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精選10篇)

措施 閱讀(2.37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措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措施是指標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措施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裝置事故預防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精選10篇)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1

一、 處理程式:

裝置事故發生後,應立即切斷電源,保護現場,按裝置分級管理的有關規定上報,並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進行調查分析,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1、迅速進行事故現場的調查工作

凡發生重大裝置事故後應保護好現場,若有人員受傷,應立即組織搶救,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人員未到場,任何人不得改變現場狀況。 裝置管理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立即派人前往事故現場,著手進行調查,掌握事故原因的第一手材料,避免發生錯誤判斷,以便裝置迅速恢復正常執行。

2、拍照、繪圖、記錄現場情況

特別是重大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存在許多遺蹟,應立即將這些遺物、痕跡拍攝成照片,收集有關資料,進行細緻的分析研究,得出正確的結論。

3、成立專門組織,分析調查

成立由安全裝置動力部組織,事故發生單位及其他有關部門參加的調查組。

調查工作首先應請現場操作和其他現場人員如實介紹情況,弄清事故發生前的操作內容、方法等,力求把事故全過程-真相搞準確。

調查的筆錄,要經當事人過目並簽名。同時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耐心、細緻地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使當事人能反映出真實情況,給分析提供可靠資料。

4、查閱裝置相關執行資料

在調查中查閱有關技術檔案、執行日誌,進一步弄清事故原因。

5、討論分析,作出結論

在以上各項工作的基礎上,調查組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向企業主管領導彙報。

6、建立事故檔案

每次事故發生後,經調查處理上報,應將每次事故的原始記錄及各種調查材料立卷存檔,妥善編號儲存。對重大裝置事故,應儲存一切資料,以備今後查閱。

7、事故處理辦法

嚴格按照《裝置管理程式》相關規定執行。

二、預防措施:

1、在選擇機械裝置時,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正規廠商生產的機械裝置,防護罩、保險、限位、訊號等裝置齊全,裝置本身質量達到安全狀態;

2、專用裝置必須配備專用的工具,裝置設施上的安全附件有缺陷時,一定應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及時更換附件;

3、加強對裝置的使用、維護、保養、檢查等工作,建立完善點巡檢工作制,及早發現裝置隱患並迅速處理,使機械裝置不帶病作業

4、以制度為切入點,規範員工操作行為,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的行為。狠抓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5、積極改善員工的生產作業環境,裝置的改造應充分考慮到操作空間與周圍環境,必須能夠保證員工安全操作的需要。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2

特種裝置是指那些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裝置,主要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裝置在我集團的數量多,分佈廣,涉及生產生活諸方面,據不完全統計,集團現有的特種裝置已達到近500臺。如此龐大的數量,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鍋爐、壓力容器這類承壓的特種裝置,一旦發生爆炸或洩漏,往往併發火災、中毒等災難性事故;電梯、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這類載人的特種裝置,一旦運轉失靈,往往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國家對各類特種裝置的安全十分重視,制定了一些法規、標準,如《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裝置事故處理規定》、《特種裝置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等,加強了監察管理,有效地降低了事故損失。不僅如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對裝置的安全管理。儘管如此,安全問題仍很嚴峻,事故隱患仍存在,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到企業員工和財產的安全。

發生事故一般由三種原因引起: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上的漏洞,一次事故有可能是其中一種原因造成,也可能由其中兩種、三種原因共同造成。瞭解了事故發生的原因,針對原因採取預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甚至避免事故的發生。那麼,針對特種裝置事故,談談相關的預防措施:

(一)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

1、設計階段:即採用技術措施來消除危險因素,使系統中物的安全效能和質量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設計必須符合相應得標準和安全技術要求,設計中裝置及其零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可靠性,裝置及其零件使用的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安全效能,能承受在規定使用條件下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且在正常使用狀態下保證材料對人體無危害。對有可能產生的有害因素、危險區域必須在設計時採取有效措施或安全裝置,加以防護。在特種裝置設計上可以採用以下三個原則:

(1)消除潛在危險原則

即在工藝流程中和裝置上設定安全防護裝置,增加系統安全可靠性。

(2)安全裝置連鎖原則

即在特種裝置執行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隱患,以某種方式使一些元件強制發生相互作用,以保證裝置及人員安全。

(3)自動化原則

即由於人為因素造成誤操作以及為擺脫危險因素對操作人員的傷害,可用機器或自動控制裝置操作。

通過安全設計上的不斷完善,即使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生,也會由於安全防護和安全裝置的發揮作用而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2、對於特種裝置的安裝是一個重要環節,從事安裝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條件,方可從事安裝業務,且安裝單位必須對其安裝的特種裝置質量與安全負責。

(二)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

在特種裝置操作中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表現於蠻幹、過於自信以及違章等方面。安全意識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現象時有發生,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知識技能的缺乏,能力不足,容易出現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給裝置及人員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發生特種裝置事故原因對於人的因素,應通過培訓教育來糾正,特種裝置作業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方能從事相應工作。對此,為減少和避免特種裝置事故的發生,除加大宣傳和執行力外,還要進一步提高特種裝置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意識;增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責任意識。

