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採購管理>

採購的常見問題

採購管理 閱讀(2.14W)

面對眾多供應商,如何對其進行全面而有效的評估,以最終選定最佳供應商?在採購過程中,如何保證採購與生產資訊渠道暢通,以解決生產部門和採購部門因資訊溝通不及時造成的影響?這都是採購過程中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本文就採購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為大家分享一些業內專業認識給出的解析建議。

採購的常見問題

  採購常見問題:

1) 面對眾多的供應商,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能否對發生交易的供應商從交期、價格、交貨準時率、供貨質量、信用、服務水平等進行全面的考核評估?

2) 如何保證採購與生產的資訊渠道暢通?解決生產計劃部門由於無法及時獲得採購部門的採購單下單時間、單據執行狀態、物料到貨資訊等資訊,而造成物料不能全部保證及時供應,對生產排產造成影響?

3)如何滿足財務應付款需要衝銷到每一筆採購的核銷需求,而不是粗獷式的只根據供應商傳過來的發票形成應付款?

4)由於無法及時掌握全部產品採購,外協件的的近期缺料資訊(包括缺什麼?何時需要?),缺乏對未來供貨市場供貨趨勢與走向的預測,造成臨時採購,外協現象較多,同時由於不少材料採購供應週期長,採購部經常處於措手不及的.境地,忙於趕任務,缺乏良好的計劃性。並且容易遺漏小件,影響正常生產程序。

5)採購成本難控制。由於供應商數量太多,採購價格體系較為混亂,無法真正形成多家比價管理,也不能進行最高限價控制。導致採購成本偏高,資金佔用大,影響利潤水平。

6)採購部的日常大量時間忙於瞭解各種資訊和催貨,重“跟催”輕“計劃”。採購部門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到貨跟催上面,疲於奔命,結果還往往並不如意,供應缺貨常常造成生產停工待料。對於確實能直接產生效益的供應商選擇、比價控制等工作做的較少,日常工作重點主要在應對生產上。

7)由於採購資金週轉上的問題,對供應商難於形成有效的監控,無法有效把握好最佳供貨期,控制供貨質量,犧牲企業長期利益。

  變被動為主動

通過與MRP運算需求結果直接相連,解決物料採購中多采購、少採購、重複採購、漏採購等現象的發生,實時的採購進度查詢與資料分析使採購人員可輕鬆掌握生產缺什麼料?缺多少料?且明細到班組與機臺的日生產計劃需求。從被動式的以其他部門的跟催來決定工作計劃到主動的有計劃、有目的的跟進。使生產與採購井井有條。

  多維比價策略

大多數企業的物料採購都具有多供應商、多規格、多等級、多產地等不同屬性的選擇,如何面對不同的服務、品質、交期、信譽等對供應商實現全維的考核評估,來實現對供應商的細化管理,進而獲得更合理的價格?通過應用中軟ERP的多維採購價格策略,來達到對同一產品,不同物料屬性,不同品質與供應商的價格管控。將採購人員的工作重心從繁瑣的價格跟蹤中轉移到如何去挑選更有競爭力的供應商,來提升品質與交期,以達到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多訂單合併採購

面對大量的訂單物料需求,如何做到快速、準確、高效的完成訂購需求,且能通過彙總合併採購來獲得更優的議價空間?通過應用多訂單合併採購管理模式來建立全新的採購流程,達到採購與生產及倉庫相互連通,並能進行成本歸集來核算出每張訂單的採購需求與實際需求,使企業的管理更為精細化。

  入庫允收管控

供應商送多少收多少?財務見單就付款?事後無法核查?企業需要建立一個事前的管控機制,通過按需採購、按單入庫、按單核銷來形成多個部門的環環相扣執行模式。在倉庫收貨時,可按型別、名稱、供應商、對應訂單號來設定不同的允收上下限,減少由於企業流程的脫節而帶來的採購成本提升問題。

  靈活的流程配置

提供申購單、採購計劃單、詢價單、採購訂單、採購入庫單、採購掛帳單、付款單、採購報表、分析等業務管理功能,並可以根據企業要求定義流程;

  豐富的價格策略

管理供應商價格,通過系統設定,對供應商的供貨價格進行最高價格控管;

  供應商自動挑選機制

通過設定供應商配額資料,在根據採購申請做採購訂單時進行多供應商的訂貨數量分配;

  嚴謹的收貨入庫機制

在物料設定入庫允差上下%限制,通過引數對供應商的入庫數量進行嚴格控制;

  標準的品質檢驗

結合質量管理系統,在物料設定採購檢驗方式,通過引數控制要求檢驗物料必須檢驗合格或不良品通過讓步接受才能採購入庫;

  跨部門的查詢平臺

提供生產、倉庫、銷售、質量、成本等資訊的查詢功能,提高採購部門與計劃、倉庫管理、生產部門間的溝通效率及協作能力。

  多維度的計量方式

提供多單位管理方案,例如:採購單位、庫存單位、輔助單位等。

  應用價值

1)提高採購業務處理速度40%以上,內部運作效率提高;

2)採購業務準確性提高到99%以上;

3)提高採購部、物控、倉管、生產部門間的溝通效率及協作能力;

4)加強供應商管理,提高供應鏈協作,保證產品質量;

5)有效管理價格,增強採購透明度,降低採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