績顯現於本屆,以公平為最高價值追求,以利長遠為根本目標,在決策時,要優先考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加大投入,消除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瓶頸”。政府要把增加經費投入作為履行均衡發展義務教育職責的硬任務,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必需的經費支撐。一是繼續加大向爭取上級支援的力度,拓寬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經費來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執行現有教育投入政策。州、縣市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佔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顯提高;要足額徵收城市教育費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全額用於教育;固定性轉移支付用於教育的比例不低於60%,且不能用來發放教師工資。三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提高本級財政義務教育經費撥付標準,堅持“上進下不退”,確保實現“三個增長”。三要落實國家關於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教育的規定。

(三)改善硬體條件,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基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學校基礎設施標準化是基礎。一是要積極應對城鎮化快速發展程序,應對社會“就優入學”的心理,抓好城鎮義務教育學校條件的改善。既要應急擴大城鎮現有學校規模,儘量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就學之需,也要立足長遠,把城鎮教育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統一規劃,預留滿足需要的教育用地。尤其是在政府規劃建設的新城區中,學校要同步規劃建設,確保城區學校佈局合理。二要做強農村義務教育,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需求。新增教育經費重點投向農村義務教育,努力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化。要將佈局調整與寄宿制學校建設結合起來,一方面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解決學生上學遠的難題,另一方面以此促進學校佈局調整,提高規模效益。要抓住國家“校安工程”專案實施機遇,加大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力度,推進教師週轉房建設,不斷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要大力實施農村中國小後勤“十有八配套”建設,改善寄宿學生生活條件;要抓好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為義務教育質量城鄉一體化奠定基礎。

(四)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人力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師資配備均衡是關鍵。一是要著力解決國小教師補充問題。到20xx年國小適齡兒童將達到31萬多人,比現在增加7萬人;學前班適齡兒童有3.5萬人。生源數量增加教師數量必須要增加;同時目前國小教師結構也必須改變,普九結束後,多名優秀點的從國小拔到國中、有3000多名民轉公、還有3000名資教生。民轉公教師很多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式;資教生政策究竟什麼時候變也無法預料。因此,要未雨綢繆,提前謀劃應對措施。二是堅持教育、引導與激勵並重,充分調動現有教師隊伍積極性。既要重視教師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增強對教書育人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價值認同,讓他們工作更加安心,也要提高教師待遇,讓他們工作更加舒心。如在全州開展“三名(名校長、名班主任、名師)工程”等活動。三是狠抓教師培訓。既要倡導教師同行互助,自主學習提高;更要努力為教師培訓提高創造條件,尤其經費上要有保證。四是大力推行城鄉教師交流制度,擴大交流面,建立優秀教師在農村成長,優秀教師服務農村教育的機制,把教師農村從教經歷作為評聘中、高階職稱的剛性條件,在績效工資、職稱評定等方面要向農村傾斜,對農村學校教師增加津補貼。

(五)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增加動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質量均衡是核心。一是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為素質教育推進營造良好環境,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二是改革高中招生辦法,把重點高中招生計劃按比例分配到各國中學校,弱化會考選拔功能,消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擇校”現象,引導學生就近入學。

(六)建立機制,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製度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長期不懈努力。一要建立財政、人社、發改、編辦、住建、規劃、教育等多部門參與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聯絡會議制度,協調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難題,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二要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考核評價機制,把義務教育作為幹部尤其是黨政主要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三要充分發揮民族區域自治優勢,構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地方法規支撐體系。修訂完善《義務教育條例》,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關事項以法規形式加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