(三)杜絕管理上的漏洞

1、制定特種裝置規章制度,明確管理職責

管理工作必須要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特種裝置不同於普通的一般裝置,其安全管理顯得尤為突出。同樣,特種裝置的安全管理,必須做到有章可循,既而從制度上保證特種裝置安全執行。規章制度應從檔案管理、人員管理、特種裝置執行管理、維護保養管理、安全檢查管理、事故管理等方面嚴格加以明確。例如:為保證檔案資料蒐集齊全、及時、完整,企業應堅持特種裝置安裝單位如果不移交全部檔案資料,不予其驗收決算,從而確保特種裝置檔案資料的完整性。

此外,特種裝置管理還需明確各級管理職責,即比如,相對於一個擁有分公司、子公司的集團公司來講,從集團一級應明確管理部門的相關職責和許可權,分公司、子公司一級應有與集團相應得管理機構,明確其職責和許可權。從而避免出現因無人管理或管理職責不清而帶來的管理上的混亂和無序狀態。

2、強化特種裝置檔案管理

之所以把“檔案管理”單獨加以說明,是因為它是特種裝置管理中的重要一個環節。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了特種裝置監督檢驗程式(此程式由當地具有相應資質的政府派出機構擔任),倘若監督檢驗程式不能正常進行勢必影響特種裝置的正常投用以及產生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它還直接影響到特種裝置的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無論是引用國家規章制度還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特種裝置檔案管理必須作為重中之重加以明確規定。對於檔案中應包含的內容和專案,目前國家規章制度中有明確規定,具體有:

①設計檔案、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檔案以及安裝技術檔案和資料;

②定檢和自檢記錄:

③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④裝置及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⑤執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總之,特種裝置關係到企業員工及財產的安全,它能否安全、平穩地執行,對於一個企業來講至關重要。隨著企業發展,相關制度的完善,特種裝置管理越來越嚴,特種裝置安全是整個安全生產工作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抓好特種裝置安全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企業生產正常進行。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3

一、概況和目的

為了正確、迅速和有效地處置部門特種裝置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條不紊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真正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制訂本預案。

二、特種裝置狀況

根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我礦特種裝置有:起重機、鍋爐、空壓機、壓力容器、叉車。

三、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組織、協調和指揮所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指揮本單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響應、結束、善後處置等各項工作的落實,組建本部門應急隊伍,並進行培訓和演練等。

組長:機電礦長

副組長:機電副總

機電科長

組員:排程室

安監處

生產科

通風科

地測科

採供中心

後勤處

保安科

四、部門預警機制

1、部門對在用特種裝置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並定期自行檢查。部門對在用特種裝置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並作出記錄。

2、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裝置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

3、部門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範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裝置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後,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及時進行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裝置,不得繼續使用。

4、特種裝置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部門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6、部門應當將特種裝置的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誌置於易於為工人注意的顯著位置。

7、部門在對在用特種裝置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

8、接到故障通知後,應當立即趕赴現場,並採取必要的措施。

9、特種裝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裝置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10、特種裝置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裝置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裝置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裝置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裝置安全作業知識。特種裝置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裝置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11、特種裝置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管理人員和部門有關負責人報告。

12、特種裝置的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裝置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裝置並及時報告部門有關負責人。

13、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部門的特種裝置和安全、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裝置安全、可靠、穩定執行和設施功能齊全有效。及時瞭解職工的思想狀況和發現部門存在的安全隱患,組織部門力量或協調相關部門採取各種措施,把部門的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特種裝置應急措施

(一)起重機事故應急措施

1、起重機碰撞擠壓起重機在維修、吊裝及執行過程中碰撞擠壓作業人員時:

(1)立即停機或實施反向執行操作,應急救援現場安排專人監護空中物品或吊具,並採取防護措施。

(2)搶險救援組搶險人員穿戴必需防護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進入危險區域救出傷員,若傷員擠壓在物件中無法脫身,應採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車、氣割機、千斤頂等)實施救援。

(3)醫療救護組負責救護和運送傷員。

2、起重機漏電、觸電

(1)切斷電源。搶險救援組迅速將起重機的總電源斷開。

(2)搶險救援組搶險人員用絕緣物(棒)或木製杆件分開導電體與傷員的接觸。

(3)醫護人員實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護傷員並儘快轉送到最近醫院。

(4)總電源切斷前禁止盲目施救。

(5)被困司機在起重機漏電的情況下,如未斷開總電源,禁止自行移動,以避免跨步電壓對人身的傷害。

(6)搶險人員必須穿戴絕緣服、絕緣鞋、絕緣手套等防護用品。

3、起重機吊具或吊物傷人

(1)現場警戒和隔離。根據現場情況,警戒保衛人員對現場進行警戒和隔離,並保證救援通道暢通,避免墜落物傷害繼續擴大和無關人員影響現場救援工作。

(2)緊急通知危險區域以內的人員撤離和疏散。指揮人員用有效的通訊手段(廣播、話筒等)立即通知現場危險區域內的人員,警戒保衛組及時組織疏散和撤離危險區域內的人員。

(4)由搶險救援組專業搶險人員利用必要的裝置設施(汽車起重機、叉車、氣割機、千斤頂等)移開倒塌物件搜救受傷人員。

(5)醫療救護組現場應急處置後運送急救傷員到最近醫院。

(6)搶險救人時,現場應有技術專家(人員)進行指導,先切斷危險電源、水源、氣源,撤離易燃易爆危險品,如果已發生燃、爆事故,應同時組織安保消防組進行消防工作。在搶救的同時,應有專人負責現場的危險狀況(空中物品、電纜、電線、銳器、火源等)進行監控,確保施救人員的安全。

