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供應鏈>

跨境電商多元化發展新趨勢方向

供應鏈 閱讀(3.27W)

近年來國家力促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藉助網際網路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跨境電商多元化發展新趨勢方向,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跨境電商多元化發展新趨勢方向

  跨境電商繼續升溫

G20峰會將於9月初在杭州舉辦,峰會將會進一步探討促進貿易與投資與世界互聯互通的相關內容。有業內人士分析,跨境電商作為一條重要的“網上絲綢之路”對於全世界聯動式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G20峰會有望為跨境電商產業帶來新的利好,跨境電商將繼續升溫。

而此判斷並非“空穴來風”,跨境電商的溫度已在G20貿易部長會議上有所感知。聯合國貿發會議祕書長基圖依在會上表示,全球貿易中很重要的一個領域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能夠創造就業和帶動經濟增長,特別是對於低收入國家而言。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林勳強也表示,電子商務能為全球貿易帶來益處,但是仍面臨一些挑戰,如為跨境支付提供便利等。據瞭解,新加坡的做法是希望利用現有的電子商務網路,如和天貓合作,降低成本,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而參會的韓國代表表示,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努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合作,電子商務現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B2C這一方面。不過,目前,在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境支付、跨境交付、航運相關資料保護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歐盟有一些類似方案,中國、印尼、韓國等國家也已經在這個領域進行相應的合作。韓國希望能夠建立地區的單一市場,同時能夠在跨境電子商務上有類似貿易便利化協議的支援,加強在政策領域裡的協調。

德國代表則指出,如何在電子貿易下降低貿易成本,對中小企業來說意義重大,這也是G20貿易部長會議可以考慮的一個重點。

而早先在6月底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就指出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顯現,成為對外貿易的增長亮點,各國怎麼來採取一些政策的協調,使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加便利,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除了在G20貿易部長會議中跨境電商成為倡議熱點,有關資料也顯示,中國跨境電商近年交易規模持續增加,在進出口貿易的滲透率正逐年攀升。而在2016年,跨境電商行業持續迎來政策利好,國家推動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並組織實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電子商務重大工程等,這些政策措施都不斷為跨境電商帶來發展新機遇。

對此,暨南大學現代物流學院院長陳海權表示,中國的電子商務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預計到2017年,我們電商B2C的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也將從“藍海”進入“紅海”階段。

  B2B將成跨境電商未來主模式

跨境電商持續升溫,已收到各界廣泛關注。那麼當下跨境電商在發展模式上有哪些特點?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比例中出口電商佔比83.2%,進口電商佔比16.8%。

據瞭解,近年來國家力促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藉助網際網路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因此從結構上看,跨境出口電商的比例將長期高於跨境進口電商的比例,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將始終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

但跨境進口電商的增速快於跨境出口電商增速的這一現象也將長期存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階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國內的消費早已從標準化、大眾化的消費進入到個性化、定製化消費的階段。而國內商品的供給端還停留在低端、仿冒、大眾化商品階段,無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並且從長期來看,這種需求缺口會保持下去,成為推動跨境進口增長內在動力。“但進口跨境電商規模雖呈現迅速擴大態勢,但在現階段下,進口跨境電商市場仍處於培育期。”張周平表示。

此外,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資料顯示來看,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跨境電商B2B交易佔比達到88.5%,跨境電商B2B交易佔據絕對優勢,跨境電商B2C交易佔比11.5%。

陳海權認為,新時期B2B將成為跨境電商的重頭戲,這也是助力“中國製造”出口轉型的重要機遇。從商業模式上看,跨境電商B2B模式將長期佔據主流,並且已經處於成熟階段,未來行業發展格局趨於穩定。

張國平指出,跨境電商B2C模式受降低交易成本、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驅動,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物流支付環節的支援,近年來迎來較大成長空間。但未來中國跨境電商重點將從B2C轉向B2B,電子商務的B2B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通過推動製造型企業上線,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從生產、銷售端共同發力,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策略。

  什麼模式的B2B是有價值的?

