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初級經濟師>

初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工作研究

初級經濟師 閱讀(1.73W)

  第五節 工作研究

初級經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工作研究

  工作研究概述:

工作研究是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將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經濟的因素排除,尋求更經濟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統的效率。工作研究的基本目標就是避免在時間、人力、物料和資金等多方面的浪費。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時間研究兩項技術。

  一項完整的工作研究包括如下八個步驟:

(1)確定所要研究的工作;

(2)利用最適當的記錄方法,記錄直接觀察到的那一件事,以便使資料成為便於分析的形式;

(3)嚴格檢查記錄的事實,並對完成的每一件事逐項進行考慮。包括:這項活動的目的、發生的地點、完成的順序、當事人以及採用的方法;

(4)制定最經濟的方法:

(5)衡量所選擇的方法,並計算從事這一工作的標準作業時間;

(6)確定新的工作方法及其有關的作業時間;

(7)將新的方法規定為標準做法;

(8)通過適當的控制程式,維持這種新標準做法。

  (一)方法研究

所謂方法研究,就是一種對現行作業系統進行記錄和分析,尋找最經濟和最合理的.工作程式和操作方法的管理技術。方法研究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過程分析 2.作業分析 3.動作分析。

  (二)時間研究

時間研究是一種工作衡量技術,用以記錄一定條件下進行的某種作業的要素的工作效率和時間,並分析其資料,從而得到按照規定標準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作業能力:

  (一)作業能力的概念

作業能力,即完成某種作業所具備的生理、心理特徵。這些生理、心理特徵,可以從作業者單位作業時間內生產的產品產量和質量間接地體現出來。

  (二)影響作業能力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體力勞動的作業能力,隨作業者的身材、年齡、性別、健康和營養狀況的不同而異。

(2)環境因素。通常是指工作場所範圍內的空氣狀況、噪聲狀況和微氣候等(溫度、溼度、風速等)。

(3)工作條件和性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生產裝置與工具、勞動強度、勞動企業、鍛鍊與熟練效應。

  作業疲勞:

作業疲勞是指勞動者在作業過程中,由於連續工作致使身心勞累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二種現象。疲勞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疲勞;一種是心理性疲勞。生理疲勞是指由於人的生理機制侷限性而引起的疲勞,心理疲勞是指由於心理機能的變化而引起的疲勞。

  (一)作業疲勞的外在表現及產生原因

當人們產生生理疲勞時,其外在表現為體力不足、肌肉痠痛、工作效率下降等;當人們產生心理疲勞時,不僅表現為體力上的不足,還伴隨多種感受體驗,如無力感、注意力的失調、意志衰退等。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

在心理疲勞中,有兩種現象容易被人忽視,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1)心理阻滯。即勞動者在從事需要保持一定警覺水平和穩定注意的作業時,自發地產生極其短暫的停頓現象。這種阻滯往往與發生錯誤相聯絡,甚至導致事故的發生。

(2)心理飽和。即勞動者長時間從事單調、重複的生產活動時,心理活動能力逐漸下降,最後感到精疲力竭,以致無法繼續作業的現象。

 作業疲勞的產生原因如下:

(1)工作環境因素。工作環境引起疲勞的因素包括工作強度、工作速度、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持續的時間等,它們是引發疲勞最客觀、最直接的原因。

(2)生理因素。疲勞本身所固有的複雜性,決定了即使在同一環境中的人們對疲勞的感覺性也不一樣,性別、年齡都是能夠導致對生理疲勞和心理疲勞的感受不同的因素。

(3)心理因素。個體的情緒、興趣、態度、動機、意志等都會對疲勞發生作用和影響。

  (二)疲勞測定的方法

監測疲勞的基本方法分三類:生化法、生理心理測試法、他覺觀察和主訴症狀法。

勞動強度:

  (一)勞動強度的概念

勞動強度表明生產過程中的繁重和緊張程度,也可以說是勞動力消耗的密集程度。它是用來計算單位時間勞動力消耗的一個指標。

  (二)體力勞動強度的分級

(1)根據勞動時的氧氣消耗劃分。勞動時人體所需要的氧氣量取決於勞動強度,且成正比例關係。因此,可以按氧需量佔最大供氧量的比重來劃分勞動強度;

(2)根據能量消耗劃分。人體的能源來自食物,我們應當科學地確定一個健康的、一般體格的人一天的勞動能耗指標,而這一指標應該和勞動者一天攝入的能量大體平衡;

(3)根據勞動時一些生理指標變動情況劃分;

(4)根據我國人民的飲食營養以及各種活動的能量代謝需要劃分;

(5) 根據勞動強度指數劃分。我國根據262個工種工人勞動工時、能量代謝和疲勞感等指標的調查分析,1983年提出了按勞動強度指數來劃分體力勞動強度等級的《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國家標準(GB 3869-1983 ),並於1997年做了修訂(GB 3869-1997 )。它能較全面地反映作業時人體生理負荷的大小。

  提高作業能力和降低勞動疲勞的措施:

作業能力和作業效率受作業者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技術水平、作業條件的影響。通過改革機器、工具、改進操作方法,改善生產條件、勞動制度、勞動企業和作業環境,可以顯著地提高作業者的作業能力和工作效率。:

  (一)改進操作方法

  1.正確選擇作業姿勢和體位

作業時應儘可能採取平衡姿勢。作業姿勢不同,能量代謝率也不同,不適感的心理量也不同。當採用不平衡的作業姿勢時,作業範圍和最大負荷均會受到限制。

  2.合理設計作業中的用力方法

(1)合理安排負荷,並非單純追求低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