(7)搜救傷員時,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機械裝置,以免對傷員造成二次傷害。

(二)鍋爐、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措施

1、防止爐外管道爆破:

(1)加強對爐外管道的巡視,對管系振動、水擊等現象分析原因,及時採取措施。當爐外管道有漏水現象,必須立即查明原因、採取措施,若不能與系統隔離進行處理時,應立即停爐。

(2)加強對導汽管、汽聯絡管、水聯絡管、下降管等爐外管道以及彎管、彎頭、聯箱封頭等的檢查工作,發現缺陷(如表面裂紋、沖刷減薄或材質問題)應及時採取措施。

(3)加強對汽水系統中的高中壓疏水、排汙、減溫水等小口徑管道的管座焊縫、內壁沖刷和外表腐蝕現象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更換。

(4)對過熱蒸汽管道、彎管、彎頭、閥門、三通等大口徑部件及其相關焊縫進行定期檢查。

2、防止過熱器爆管:

(1)停爐檢修時,對吹灰器吹掃區域周圍、人孔門附近磨損情況檢查。發現有明顯磨損、光亮等情況,應對其管段進行測量壁厚。

(2)檢查過熱器區域的煙氣均流裝置、防磨護瓦等,防磨裝置開焊、變形處應修復,缺損、脫落的要更換。

3、防止省煤器磨損爆管:

(1)檢修中全面檢查省煤器管,重點檢查彎頭部位、吹灰器周圍、人孔門附近等處省煤器管的磨損,必要時應對上述管子進行壁厚測量。

(2)檢查省煤器區域的防磨裝置、管排的固定、夾持、吊架等,保持管排整齊。

(3)全面檢查管子的區域性缺陷,發現超過質量標準的應進行處理。

4、防止水冷壁管洩漏

(1)燃燒調整應保證水冷壁不結焦,防止發生高溫腐蝕,在保證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儘量減小過量空氣係數。

(2)檢修時重點檢查噴燃器區域、吹灰器周圍、底部水冷壁管的磨損情況,並對這些部位的彎頭外彎處進行測量。

(3)嚴防鍋爐缺水執行,當鍋爐水位低到超過規定的極限值時,要立即滅火停爐;定期校對水位和試驗高低水位報警;執行中嚴防鍋爐超壓。

(4)集控室所有汽包水位表計損壞,無法監視汽包水位時,應立即手動停爐。鍋爐嚴禁在安全閥解列的狀況下執行。

(5)執行人員要對承壓部件經常檢查,發現水冷壁管洩漏時應及時彙報和處理,防止洩漏擴大損壞其它管段。

(6)水冷壁有結焦時,必須及時打掉,打焦時應防止大塊焦渣脫落。

5、防止鍋爐缺、滿水事故

(1)正常執行中,汽包水位控制投自動,當鍋爐水位低至-300mm時,應停爐處理;當鍋爐水位高至+250mm時,應立即停爐。

(2)定期進行汽包水位高、低報警試驗。

6、設計、改造鍋爐應遵守鍋爐有關的安全規程條件要求。製造、修理、安裝鍋爐,嚴格執行工藝要求和質量檢查制度。

7、搞好水質處理工作,保證鍋爐用水達到標準。

8、不斷加強司爐人員的正規操作,提高司爐工的操作水平和分析、判斷事故的能力。為防止鍋爐爆炸,遇有下列異常情況應作停爐處理:

9、遇到下列情況時立即停爐:

(1)鍋爐缺水:水位在汽包水位計中消失時。

(2)鍋爐滿水:水位超過汽包水位計上部不見水位時。

(3)爐管爆破:不能維持正常水位或危及裝置及人身安全時。

(4)燃料在燃燒室後部煙道燃燒,使排煙溫度不正常升高時。

(5)所有液位計損壞。

(6)流化床結焦嚴重,無法維持執行時。

(7)旋風分離器或旋風筒嚴重磨損,造成護板或橫樑燒燬。

(8)汽水管道或汽水截止門破裂,造成大量洩漏,對人身及裝置安全構成威脅時。

(9)鍋爐超壓,安全閥拒動,對空排氣門又打不開時。

(10)引風機、一次風機故障,不能維持執行時。

10、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請示生產副總或總工程師停爐。

(1)水冷壁、省煤器、過熱器或減溫器洩漏。

(2)承壓部件張口,焊縫裂紋或管道閥門洩漏。

(3)燃燒室內與煙氣接觸的承壓部件耐磨絕熱墊層脫落。

(4)放渣、放灰管堵塞,經處理無效,難以維持執行時。

(5)給煤機裝置損壞,不能維持燃燒時。

(6)給水爐水蒸汽品質或汽溫超過允許值時,經處理無法恢復正常。

(7)流化床內或返料器下部結焦無法處理,難以維持執行時。

(三)空壓機事故應急預案

1、空壓機在允許啟動之前,操作人員必須檢查:

