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進行國中數學有效教學

校園 閱讀(1.03W)

數學課堂教學探究

如何進行國中數學有效教學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它在數學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限定著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進行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目標的有機結合。知識與技能是學生認識數學世界的載體,是學生搭建數學知識結構的必然階段。教師要合理制定教學目標,要兼顧目標的各個組成部分,既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目標,又要關注學習過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還應有所側重,根據教材特點科學分配三個維度的比重。目標設定既要符合“課程目標”中“總目標”的要求,又要體現現階段、本章節的具體目標定位,避免廣度和深度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二、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參與的動態變化的過程,學生是生動的獨立的主體,教師是這一動態變化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設計要求應以學生髮展為本,教師在創造性地思考、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安排。

  三、活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教學中絕對的、萬能的、最好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但不管採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於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失敗的。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計算、概念、幾何、應用題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特點,教師選用的教學方法必須適合於內容的不同特點才能提高教學效果。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動過程。贊可夫曾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會變得高度有效。”學生是否樂於接受教師所傳授的資訊,關鍵在於這資訊能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內心體驗。如,在講“相似三角形”的第一節課時,教師利用放縮尺畫了一個卡通人物的頭像,學生頓時滿腹狐疑,“我們的數學老師又不是美術老師,為什麼要用簡單工具畫出這張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頭像呢?”教師抓住學生心情愉快、求知慾高的時機進行愉快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互動教學實踐方式

  1.教師應進行角色的轉變

教師應在課堂小組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承擔好學習指引者和合作者這一角色。實現合作互動性學習對教師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要求。小組合作互動學習要求教師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和新知識間的矛盾得到解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並及時發現小組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採取一定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平方差公式”一節中,學生髮現了平方差公式後,教師組織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編應用題,看哪組編得又快又多又好。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積極主動,編出了不少有特點的題目,對有獨創性、新穎性的學生進行表揚!但大部分題目思維角度基本相同,於是提醒學生從多角度編題,這樣在發散性思維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個性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2.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於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其重要特徵是已具備了將學習的需要內化為自動的行為或傾向,並具備了與之相適應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學習狀態下,學習的壓力產生於內在需求的衝動,即自我價值的實現和社會責任感的驅動,而不是外在的壓迫或急功近利的行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改變,而自主學習被放到核心的位置。

  3.合作教學

簡單地說,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總體表現為依據來實施小組獎勵。在現代美國,合作學習與掌握學習一道被譽為是當代最受歡迎的兩種教學策略。合作學習之所以行之有效,主要是因為它包含著五個基本因素:(1)積極互賴。要求學生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學生的學習負責。(2)個體責任。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所分配的學習任務,承擔一定的責任。(3)面對面的積極互動。要求學生互相解釋所學的知識,通過互相幫助完成作業。(4)社交技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效地溝通,對小組活動提供指導,建立與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5)小組自評。要求各小組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以提高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抓好課堂教學

  1、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體現,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古往今來,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說明“好學”對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教師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導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總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學生對教師的第一節課都會產生期待心情,這種期待主要表現為:①對教師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對教師言談舉止的期待;③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期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許多學生對於自己喜愛的教師、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等都會表現出極大的投入,其學習思維就會與教師的教學保持著和諧、完美的統一。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會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並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願望。作為教師就應該認真研究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並通過這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鼓舞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2、改革課堂教學結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做到:①課堂上多給學生留出一些讓他們自主學習和討論的空間,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並發表各自的意見。②利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由於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在於教學生去學,既要幫助學生學會,也要幫助學生會學。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進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效果。③運用探究式教學。教學中,在教師的主導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逐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讓學生從思想上產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真正實現主動參與。

  3、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數學能力實際上是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聽、說、讀、寫、想等方面的能力,它們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學習能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保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聽”就是學生首先要聽課,同時也要聽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課後的感受,這就需要有“聽”的技能。因此,教師要隨時瞭解周圍學生對數學課知識要點的理解及聽課的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聽課技能。“說”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數學中的概念能夠做出解釋,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向老師提出問題,使得自己的見解和提出的問題易於被別人理解。“讀”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某種層面上講,也是為今後“說”的技能打基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課外資料,既豐富了知識面,又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寫”就是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它是學生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決定著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想”就是要發揮學生思維的“自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