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進行國小數學深度教學

校園 閱讀(3.01W)

數學教學一

如何進行國小數學深度教學

一、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是一定可以想盡各種辦法來幹好這件事的,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若被充分激發,那他的學習過程將充滿了動力,充滿了快樂的。數學學習中有許多問題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這些問題中充分了解到數學知識中的有趣問題,能充分認識到數學美,充分了解到數學對現實生活中的服務功能。數學學習本身就包含有一些相對枯燥、甚至是一番痛苦的學習過程,我們教師要想出一些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觀的面對這些過程,使他們學習時感覺苦中有樂,充滿想象與“盼望”,當一個學生用他豐富的想象力獨立完成了一道相當難度的數學題時,你能體會到他內心的喜悅嗎?他必將以更大的興趣,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二、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的數學教師不能只滿足於“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把直尺”的模式。模型、幻燈、錄音、錄影、實驗等都將使數學教學生動、形象、特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對於眾多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計算機模擬使之具體、形象,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學習起來自然輕鬆。

三、觀察能力的培養

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國小生年齡小,在觀察時往往缺乏目的性,經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而忽略了最主要的觀察物件。因此,教師要加以引導,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集中學生的的注意力,以培養學生抗干擾能力,促進學生捕捉資訊的能力得到提高,從中獲取概念,發現規律。國小生觀察事物很表面化,沒有一定的次序,往往一個問題出現他隨便看一下,就輕易草率地下結論,沒有條理。在數學教學中要多訓練學生觀察的條理性。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或有關資訊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問題之間的條理性。在解數學題時要全面觀察題中的條件、結論以及整個解題過程,以避免遺漏,忽略重要細節,提高學生的精確性。觀察是一種認識能力,教會學生善於觀察就能打開學生智慧的大門。

數學教學二

1.例如,在進行“因式分解”概念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計算 (x+1)(x-1)=x2-1,(x+2)(x-1)=x2+x-2,然後反過來x2-1= ,x2+x-2= 。學生一起觀察分析得出第一組式子從左到右是整式乘法,其特點是:由整式積的形式轉化成和差形式(多項式);第二組式子從左到右是由和差形式(多項式)轉化成整式的積的`形式,即因式分解。這樣由學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及其與整式乘法的關係,明確了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論依據就是多項式乘法的逆變形,激活了學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認知結構,促使新舊認知結構的聯結,滿足“溫故而知新”的教學原理。

2.幾何概念是進行判斷、推理和建立定理的依據,也是思維的起點,要向學生揭示概念間的相互聯絡及其本質屬性。因此在幾何概念教學中,不僅應注意概念與圖形的結合,更要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探索並概括出概念的形成過程。例如,在《四邊形》一章的四邊形定義教學中,若只停留在對四邊形定義的文字表述上是浮淺的,應當加深對四邊形圖形的認識。因為四邊形的概念的教學是聯絡《三角形》一章與《四邊形》一章的紐帶。

3.讓學生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關鍵在於“創設問題的情境”,即要創設一種使學生能積極思維的環境,使學生處於躍躍欲試的起跳點上;在於“給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猜想作為數學想象表現形式的最高層次,屬於創造性想象,是推動數學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培養學生敢於猜想的習慣,是形成數學直覺,發展數學思維,獲得數學發現的基本素質,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

數學教學三

激發學生認知興趣,使學生樂於提出問題

興趣和好奇心是培養問題意識的心理基礎和動力源泉,濃厚的興趣能給學生以強大的力量去探索科學的奧祕。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誇美紐斯也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愉快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靈活多變的教法、直觀逼真的教具、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趣引樂,以樂促問,使學生進入歡樂愉快的心理狀態,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自由馳騁,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尋根問底。

傳授正確學習方法,使學生善於提出問題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也說過:“學,就是學習問問題。將來在科學上假如你有進展,就必須學會怎樣問一個正確的問題。”有的學生雖然敢問、樂問,卻不會問,常以自己所知道的事去考考別人,提出的問題膚淺,意義不大。現代創造教育主張在教學中應當把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始終作為教學的首要環節,認為教學的最有價值的成果並不在於使學生獲得現成的知識,而在於使學生髮現更多、更廣泛和更深刻的新問題。要求教師在善導上下工夫,靈活地運用教學機智

根據學情適時引導學生從已經掌握的知識出發質疑問難,養成勤問的習慣,學會善問的本領。如在講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開始就設定問題:一塊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成了三塊,要裁同樣大小的玻璃,要不要將三塊都帶去?為什麼?如果帶去一塊可以的話,應帶去哪一塊?為什麼?這樣創設問題情景,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迪思維,足以激發學生不斷追求新知識。這時,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便產生了這樣的問題:究竟有什麼規律?從而使學生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問題意識主動去探究知識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