(1)主油泵執行狀態,保證供油壓力為0.26kg/cm2以上,若壓力達不到,應在輔助油泵執行狀態下開啟主油泵下端的.空氣排除閥門,直到空氣完全排淨為止。

(2)確認機油加熱器的動作狀態,開啟後供油溫度上升到30℃。

(3)確認緊急停機按鈕被開啟。

(4)確認進口導葉2GV不在初始位置(0%open)。

(5)確認P20V放空閥沒有被開啟。

(6)壓縮機停止狀態下3段排放壓力出現1kg/cm2以上時,不能啟動壓縮機。

(7)由於啟動面板的異常,導致壓縮機啟動失敗時,黃色燈亮,檢查啟動面板後,按復位鍵即可解除。

2、壓縮機正常停機時,應先將機組解除安裝,再按“停機”按鈕。當壓縮機停機時,輔助油泵會自動啟動並執行30分鐘後自動停機,此時,輔助油泵不能手動停機,壓縮機停止後,4分鐘內不能啟動。

3、空壓機值班人員發現電網波動或其他原因短時間停電,造成空壓機故障停機時,要迅速啟動所有的螺桿空壓機,並檢查壓力是否正常,空壓機值班人員隨後要電話通知電工到空壓機控制室內將高壓櫃上的“低電壓”壓板解除,並按上面第一項逐項檢查,待控制面板出現“允許啟動”字樣,得到當班值班長通知,方可進行再次啟動,啟動完畢後,電工要將“低電壓”壓板投入執行位置,待空壓機正常執行10分鐘,壓力達到規定值時,逐臺停掉所有螺桿壓縮機。

4、(1)空壓機崗位值班人員不得擅自脫離崗位,出現故障停機時,確保能及時處理。

(2)螺桿壓縮機常規巡檢照常進行,每月必須進行開車試驗,使之處於隨時可以啟動的熱備用狀態。

(四)叉車事故應急預案

1、本單位的叉車等特種裝置的數量及具體位置的分佈,編制書面記錄和繪製的詳細分佈圖,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相關人員均應存檔隨時備查。

2、本單位叉車在日常執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可引發事故的故障型別、徵兆、應對措施如下:

(1)叉車駕駛人員無證駕駛

(2)叉車司機擅自教別人駕駛叉車

(3)向燈、剎車、喇叭、前燈、和反觀鏡出現損壞

(4)燃料系統所有管道、接頭有洩露

(5)燃料油、發動機油、齒輪油、波箱油、液壓油及水箱水位、電池水沒有充足等。

3、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對容易引發事故的隱患點為本公司重點監控內容,在接受有關政府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檢查隱患點的安全管理落實情況。

4、本單位根據在用裝置的特點和實施應急救援的要求,配備的必要裝置、工具、救援物品等。存放於倉庫,由專人保管。

六、應急響應

1、部門引導職工全員參與到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職工發現安全隱患和事故時,個人能夠採取措施的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並立即逐級上報;

2、部門應急領導小組接到安全隱患和事故資訊後。其成員必須立即到達現場,組織和指揮應急行動;

3、在本部門不能處理安全隱患和事故的條件下,部門必須立即把安全隱患和事故資訊上報管理局安全管理辦公室,進入應急響應程式。

4、部門上報管理局安全管理辦公室報告要做到迅速、準確,報告內容要客觀真實,不得主觀臆斷。

5、部門應急領導小組必須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檢測與後果評估工作。部門在特大事故搶險救災過程中,部門應急領導小組要及時介入,認真做好死、傷者家屬的安撫、賠償及其他善後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6、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後,部門應急領導小組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總結,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進行整改。

7、部門應急領導小組對在處置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引發安全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的人員,在處置過程中玩忽職守、貽誤時機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應急保障

1、部門應急領導小組所屬各部門按照規定配備應急消防、安全防範等裝置、器材要加強管理和維護,確保器材配置合理有效。

2、部門應急領導小組要加強部門內部應急隊伍的建設,組織培訓和演練,提高部門內部應急隊伍的素質。

八、後期處理工作

1、部門要配合單位積極做好事故的善後處置工作,要努力協調資金、物資,做好事故後的人員安置以及災後重建工作。

2、對事故中的傷亡人員,部門要配合單位主動與當地政府、勞動部門等有關單位協商,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做出補償。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4

一、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快速反應、有效預防、及時救援。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遊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下稱特種裝置)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事故。

三、建立組織

為加強對特種裝置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工作的領導,成立特種裝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

四、成立隊伍,明確分工

成立特種裝置事故應急救援專業分隊。分別是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裝置事故應急救援分隊;起重機械、電梯、大型遊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應急救援分隊。

1、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裝置事故救援分隊。

2、起重機械、電梯、大型遊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裝置事故救援分隊。

五、發生事故立即報告

1、特種裝置發生事故後,特種裝置使用單位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同時還應報告公安(110)、消防(119)、醫院(120)和當地人民政府以求得緊急救助。

2、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立即上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市政府、市安全生產委員會。

六、現場組織採取措施

1、特種裝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接到特種裝置使用單位發生嚴重以上事故報告後,應立即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技術人員查明裝置情況,調集車輛、通訊工具、搶險器材,擬定處置對策。

2、特種裝置應急救援專業分隊按照指揮部的安排,應迅速趕到事故發生地點,擬定事故緊急救援措施。同時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協助特種裝置使用單位做好傷員搶救工作。

