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思維訓練

校園 閱讀(2.31W)

科學地認識和處理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只是近十多年的事,但是它所反映的卻是一條客觀存在的教學規律,不過以前我們沒有認識它,當然就談不上自覺地運用它了。

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思維訓練

一、語言與思維的親緣關係

思維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和事物內在規律性的聯絡的、概括的和間接的反映,是一種心理現象。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現實(馬克思語),是人類用以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思維成果的載體,它產生於社會交際,是一種社會現象。人一旦與社會隔絕,就會既喪失思維能力,又喪失語言能力。作為心理現象的思維和作為社會現象的語言,都是以社會作為自己產生和存在的前提條件。狼孩之所以不具備正常人的思維能力和言語能力,正是他遠離人類社會的結果。思維能力和言語能力都以人腦為依託,以人腦正常的生理機制為基礎,以社會交際為前提,是人類特有的本領。對思維和語言的基本屬性有了粗淺瞭解之後,我們再來討論二者的關係。

1979年,周建人先生在《光明日報》撰文提出了思想先於語言的觀點,[1]這是國內學術界首次針對斯大林於50年代初期在《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一書中論述的一個偏頗觀點:只有唯心主義者才會談到同語言的自然物質不相聯絡的思維,才會談到沒有語言的思維。此後十餘年來,思維先於語言的觀點,為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所贊同。

限於篇幅,筆者不想就此展開論證,只舉出兩個事實來證明周建人先生論斷的正確:其一,兒童在學會說話(通常在兩歲左右)以前,已經能用手勢、表情、哭聲等來表達許多要求,從五個月開始就能根據顏色和形狀把玩具進行分類了;其二,古今中外都有大作家發出語言的痛苦的慨嘆。我們平常人說話或作文,也常常感覺到辭不達意,可見人的思想都要通過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是不容易辦到的,因此語言對思想的表達大都只能是近似值。如果認為沒有語言,人就不可能進行思維,那麼上述兩個事實便不可理解了。

從思維先於語言的基本觀點出發,思維與語言的關係可作如下理解:

1.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

語言不是思維的唯一工具,然而,語言卻是思維的主要工具,而且是思維工具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種。思維作為人腦的一種心理機能,是不顯形、不出聲、不能傳播、不可感知的,它經過語言傳遞之後,就轉化為有聲、顯形、可以傳播、可以感知的了。因此,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是思維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云言為心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2.思維制約語言

人們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時候,靜態的語言就成了動態的言語。在言語這一思維的物化體中,思維是核心,語言符號是外殼;思維處於主導方面,支配和制約語言,語言從屬於思維,作為運載工具為思維服務。一個人思維水平的高下,影響到他的言語能力的優劣;概念模糊,表現為用詞不準確;思維缺乏條理,表現為說話顛三倒四、層次混亂;思維不嚴密,表現為前言不搭後語、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貫通,缺少照應;思維方法片面,表現為說過頭話、強詞奪理、不能自圓其說,等等。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從思維訓練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一條切實有效的途徑。

3.語言對思維起加工作用

語言對思維的表達,不是被動、消極的,而是能動的、積極的。思維具有非離散性和非線性的特點。所謂非離散性,是指思維把客觀物件作為一個整體來反映的時候,物件的各種要素在思維中互相滲透、連線,無法分解成一個個界限分明的單位[2]。所謂非線性,是指思維的內容,往往是同時交織在一起的,無法形成明確的先後次序而有條理上要步步展開[3]。而語言則恰恰相反。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時候,必須把處於非離散狀態的思維分解為一個個清晰的單位(即言語的層次),並將其縱橫交織的內容納入在時間意義上展開的直線軌道(即語句的先後次序)。語言的長處彌補了思維的不足。由此可見,語言表達思維的過程,是一個對思維進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趨於完善的過程。葉聖陶先生所說的修改調整語言就是調整思想,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有效的語言表達和言語理解的訓練,其中也包含了思維訓練。

綜上所述,從語言與思維的關係這個角度看語文教學,可以這樣認為:語文教學所應該培養的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實質上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輸出思想)和通過語言理解別人的思維(汲取思想)的能力。語文教師對這一點理解得越深刻,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的自覺性越高,他的教學效果就越好。

二、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的結合點

如果說,數學是思維體操,那麼,語文課則是思維的田徑場。在這裡,思維經受著投擲跑跳、摸爬滾打等多專案、全方位的鍛鍊。儘管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幾乎無處不在,但是為了提高效率,我們不能四面出擊、漫無邊際地進行。作為語文教師,該如何選擇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的結合點呢?

