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企業資訊管理師>

企業資訊化的風險管理

企業資訊管理師 閱讀(1.22W)

企業資訊化的風險管理可能更多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企業資訊化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整理關於企業資訊化風險管理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企業資訊化的風險管理

  1 正確認識企業資訊化風險和風險管理

提到企業資訊化的風險,大家普遍會聯想到病毒、黑客攻擊,認為只需要使用防毒軟體、防火牆等安全產品就可以了,但這只是資訊化安全方面的風險,是對企業資訊化風險的狹義、侷限性認識,這種認識暴露出我們長期以來在風險防範、管理意識方面的薄弱。而真正廣義的企業資訊化風險是指在資訊化實施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結果與最初的資訊化戰略目標存在偏差,有偏差即是有風險,不管這種風險是否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我們只有通過合理的方法辨識風險、分析風險、控制風險,找出風險來源,區分風險因素對資訊化產生的影響,並且針對不同的風險採取相應的防範與化解的措施,力爭將損失和威脅降到最低,才能使企業資訊化的效能最大化。

  2 企業資訊化風險的原因

資訊化系統相對於一般的專案而言在管理、技術、時間、資金、實施和維護等方面存在更多的風險因素,但歸納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管理層風險、執行層風險、操作層風險。

2.1 管理層戰略風險 俗話說:“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只有對資訊化做出正確、長期、準確的戰略發展規劃,資訊化系統成功的機率、對企業做出的貢獻才會越大。首先,需要企業管理層對資訊化的價值理解透徹,不能急於求成、盲目跟風,抱著“別人都有,我也要有,要用就用最好的”等錯誤思想,而要從資訊化的實用性、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統籌和權衡,必須要以支援企業經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為最終目標,可採取分步實施、重點突破、逐步完善的資訊化部署戰略。其次,企業資訊化是對管理觀念的一種轉變和突破,企業高層必須要理解和接納這種管理思想,必須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資訊化建設高度重視,領導的重視和親身參與,勢必帶動各級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為資訊化專案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但是,不少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尚未認識到這一點,對資訊化的認識和管理理念比較落後,在有些領導看來,資訊化只是個面子工程,是個無底洞,需要不斷的投入,還不能直接給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資訊化規劃時目標不明確,動機不純,或者乾脆沒有規劃,為以後資訊化實施埋下了隱患。比如:某企業2008年花費十幾萬購買了一套公文流轉系統,該系統功能強大,完全能滿足企業無紙化辦公需要。但是領導長期在外,常年不用電腦,再加上領導無法適應傳統的領導圈閱方式一子被電子簽名所取代,所以長時間採用公文流轉和領導紙質圈閱並行方式。這就是典型的管理層戰略風險,管理層觀念落後,實施資訊化動機不純,單純的為上資訊化而資訊化。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卻並沒有提高工作效率,資訊化系統形同虛設,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造成資金浪費。

2.2 執行層風險 有了資訊化戰略規劃,具體執行部門就要根據規劃實施資訊化專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來自於技術落後、資金短缺、管理低下、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風險。

2.2.1 資訊化系統選擇風險。如今市場上各種資訊化軟體、硬體產品眾多,不同應用平臺和開發工具,不同的硬體整合,都將決定企業資訊化未來的效益、維護成本和轉移成本。一旦系統或裝置選型不當,將限制企業資訊化的長遠發展。因此選擇資訊化系統時要兼顧功能和技術要求,功能上既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也要考慮未來的業務發展。技術並不是追求越先進越好,而應該選擇現階段技術比較成熟,可升級、相容更新技術的產品。比如:某國有大型企業2005年耗資上百萬在全公司自上而下部署了一套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但在使用中發現該系統存在諸如操作不方便,與協同辦公平臺不相容等問題,導致系統使用不到半年就夭折了,2010年公司又重新研發了一套全新的電子檔案系統。這就是資訊化系統選擇失敗的典型案例,這種情況在現在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相當普通。

2.2.2 資訊化專案管理風險。資訊化系統的實施過程是一個複雜而又艱鉅的系統工程,在內部,它滲透到企業經營的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之中,是一個全員參與的專案,在外部,它要適應資訊化的快速發展,與系統提供商的合作溝通等等。在專案實施過程中,如果各部門溝通不順暢、協同不力;系統實施人員特別是核心人員的流失或中途調動;實施費用嚴重超出預算等都可能直接影響資訊化的實施結果。因此,專案實施領導小組必須要掌好舵、舉好旗,嚴把專案進度、成本、質量關,負責各級部門的組織和溝通協調,確保實施人員的穩定性。

2.3 操作層風險 操作層是指實際應用資訊化系統的部門或人員,這是最容易被人忽視,也是最容易產生風險的環節。

2.3.1 業務流程風險。在應用資訊化系統之前,企業必須要根據崗位職責對各崗位的業務流程進行完善和優化,使資訊化系統與實際業務工作相匹配,否則就會造成系統與實際脫節,形成資訊孤島,無法發揮作用。

2.3.2 基礎資料風險。在利用資訊化系統進行資料分析的時候,必須要求資料及時、規範、準確、完整,否則得出的分析結果就可能與實際大相徑庭。因此,企業要通過一些規章制度來明確和規範資料的內容,通過督導檢查、高額獎懲等手段來確保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3.3 資訊保安風險。其一,要儘量確保資訊化系統在安全性上不能有漏洞,發現問題要及時與系統供應商溝通解決;其二,購置相應的安全保護軟體或硬體裝置,幫助減少系統安全風險,提高系統的執行穩定性。其三,要制定和完善系統安全執行規章制度、資料故障應急預案,確保系統出現故障時可以及時處理。

  3 企業資訊化風險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資訊化風險管理機構 隨著企業資訊化的不斷推進,資訊化在企業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並且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因此,企業應該及時組建企業資訊化風險管理機構,它的職能是建立科學的風險分析、評估體系,定期評估資訊化風險,監控資訊化實施、執行過程,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根據產生風險的性質和特徵,選擇不同的風險處置方案。設定企業資訊化主管(CIO),直接對企業決策層負責。

3.2 建立科學、規範的業務流程 管理手段的落後和管理流程的混亂,是大多數企業的通病,企業資訊化關鍵的一步,就是建立一個科學、規範、先進、適用的工作業務流程,並且要將管理策略和制度融入業務流程之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都制定了一大堆管理制度,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但這些制度或多或少被束之高閣、有名無實。因此,要將這些管理制度和業務策略資訊化,用程式化的手段融入業務流程之中,成為業務處理過程中的決策工具,實現業務流程和業務控制策略、企業管理制度一體化的資訊化系統。

3.3 營造一個資訊化風險管理的環境 資訊化是把“雙刃劍”,大家既要認識到資訊化給企業帶來的積極意義,也要認識到資訊化失敗給企業帶來的危害。因此,營造一個資訊化風險管理的文化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平時要注意培養大家風險管理的意識,並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去。隨著資訊化的逐漸深入,當資訊化己成為日常工作的必須工具,與自己的業務本職工作息息相關的時候,大家就會意識到自己對於風險防範的責任,加之經常培訓員工風險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能力就會逐步提升。

3.4 引入第三方風險檢測、評估機構 在資訊化的風險管理中,很多風險必須通過專業的手段和儀器才能夠進行檢測和分析,因此還應該引入第三方檢測評估機構,通過專業化的檢測手段發現系統錯誤,對系統作一個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最大程度地避免資訊化的“豆腐渣”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摒棄傳統的自我保護思想,害怕被發現問題,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進行資訊化建設,內外合作,才能逐步增強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