(2)採取妥善的`措施,保護好發生事故裝置的檔案檔案、技術資料、操作記錄和資料等有關資料。

(3)加強現場警戒保衛,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進入現場人員應履行有關登記手續,防止故意破壞現場。

(4)為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而需要改變現場狀況時,必須做好標誌,繪製現場簡圖並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簽字,必要時應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錄影或者拍照。

(5)消防救災時做好路線、方位、位置的選擇,儘量保持好現場原始狀態。

(6)不得隨意改變事故現場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動或取走現場的任何物品,不得改變現場裝置、管子、管件、閥門、控制或保護裝置、儀器儀表的位置狀態,以及顯示數字或指標的位置等。

七、工作要求

1、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積極協調公安、消防、醫院等有關部門做好搶險救援工作。

2、及時向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人民政府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3、根據事故災害情況,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安全的險情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應立即報告市政府並組織好單位停產和人員物資的疏散工作。

4、配合上級及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善後處理工作。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5

為有效防止突發性機械裝置、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傷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專案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本專案可能發生的機械裝置、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裝置效能發生故障,造成某些部件脫落、斷裂,造成本身或吊件墜落傷人、傷物。

2、機械裝置效能發生故障,造成漏電、制動失靈,操作人員觸電,車輛衝出路面傾翻。

3、操作人員不按規程操作,造成周邊人員、車輛、物器傷害。

4、施工人員不按施工安全規程施工,不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造成自身傷害。

二、預防機械裝置、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各單位要加強對機械裝置安全工作的領導,經常性地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機械原理及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排查裝置故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

2、各單位機械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並熟悉裝置的構造、原理、效能及安全技術要求,嚴禁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機械裝置帶“病”作業。

3、教育機械裝置操作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注意周圍環境,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教育其他員工按專案施工安全要求施工,與施工機械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防止被機械捲入,造成人身傷害。

三、應急救援救援準配

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組。經理部、分經理部突發事件應對領導組即就是經理部、分經理部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2、經理部、分經理部有關職能部門平時要做好應急救援的物資、技術準備。

四、響應與應急救援

1、事故呈報流程按專案部《突發事件預案》規定執行。

2、事故一旦發生,事故現場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按照專案部《突發事件預案》領導組、部門分工,調動人、機、物、器,首先搶救受害人,疏散危險區域內人、機、物、器,切斷事故蔓延鏈條,控制現場。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根據規程和現場情況提供技術支援,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受害人經臨時處置後,需緊急救治的.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如需要外部支援,指揮部應及時通知地方相關部門,請求援助。指揮人員應利用一切資源儘快消除事故隱患。

3、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現場圖,並妥善儲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五、應急救援技術措施

1、漏電觸電。若機械裝置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工區負責人或應急救援領導組報告,採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應儘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

2、剎車失靈。上坡時出現剎車失靈,不能脫檔,鬆掉油門,靠邊行駛,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後找人處置。下坡時出現剎車失靈,掛低速檔行駛,不能將發動機熄火,靠邊行駛,行駛至平坦的地方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後找人處置。

3、提升裝置事故。當提升裝置出現事故時,立即將現場人員迅速撤離,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員對井架、電動葫蘆(捲揚機)、聯接件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

六、善後處置

應急響應結束後,經理部、分經理部和相關部門,應做好善後處置,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徵用的有關單位及個人物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撫卹、補助或補償,並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做好生產恢復工作。

七、事故調查處理

應急救援結束後,經理部、分經理部要組織有關部門或協助上級調查組,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並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突發事件做出處理。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6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院設立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一個辦公室和專家組。辦公室設在檢驗管理部。各設區市分別設立各自的應急技術處置小組。(見附1、2、3、4)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院長。

副組長:副院長、院長助理。

成員:院相關職能部門、業務部門負責人及各設區市相關人員。

2、領導小組辦公室

主任:副院長

副主任:院長助理、檢驗管理部負責人

成員:檢驗管理部人員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3、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專家組

4、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小組

(二)職責:

1、組長:負責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省特種裝置事故緊急情況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的協調,發生重特大事故時,督促院職能部門和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人員按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及時有效地開展工作;負責事故調查、鑑定報告的審批。

2、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當組長出差在外時,代行組長職責,發生重特大事故時,到現場參與事故處置,組織應急技術處理小組確定技術處置措施。

3、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編制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協調和組織全院對特種裝置事故的處置工作。檢查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工作落實情況。發生重特大事故時,現場協助副組長和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制訂技術措施。

4、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成立應急技術處理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4),組長由院指定的人員擔任,成員3~5名,由具有檢驗師資質或相應技術專長的技術人員組成。根據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派出應急技術處理小組成員為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提供技術支援,為事故處置提出技術處理措施。建立當地特種裝置設計、製造、安裝、維修單位組成的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名錄(具體名單見附件5)。

5、院辦公室、各設區所、站綜合室:負責接警和後勤保障工作,負責院內部處置資源的調配,提供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的物資、裝備、車輛等, 協助並配合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做好有關善後處理工作。按統一口徑,做好新聞報道工作。

二、接報警與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告

1、本院所有人員:本院所有人員在接到任何方面特種裝置事故報告(或疑似事故)後,應立即向部門負責人和院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特殊情況下,可同時報告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有關部門。本院任何人員不得以任何藉口隱瞞、壓制事故報告。