1.從思維方向把握言語思路

人的思維活動是沿著一定方向展開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以時間和空間為條件。思維反映客觀事物,也離不開時間和空間要素。當思維活動沿著時間意義的直線展開的時候,形成縱向思維;思維活動在時間意義的直線上展開一段之後,向其它方向折去,出現折向思維;當思維活動以空間意義的背景為依託呈橫斷面展開的時候,成為橫向思維。思維方向在語言運用中表現為言語思路。同三種類型思維方向相對應,言語思路有縱向、橫向、折向三種。從本質上說,言語思路是思維方向的反映。只有思維方向清晰的人,他的言語思路才有可能清晰。言語思路制約著言語作品的結構。結構單純的文章,只採用了單一的言語思路。例如《人類的出現》按照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順序介紹人類進化歷史,是縱向思路;《任弼時同志二三事》圍繞主人公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煩人,三怕花錢多)來安排結構,是橫向思路;《範愛農》先寫我對範愛農的反感(中國不革命則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範愛農除去),後寫他的樸實、正直、高傲、倔強,不和舊勢力同流合汙的思想性格,是折向思路。結構複雜的文章,則兼用兩種或三種思路。例如《天山景物記》在總體上採用縱向思路(由天山外圍寫到天山深處,從低處寫到高處),而在某些片斷中又用了橫向思路(《千里牧場》一節中寫野馬、蘑菇圈、旱獺、雪蓮)。由此可以看到,文章結構複雜,實際上是幾種思路套用的結果。三種基本型別的言語思路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可以創造出變化無窮的文章結構來。因此,要幫助學生提高謀篇能力,改善語言的條理性和鍛鍊思維方向,是治本之道。

2.在讀寫實踐中培養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形成思維能力的基礎,又是認識事物的樞紐。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具備科學的認識能力的標誌,為言語技能的提高準備了條件。和運用語言能力關係最密切的思維方法是: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分類、比較、對應。分析,是指人們在思想上把研究物件分解為若干組成部分、若干個方面或要素,再分別對它們加以研究,揭示它們在整體中的作用;綜合,是指人們在思想上將研究物件的各個組成部分、各個方面或各種要素聯絡起來加以考察,以把握物件的整體的結構、功能、性質、規律。心理學家認為,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是其它一切思維的過程的基礎[4]。分析與綜合是彼此相反的過程,同時又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綜合以分析為基礎,沒有分析便無以綜合;分析以綜合為前提和歸宿,丟開綜合搞單純的分析,則失去了分析的價值。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廣泛應用於語文教學,尤其是閱讀與寫作教學。但在應用中常常犯片面性的毛病;在閱讀教學中,重分析,輕綜合,甚至只搞分析,不搞綜合。從50年代開始,課文分析之風日盛,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肢解課文上,致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既妨礙了對文章整體的鑑賞,又無助於佈局謀篇能力的養成。這些老師不懂得,分析文章僅僅是幫助學生達到認識文章整體的手段、途徑和方法。寫作教學中的情況則與此相反;重綜合,輕分析,不善於引導學生對錶達物件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不告訴他們如何將一個整體的事物分解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又怎樣安排成若干層次。

抽象與概括也是互相聯絡的兩種思維方法。抽象是在思想上把某種事物的本質屬性或特徵和非本質屬性或特徵區分開來,從而捨棄非本質的屬性或特徵,並抽取出本質的屬性或特徵;概括是在思想上將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許多事物,或將某種事物已分出來的一般的、共同的屬性、特徵結合起來[5],並把個別事物的本質屬性推廣為同類事物的本質屬性。閱讀教學中給各篇課文總結寫作方法,這是抽象;找出同一類課文的寫作方法,這是概括。

