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數學教學

校園 閱讀(1.14W)

進行數學教學一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數學教學

利用網路資源建設情境,匯入教學

根據皮亞傑認知定律,初中學生正處於一個發展時期,國中階段的學生在課堂中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國中數學課堂中可以先利用一些網路資源創設一些教學情境,將學生匯入情境,進入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學習時緊跟教師思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情境環境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如:對於國中生的教學情境不可太過幼稚,情境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若情境主題與教學內容無關,那麼這個教學情境對於學生毫無教學意義,反而會分散學生注意力。

例如:教師在講概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爸爸在家要小明去買醬油,小明不想去,便說:“我這有兩個硬幣,如果一個兩個都是反的,則爸爸去買,如果兩個硬幣都是正面,則媽媽去買,如果兩個硬幣一正一反,便小明去買。請問這種分配方式是合理的嗎?”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便可以通過一個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後通過情境中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學習知識時也會將新學的知識與情境中的問題相結合,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探究活動,發展學生探究思維

數學是一門需要學生進行探究的課程,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便是運用知識解決各種數學難題,故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舉行一些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鞏固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但以前由於教學資源的匱乏,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除了教科書以及一些輔導資料書便沒有其他的查詢資料途徑了,教學資源的缺乏限制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但如今學生可以在網路中查詢各種教學資源,對於探究過程中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查詢,簡單便捷。

例如:教師在進行探究活動,探究問題是:如果把分式(x+y)/(x-y)中的x,y都變為原來的2倍,那麼分式的值會不會改變?如果是分式(x+y)/x^2,(x^2+y^2)/(x^2-y^2),(x^2+y^2)/(x-y)呢?這個探究活動中涉及到了學生對分式的運用。學生對於其中一些超出教學範圍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查詢網路資源的方式自主進行學習,然後再繼續探究任務。通過查閱資料以及學生之間的探討學生便可得出答案:如果把分式(x+y)/(x-y)中的x,y都變為原來的2倍,那麼分式的值不會改變;如果是分式(x+y)/x^2,分式的值會改變;(x^2+y^2)/(x^2-y^2),分式的值會改變;(x^2+y^2)/(x-y),分式的值會改變。

進行數學教學二

利用資訊科技資源,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資訊科技能向學生提供並展示多種型別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影象等,並能靈活地選擇與呈現,可以創設、模擬多種與教學內容適應的情境,能為學生從事數學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個體之間展開面對面的交流。資訊科技是從根本上改變數學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充分加以利用。資訊科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將資訊科技作為教師從事數學教學實踐與研究的輔助性工具。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網路查閱資料,下載富有參考價值的例項和課件並加以改進,使之適用於自身課堂教學,可根據需要開發音像資料,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還可設計與製作有關的計算機軟體、教學課件,用於課堂教學活動研究等。第二,將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從事數學學習活動的輔助性工具。為此,可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將計算器、計算機用於數學學習活動之中。例如,在探究活動中藉助計算器(機)處理複雜資料和圖形,發現其中存在的數學規律,使用有效的數學軟體繪製圖形、呈現抽象物件的直觀背景,加深對相關數學內容的理解,通過網際網路搜尋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資訊資料,幫助自己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第三,將計算器等技術作為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輔助性工具。

為此,應當積極開展基於計算器環境的評價方式與評價工具研究,如哪些試題或評價任務適宜在計算器環境下使用,哪些不適宜等。總之,一切有條件和能夠創造條件的學校,都應積極開發與利用計算機(器)、多媒體、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資源,組織教學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教師開發與利用適合自身課堂教學的資訊科技資源,充分發揮其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和評價工具;為學生提供探索複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的機會,豐富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體學習的機會,以便於教師為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為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和智力資源,更有效地吸引和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中應有效地利用資訊科技資源,發揮其對學習數學的積極作用,減少其對學習數學的消極作用。例如,不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簡單地將資訊科技作為縮短思維過程、加大教學容量的工具,不提倡用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來代替學生能夠操作的實踐活動,也不提倡利用計算機演示來代替學生的直觀想象,弱化學生對數學規律的探索活動。同時,老師之間、學校之間要加強交流,共享資源,避免相關教學資源的低水平重複,也可以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育軟體,並根據本學校學生的特點加以改進。

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例如,邀請有關專家向學生介紹數學在自然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和其他學科發展中的應用,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邀請教學專家與教師共同開展教學研究,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尋找合適的學習素材,如學生感興趣的自然現象、工程技術、歷史事件、社會問題、數學史與數學家的故事和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等,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

例如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和網路等媒體,常為我們提供許多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的有意義話題,教師要從中充分挖掘適合學生的學習素材,向學生介紹其中與數學有關的欄目,組織學生對某些內容進行交流,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數學教學三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教育現代化的靈魂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1994年,美國教育技術協會對教育技術進行了新的定義:教育技術是對學習過程的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顯然,它遠非單純指先進的物質技術,重要的是強調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思想、觀念和方法。

現代數學教學要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建構主義強調讓學生積極地學習,教師的作用是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掌握知識的方法上,要尊重學生學習的權利,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發展者,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適應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合理使用網路資源

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教學,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不應搞“花架子”,不應一節課從頭到尾都用網路資源而對其他媒體不屑一顧,甚至整節課黑板上一個字也沒有。對於數學課而言,教師在黑板上作圖、證明、推理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可通過教師的眼神、動作、語調等表現出來,是任何機器所替代不了的。正如施拉姆所說:“任何媒體只要用得好,並適於學生的需要,它就會激勵學生的學習”。因此,媒體的選擇應實事求是,哪種媒體方便、直觀、有效就用哪種媒體。例如:演示角的概念時,只要具備繞在一根釘子上的兩根鐵絲即可,根本用不著其他技術。能用黑板講清楚的問題,不要去搬弄計算機。在使用技術時,要合理選擇、恰如其分,達到媒體選擇最優化。

三、注意課堂反饋與數學交流

教學過程不僅是交流數學思想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過程。教師在運用網路資源時,千萬別忘了我們教育的物件是活生生的人。課堂上不能只管看自己怎樣操作課件,還要抬頭看學生,觀察學生的反應。當學生眼神黯淡時,要調整教學進度,幫助學生消化理解;當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就要變換方法和手段,促其頓悟;當學生出現浮躁情緒時,則要引導他們向深度思考,以促其深刻理解、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總之,再好的技術總是要人去運用的,無論電腦有多優良的互動性,“人機對話”絕不能代替“人際對話”。優秀的教師是任何軟體代替不了的,有時,教師的一個眼神、一次點頭都能給學生帶來無窮的力量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