我現在有個感覺,好像打著網際網路的旗幟,什麼事都敢做,而且打著顛覆的旗號。

我覺得,一件事要能做成,首先是要合乎邏輯的。當然,合乎邏輯的事不一定能做成,但不合乎邏輯的事肯定做不成。

最近,我看了不少行業的B端,也發現B端隱藏著巨大的機會。一個B端電商的成功,一定是有價值的,我就從價值著手分析一下。

什麼是B端?除了C端,都是B端。現在把所有的B端都叫B2B,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一個完整的渠道鏈,大約有四個環節:廠家(F)→代理商(B)→零售(R)→消費者(C)。所謂C端,就是所有目標都指向消費者(C)。

所謂B端,實際就是F、B、C三者的組合。組合模式並不多。

今天要說的是,各類B端電商,到底有什麼樣的價值?

  繞過代理商(B)的B2B有價值嗎?

繞過代理商有B2B,實際上是F2R。在藥品行業,我見過這類B端。

傳統藥品的渠道環節,是廠家→批發→零售→患者。省市縣都有藥品批發,藥品零售是診所、醫院、藥店。這是傳統線下渠道。

藥品F2R,就是平臺繞過各級藥品批發,直達零售。零售端在APP上下單,半天內迅速送達。由於藥品在國內有一些知名集散地,藥品F2R平臺迅速組織貨源,效率很高。

農藥行業我也見過F2R,比較典型的是農一網。但只適合做常規藥。

快消品行業也有F2R,比如京東新通路、阿里1688。

F2R的B端模式有沒有價值?我認為有。但是繞過了代理商環節,也就失去了推廣能力,特別是新品的推廣能力。代理商作為推廣商,是不能代理SKU過多的,而零售環節本身是不具備推廣能力的。

F2R模式,如果產品不依賴於平臺做推廣,我認為邏輯是成立的,也是有價值的。當然,如果都要求平臺做推廣,則另當別論。

  繞過零售(R)的B2B有價值嗎?

有人可能會問,繞過零售還是B端嗎?因為零售的後端就是消費者了。在理論上講,這是對的。但是,在中國恰恰就有這麼奇怪的事。

以農資和農牧行業為例,農資是農業生產資料。我們知道,在教科書上,生產資料是沒有零售的。但是,現在中國的農資和農牧其實是按消費品的模式在做營銷,所以是有零售環節的,這也是這兩個涉農行業的跨國公司,雖然技術力量了得,但仍然不適應中國市場的原因。

中國的涉農行業最近發生了很大變化,就是土地集中,養殖大戶多了,還原了農資和農牧的生產資料本質。但是,目前仍然處於過渡階段。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類B端電商,繞過農資和農牧的零售環節,直達農戶或養殖戶。這類電商,仍然可以視為B端電商,它的特徵和邏輯都是B端邏輯。

也許未來中國涉農行業的零售端會消失,但目前繞過零售的B端仍然是有價值的,而且可能正是B端消失了零售環節。

  不繞過任何渠道環節的B端有價值嗎?

在有些人眼中,電商就會省掉某個環節,否則不足以彰顯其價值,也無法節省毛利空間。我熟悉一家企業做電商,竟然比傳統還多了一個環節,最初我還積極參與了,利用O2O的模式還增加不少銷量。後來我發現,這種模式是有問題的,哪有電商還增加渠道環節的呢?

快消品行業的'B2R模式,就沒有省掉任何環節。那麼,這種B端有價值嗎?我認為有。

B2R平臺,它的第一個價值是訪銷,訪銷提高了效率,這是第一個價值;訪銷從程式上繞過了二批,這個價值比較低;B2R平臺,一定是眾多代理商共用平臺,如果沒有統倉統配,它的價值是大打折扣的,如果實行統倉統配則意義非凡。

B2R模式的B端,它的價值不是創造毛利空間,而是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

  消滅二批的B2B有價值嗎?

