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

職場 閱讀(2.88W)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社會需求

論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

論文摘要:通過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實踐的闡述,認識到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高職院校的重中之重。高職院校是培養實用技術人才的場所,如果培養的人才不能就業,就不能說對學生盡到了應有的責任,就難以保證學校的穩定和長遠發展。因此,提出了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具體措施。

近年來,高職院校畢業生迅速增加,就業壓力將持續上升,而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已經成為當前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關係到數百萬大學生個人前途,更關係到千千萬萬個家庭,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大學畢業生就業水平與質量如何,也是各高校辦學水平與質量的重要體現,特別是高職院校,就業率已成為影響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一大要素。因此,做好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高職院校的重中之重,高職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如果培養的人才不能就業,就不能說對學生盡到了應有的責任,也難以保證學校的穩定和長遠發展。如何做好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對於高職院校來說依然極為嚴峻。

一、目前高職學生就業狀況

由於就業高峰的出現,普通高校的本科學生給高職學生的就業帶來了較為嚴重的衝擊,主要表現有如下幾方面:有些企業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不太認同,片面追求高學歷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的高職院校專業設定不夠合理,致使畢業生就業困難;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動手能力不強,沒有體現高職學生的特色;有些學校對企業宣傳力度不夠,宣傳經費也少,致使企業對學校的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不瞭解。學生本身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就業期望值過高,高不成地不就,一味追求大城市、名企業、環境好、收入高、職位高的單位;部分高職畢業生盲目攀比,受環境影響較大,對來之不易的機會不珍惜。所有這些因素鬱給就業指導工作帶來阻礙,因而高職院校必須像抓招生工作一樣,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首位,樹立服務意識、全域性意識,全面加強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和服務工作。為此,我們應該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二、加強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和服務工作的對策

第一,高職院校應該建立一整套就業工作體系的同時,作為“一把手”工程,要落實責任,真抓實幹,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進一步轉變觀念和工作模式。加強制度建設和創新,積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員關心、支援和參與就業工作,保證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所有資金。

第二,以學校為主題開拓就業市場,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取崗位需求資訊,掌握市場動態,並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絡;加大畢業生的社會宣傳力度,吸引用人單位上門,組織好雙方“供需見面會”,為高職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互選建立資訊交流平臺。同時,建立畢業生管理資訊庫,包括畢業生的自然情況、所學專業、聯絡電話等,對就業過程實行動態管理,對每名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狀況及時監控,有效跟蹤,保障落實。

第三,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從大一開始進行專業方向和就業前景教育,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重點,如二年級進行就業和升學的分流,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為就業做好各種準備;三年級進行擇業技巧、面試技巧的指導和訓練,將就業指導融合於整個教學和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做到就業指導立體化。

第四,加強高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擇業技巧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首先,要積極宣傳當前的就業政策和就業形勢,使畢業生能正確認識社會,客觀評價自己,轉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做到“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其次,要正確對待求職過程或就業之後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做好承受挫折、失敗的心理準備。幫助高職畢業生掌握求職的技巧,採取多種形式,如就業指導課、主題班會、請往屆本校畢業生回母校做報告。"

加強畢業生擇業技巧方面的教育,如準備個人簡歷和求職資料、如何寫求職信、如何回答面試者的提問、面試時如何著裝、如何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經常搞一些模擬招聘會,加強畢業生的心理素質鍛鍊,使畢業生遇到機會不再失之交臂。

第五,做好高職畢業生跟蹤調查。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畢業生離校後,學校更應做好售後服務工作,它是體現學校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一個重要方面。做好這一工作不僅可以加強與企業、與畢業生的進一步聯絡,又進一步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而且可以瞭解更多的市場資訊。最重要的是反饋本校在培養畢業生能否滿足企業需要的資訊,從而為本院教學的改革、專業的發展方向提供有力地支援。

第六,要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本校師資力量開設有特色的專業,培養高職學生動手能力,適合企業急需的專業人才。學院根據市場的不斷髮展變化,適時調整專業,把就業作為檢驗教學的有力手段,使學校生產的“產品”符合社會的需求。

同時,加強對畢業生的素質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人生觀,樹立競爭意識、敬業意識、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公關能力;要求畢業生掌握計算機操作、汽車駕駛、英語交流等技能;加強畢業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畢業生吃苦耐勞的品質。

總之,做好就業指導工作,提高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擴大高職院校的影響和知名度,保證高職院校的發展,促進招生數量和質量的提高,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只要決大多數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就是高職院校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對社會穩定的貢獻,對建立和諧社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