在教學實踐中,這方面有兩個偏頗:一是隻滿足於一篇的抽象,而缺少一類的概括,難以形成規律性的知識;二是為了省事,把教師預先準備好的答案塞給學生,而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進行抽象、概括的實踐,殊不知學會用什麼方法得到答案比知道並記憶答案重要得多。

分類,是通過比較,按照事物的異同程度而在思想上加以分門別類的過程[6]。分類的過程,是一個認識和揭示事物之間種與屬的關係的過程。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廣泛應用分類的方法。例如:從一篇篇地教文章發展到一組組地教文章;同義詞、反義詞的歸納;某一類文章應該怎樣讀、怎樣寫;記人敘事時怎樣把繁雜的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狀物說理時如何安排層次等等。特別是在寫作活動中,分類更是須臾不可離開的。凡是取橫向思路來謀篇時,必以分類為基礎。有的學生寫議論文,只知道堆砌大量的事例,材料雖多,卻處在同一個平面上,原因在於不會分類。如果以科學的分類為基礎,選取不同類別的材料來證明各個分論點,各個分論點共同支撐中心論點,這樣寫成的議論文自然要高一個檔次。比較,是在相關的事物之間求同比異的思維方法。比較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得相當普遍,諸如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比較、章法技法的比較、題材的比較、思路的比較、正誤的比較、替換的比較、刪改的比較,等等。比較又是一種寫作技法,對比、類比是比較的具體應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留心比較的方法並自覺地運用它,既是思維的訓練,又是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對應,是指思維的某一階段與另一階段、某一方面與另一方面之間,通過適當的概念、判斷或推理而建立起對稱、呼應、對立、相關、相承、相反之類的聯絡。也許心理學家還很少注意到這一點,一般研究思維的論著中沒有涉及對應的方法。

其實,對應在言語活動中是用得很多的。例如:小碑座的四周,雕刻著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組成的八個大花圈,這些花朵象徵著品質高貴、純潔和堅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國中語文第二冊)這裡高貴、純潔、堅韌三個詞的順序是不可更換的,因為和前邊的牡丹花、荷花、菊花有對應關係,顯示出思維的嚴密性。如果忽視了對應的思維方法,語言運用就會出現疏漏。例如:要是那天上的棉山糧垛能落入人間倉庫,那數不盡的羊群馬隊能趕進鄉村的牛欄,那無際的瓦塊能送給百姓蓋房,該多好啊!(《雲賦》,高中語文第三冊,1981年版)這裡將羊群馬隊趕進了牛欄,顯然不倫不類,運用對應,牛欄須改為羊圈馬廄。教學中指導學生注意範文的文題照應、首尾照應文眼的設定、伏筆與交代,以及對偶、排比、互文等修辭格的運用,都有助於對應方法的培養。

3.在寫作教學中改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指在個體的思維活動中智力特徵的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發展和培養思維品質,是發展和培養思維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徑。

關於思維品質的劃分,是一個探索中的課題。前蘇聯心理學界早在50年代就把思維的個別品質區分為:廣度和深度,獨立性和靈活性,順序性和敏捷性[7]。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把思維品質作為創造性因子來研究,區分為對問題的敏感性、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細緻性和再定義能力。[8]我國心理學家朱智賢、林崇德將思維品質劃分為: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五個方面,並認為深刻性是一切思維品質的基礎。[9]由於思維品質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深入討論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各種思維品質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根據教學實踐中的感受,我認為有幾個結合是應當注意的:思維的條理性與言語的層次性相結合,思維的嚴密性與言語的連慣性相結合,思維的明晰性與言語的準確性相結合,思維的靈活性與言語的變化性相結合,思維的辯證性與言語的深刻性相結合。

  註釋:

[1]周建人:《思想科學初探》,《光明日報》1979年6月13日。

[2][3]劉伶等主編:《語言學概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頁。

[4][5][6]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41、578頁。

[7]斯米爾諾夫主編:《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8][9]請參閱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第5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