說實話,我真沒有想到會有以消滅二批為基本出發點的B端,因為B端消滅二批只是“捎帶”做的事,根本沒有必要刻意去做。

既然有人做了,我就說說二批。

在深度分銷之前,二批正是一個分銷環節,還真不容易繞過去,真有一批靠二批為業的生意人。

深度分銷的目標,就是突破二批,直供終端。深度分銷成為趨勢後,以二批為業的生意人整體消失了。

現在,二批為什麼再次出現了呢?一方面,現在人力成本高,深度分銷基本不做了;另一方面,現在的二批,多數是以零售為主,兼做二批。

二批最近受到重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受行業封頂,銷量下滑的影響,廠家和代理商坎級政策的力度加大,這給了二批大量吸收壓貨的機會,有些零售店二批拿貨比從代理商拿貨還便宜。

當二批的存在,不再是以二批為業,只是批零兼營的副業時,二批的毛利空間只是坎級政策的結果時,以消滅二批為目標的B端電商,我認為價值極低。

  竄貨的B2B有價值嗎?

竄貨一度是B端的主流,我沒想到。厚顏直說自己是竄貨的B端,我更沒想到。但是,既然出現了竄貨B端,我就說說。

竄貨B端的出現,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目前廠家坎級政策太大了,極不合理。目前廠家的坎級政策,不僅二批迴潮,而且是B端竄貨能夠氾濫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這個過程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二是B端找不到突破口,只有拿低價竄貨吸引客源,做GMV。

GMV,這是C端帶來的邏輯。B端初期,風投也看GMV。但現在的風向變了,風投已經基本不看B端的GMV了,因為相對於C端的風投獲取,B端是批發,太容易了,也太容易做假了。

B端不看GMV了,坎級政策導致的竄貨又不長期支援低價,所以要有穩定的流量,補貼是必然的,也一定是不持久的。

竄貨本來就對渠道沒價值,竄貨B端又很難持久,我也就根本沒列入觀察物件,但作為一種現象,我還是要說一說。

  尋找“新藍海”避免同質化競爭

目前,跨境進口有四種主要方式:個人攜帶、直郵、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保稅模式)和一般貿易。但伴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與消費觀念轉變,消費者的需求將更加個人化、差異化,跨境電商市場也將隨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對於海淘商家而言,定位不同的細分人群,進行精細化的經營,逐步完成從標品、爆款向非標品、個性化產品的供應結構調整,才能跟上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節奏。而如何跨越同質化競爭的“紅海”,開闢貿易“新藍海”就是擺在業介面前的重要課題。

豐趣海淘作為一家跨境電商公司正在做積極的探索與嘗試。“爆款商品滿足基本需求,非標或者長尾商品是滿足個性需求。當基本標品需求有太多人關注的時候,就更需要有人去關注非標需求和個性化需求。所以非標長尾好商品的直郵業務是我們的最核心業務,因為客單更高、商品更多,黏性更強,壁壘更高。”豐趣海淘CEO任曉煜說。

而跨境電商供應鏈的整合也呈現新的趨勢。據記者瞭解,一些跨境電商企業,尤其是運營類企業開始反向整合供應鏈,從代運營服務轉向研發設計銷售一體化。在廣州、深圳、杭州等電商發達城市,不少製造企業由於本身對網際網路、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技術並不熟悉,因此找專門的企業代理運營自己的電商平臺或網店。

這些代運營企業通過大資料技術優化銷售,加之本身掌握了大量的消費者資料,具備了資訊積累和市場分析優勢,於是反向整合供應鏈,從單純運營轉向研發設計銷售業務的全面覆蓋,開發自主產品品牌,對跨境電商產業鏈掌控的熟練度也越發極致。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一趨勢代表了電商領域的一種進步,即從單純賺取銷售差額、跟風銷售熱銷產品、打價格戰的傳統電商模式,演變成利用大資料等現代技術手段樹立產品品牌,提升產品品質,以實現利潤最大化,也同時開闢了跨境電商競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