2、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在接到事故報告後必須立即逐級上報;

(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常用通訊聯絡方式見附件6)。

事故報告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絡人、聯絡電話;發生地點及時間(年、月、日、時、分);裝置名稱;事故類別;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對於由於情況緊急,事故詳情未及時瞭解的,各有關部門應在上報的同時,通過各種途徑證實、瞭解,並根據事故事態發展和處置情況及時補充續報。

3、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設區市所、站綜合室接到事故報警後,必須迅速做好電話記錄,電話記錄內容應包括:報警人姓名、聯絡電話,同時記錄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傷亡及損失情況等。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接警的,應迅速將情況上報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同時通知相關人員。由各設區市特檢站綜合室接警的,應迅速將情況報部門負責人和領導小組辦公室。

4、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應迅速對事故等級進行初步判定,聯絡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並同時派員趕赴事故現場參與事故處置。

5、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事故的處理進行跟蹤與檢查。對重特大事故,立即將事故發生和處理情況上報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並立即協調組織有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二)基本響應程式

1、趕赴現場的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應立即與事故單位或業主和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取得聯絡,協助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做好事故技術處理;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未到現場時,應當瞭解事故發生情況,認真檢視現場,並將上述資訊反饋給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

2、領導小組辦公室或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根據資訊反饋和現場實際情況,對嚴重事故以上的事故立即向發生事故中心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和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報告。

(三)現場工作的主要內容

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在事故現場實施事故現場緊急處置。應本著盡最大可能降低人員傷亡、減少事故損失、嚴防事故(汙染)擴散的原則。協助事故發生單位開展自救。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採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根據裝置和事故特點,對事故是否可能進一步擴大作出初步判斷。先期處置隊伍趕到事故現場後,應當儘快對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做出初始評估,包括事故範圍及事故危害擴充套件的趨勢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等。

2、確定事故相關的特種裝置,調閱相關裝置資料、資訊;檢驗檢測報告,並根據需要,提供裝置使用介質的相關技術資料。

3、針對事故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提出防範措施和啟動相關應急預案的建議。根據發生事故的特種裝置的結構、工藝特點以及所發生事故的類別,迅速展開必要的技術檢測工作,確認危險物資的型別和特性,制定搶險處置的技術方案,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響,並防止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

4、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決定啟動預案後,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負責人應迅速派出應急技術處理小組匯同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聯動單位,配合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或事故調查組查明特種裝置事故的性質、類別、影響範圍及可能繼續造成的後果,確定合理的技術處理處置方案。對於重特大事故的技術處理處置方案,報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審定。對一般性事故和嚴重事故,積極配合事故發生地的質量技術監督局,按特種裝置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7、8、9、10、11、12、13、14、)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對重特大事故,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統一組織、協調下,迅速開展處置工作,為確定事故等級、協調、指揮處置事故提供技術保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同時用做好事故現場取證工作。同時,由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會同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設區特種裝置事故緊急處置組的有關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確定技術處置措施,協助開展事故處置。

5、對於罐體洩漏等可能導致嚴重次生災害(如爆炸等),提出人員撤離的建議。對發生易燃易爆有毒介質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洩漏的,應立即組織專業人員採取措施,處置洩漏。組織消防人員滅火和對發生洩漏的氣、液體進行消毒或稀釋,對發生火災事故的壓力容器及其周邊受影響的壓力容器,進行噴淋降溫。

6、建議採取相關技術措施,如裝置應急堵漏等。

7、根據事故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介質排放、洩壓等技術措施;對可倒換的,將事故裝置及波及的.其它隱患裝置內部介質倒換至安全可靠裝置之中,對於可移動的裝置(如聯苯、液氯、液氨、二氧化硫氣瓶),在經有關專業人員判定可以移動後,組織具有安全防護知識和配備防護裝備的人員,將裝置移至可處理場所進行處置。

8、根據介質毒性,提出預防和處置中毒的建議;搶救受害人員。及時、科學、有序地開展受害人員的現場搶救或者安全轉移,盡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向現場人員(包括處置人員)告知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自我防護知識。

9、提出需要動用社會力量(人員、裝備、車輛等)的建議;

10、對搶險中的專業技術操作提供技術指導(包括對搶險工具的選用和使用)。

(四)中心事故工作組人員的安全防護

參加應急搶險處置的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人身安全,應當按要求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和必要的安全裝備,事故現場應當在專業部門的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

(五)特種裝置事故救助聯動企業

針對特種裝置事故的性質和特點,動用相應的社會力量,實行對口處置的方針。藉助於企業的專業操作人員(搶險隊伍)、專業搶險裝置和搶險技術,進行事故應急處置,盡最大可能減少事故危害、提高處置效率,減少處置風險。特種裝置事故救助聯動企業名單見附件5。

參與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社會救助聯動的企業,應擁有相應事故處置裝置、物資,特別是快速帶壓堵漏技術,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事故處置技能和實踐操作經驗,聯動企業應有專項演練。

三、特種裝置應急處置措施

1、電梯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7);

2、起重機械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8);

3、場(廠)內機動車輛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9);

4、大型遊樂設施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0);

5、客運索道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1);

6、液氯鋼瓶洩漏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2)

7、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3)

8、液氨鋼瓶洩漏事故緊急處置措施(見附件14)

四、預案管理與修訂

(一)本預案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當地設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二)本預案由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每兩年修訂一次,在發生特種裝置事故後,對預案和緊急處置措施進行必要的評審和更新。

(三)本預案按照省(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福建省特種裝置事故緊急情況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定期進行演練。

(四)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7

一、事故型別分析

1.倒塔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起重作業中超載、斜吊、拆卸安裝過程中鋼絲繩等連線件拉斷、地錨拉脫,靜置重大風貨軌基地形陷變形等。

2.折塔事故大多發生在傾倒過程中,塔身於建築物相撞,另外,當塔機遇鋼軌用卡軌鉗卡牢而嚴重超載時,由於塔機整體不能傾覆,載荷重力產生的彎矩大於塔身金屬結構的剛度,使塔身屈服變形,於是造成折塔。

3.塔機背杆主要是由於過卷楊或過傾角等執行失誤,導致起重暫被主捲揚機或變幅捲揚機拉起到垂直狀態,然後越過塔頂砸落在塔身後面。

4.折臂主要是由於起重臂、平衡臂在外力作用下嚴重彎扭變形甚至折斷,原因為背杆倒塔等意外事故,由於製造質量,安裝不合標準如臂杆前端滑輪中心與塔身中心線偏移過大,吊載受力後偏移過大,吊載受力後偏扭折斷。

5.塔機重物墜落事故是塔機吊載自空中墜落,其原因較多,如鋼絲繩拉斷,過卷楊造成吊鉤撞翻,起重鋼絲繩接頭固定卡扣拉脫,卷樣機制動器突然失靈以及三相動力突然缺一相等電氣故障均可造成重物墜落。

二、事故發生所存在主要因素

1.超載、斜吊、過卷陽、國慶郊、過行程是人為原因,是違章操作或操作失誤的直接結果,並且都以安全裝置的失效為前提條件。

2.機件過度磨損和隱傷,是操作者檢查保養不周所致。

3.自然環境影響大風颳跑屬意外因素。

三、認真處理好人為因素所存在三個障礙。

1.施工管理人員包括行政領導人員的安全技術障礙。施工管理人員和企業領導要把塔機安全工作當做大事來抓,要迅速提高塔機安全技術知識,充分發揮裝置管理人員的作用。

2.塔吊司機的安全心理障礙,其實質是技術障礙在塔吊司機心理的反映,存在僥倖心理,過於自信,不按操作規程操作。

3.機械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職責方面的障礙,裝置管理人員即要懂技術,又要有實踐經驗並保持穩定。

四、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大型機械裝置管理(包括安裝<拆>使用維修與保養)

1.對於起重機拆裝的工人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作業證。

2.在作業前要了解起重機的效能,嚴格按照說明書所規定的安裝及拆卸的程式進行作業,嚴禁對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拆裝程式做好任何改動。

3.熟知起重機拼裝活結體格拆裝部件相連線處所採用的連線形式和所使用的聯接件尺寸、規定及要求。

4.瞭解每個拆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

5.在安裝或拆卸帶輕重閉合平衡臂的起重機時,嚴禁只拆裝一個臂就中斷作業。

6.在緊固要求有預緊力的螺栓時,必須使用專門的可讀數工具,將螺栓準確地緊固到規定的預緊力值。

7.拆裝起重機的電氣國家規定的部門部分,必須按照國家勞動人事部門的規定,由持有國家規定的部門發給的.電工操作證的正式電工或由他帶領的電氣徒工進行,嚴禁其他人拆裝。

8.起重機作業中,司機除了對臨時出現的故障進行排除和修理外,每天必須停機對機械認真地做一次例行保養,並按使用說明規定的部位、週期和潤滑劑做好潤滑。

9.起重機發生故障後,必須及時排除與維修。

10.在安裝好的起重機的各部金屬結構上安裝或懸掛標語牌、廣告牌等擋風物件。

11.做好其它裝置的地錨或牽繩等的固定裝置。

12.將起重機的和部分或電焊機地線相連。

13.將起重機的工作機構、金屬結構、電氣系統作為其他裝置的附屬裝置等。

14.起重機上所使用的安全裝置及各種儀表按有關規定,定期標定、維修、報廢更新,不受起重機大修間隔時間的限制。

15.在安裝(拆除)使用過程中需要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監控,並做好監控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與上級部門。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8

1、總則

(1)目的

為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於機械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2)依據

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裝置”為原則,以《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有關內容為指導,根據電力生產的特點,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制定。

(3)工作原則

專案部在機械裝置現場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中,應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集中領導、分級負責、統一指揮、執行高效”的原則。

2.重要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

(1)可能發生的`事故型別為機械裝置安全事故,發生的地點為專案部所屬各涉及機械裝置作業現場。

(2)可能影響的範圍:機械裝置作業場所; 可能影響的人員:現場施工和管理人員。

(3)發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數人傷亡或機械裝置損壞,構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3、組織機構與職責

(1)本預案應急指揮部設定在技術組,人員集合地點在辦公樓前,集合方法為電話通知。

(2)專案部防機械裝置現場事故管理領導小組:

施工現場責任人:

組 長:XXX 手機:

副組長:XXX 手機:

成 員:XXX

預定急救中心:XXX醫院 電話:XXX

(3)各級人員職責

a.組 長:負責全面組織指揮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協調應急工作,做好事故現場應急措施,並將應急事故發展情況彙報有關領導、部門。

b.副組長:負責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協助組長做好應變的各項組織工作。

c.成員:負責做好本預案的各項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

4.危急事件的應對及預案的啟動

(1)必要物資準備

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帶、安全帽、工具包、安全隔板、臨時遮欄、警示牌。

(2)危急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

(a)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後,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彙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事件應急日常管理辦公室,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大致判明受傷者的部位,聯絡廠醫院和打120急救電話,必要時可對受傷者進行臨時簡單急救。

(b)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通知後,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並宣佈啟動事故應急預案,並通知相關人員要求保持通訊隨時暢通。

(c)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判明情況後及時彙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後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並根據情況向公司、分公司彙報。

5.應急結束

危急狀態消除,由日常管理人員宣佈應急行動結束。應急救援結束後,有關部門要組織協助調查,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並按照四“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突發事件做出處理。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9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裝置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裝置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根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和《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為我單位根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處理特種裝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式和組織原則。第三條本預案所稱特種裝置(叉車)事故,是指在本單位內使用叉車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等起重裝置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第四條叉車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應當貫徹統一領導、專業分工、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據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第五條本單位有關人員應當熟悉已經建立的特種裝置事故防範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嚴格、切實地履行各自職責,積極配合處理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保證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二章 應急處理機構和職責

第六條為應對突發的發生特種裝置事故,本單位成立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總經理苑素雲任組長,張同坤、張得鑫任副組長,以下人員為組員:楊木峰、徐小軍、司瓊、徐長喜。所有小組成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

第七條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一)組織指揮本單位對特種裝置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

(二)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和上級彙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三)落實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部署的有關搶險救援措施。

第八條組長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召集、協調本單位內各部門的有關人員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

(二)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第九條副組長的職責:張同坤副組長負責與有關政府監管部門溝通協調,張得鑫副組長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第十條組員的職責:服從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的`指揮,快速、高效、有序地完成指派的任務,實施具體的搶險救援工作或輔助性工作。

第三章 預防與應急措施

第十一條本單位的叉車等特種裝置的數量及具體位置的分佈,編制書面記錄和繪製的詳細分佈圖,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相關人員均應存檔隨時備查。

(七)相應的裝置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處理事故時的職責:……第十二條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對容易引發事故的隱患點為本公司重點監控內容,在接受有關政府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檢查隱患點的安全管理落實情況。

第十三條本單位根據在用裝置的特點和實施應急救援的要求,配備的必要裝置、工具、救援物品等,存放於專用工具櫃內,由專人保管。第四章 事故報告與現場保護

第十四條本單位如有特種裝置事故發生後,第一發現者應立即向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做到:

(一)組長按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迅速啟動應急救援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二)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在向蘇州園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報告的同時,向區內其它有關政府監管部門報告。第十五條本單位如發生重大事故後,現場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最高負責人應儘快引導有關部門事故處理人員迅速進入現場。第十六條本單位叉車註冊在異地發生事故後,現場人員應當馬上報告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立即同時報告當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和蘇州園區質量技術監督局。

電話:xxxxxxxxxx,第十七條本單位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 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絡人、聯絡電話;

(二) 事故發生地點;

(三) 事故發生時間(年、月、日、時、分);

(四) 事故裝置名稱;

(五) 事故類別;

(六) 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第五章 應急處理

第十八條特種裝置事故如發生後,本單位的裝置操作人員、維修人員、主管、分管領導、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按照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採取積極有效的搶救措施。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人在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期間不得擅離職守。特種裝置事故發生後,本單位應認真貫徹執行本預案。當組長不在時,應按順序由副組長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第十九條如發生特種裝置事故,特種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除按規定報告外,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儲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並採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為防止事故擴大、搶救人員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設施時,必須作出標誌,繪製現場簡圖並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應簽字,必要時應當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錄影或者拍照。第二十條在應急搶險救援過程中,本單位各部門、人員應積極支援、配合並提供一切便利條件。第二十一條參加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本預案的規定,採取安全防護措施,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裝置事故預防措施 篇10

根據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特種裝置事故規定》,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現制定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等承壓類特種裝置(以下簡稱承壓裝置)事故處理預案如下:

一、本預案的適用範圍

本單位目前有臺鍋爐、臺壓力容器、只氣瓶、類壓力管道在用,為我單位重點裝置。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使用的承壓裝置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鍋爐缺水、超壓、汽水共騰、鍋爐熄火、爐膛爆炸、受熱面管爆破、燃氣鍋爐的回火脫火、燃油燃氣鍋爐火災、壓力容器超溫、超壓、洩漏、異常變形、異常振動等事故。

安全事故的具體標準,按國家或行業、地方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1、成立承壓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總經理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工程的副總經理擔任;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參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2、設立現場救援組,由各工程部組人員兼職組成。組長由由分管工程的副總經理擔任,負責組織現場具體搶險救援工作;在指揮長到達現場之前,負責指揮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一)、承壓裝置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1、組織指揮鍋爐使用部門對承壓裝置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

2、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及時向上級彙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3、落實承壓裝置事故應急處理有關搶險救援措施。

(二)、組長的主要職責

1、負責召集、協調各有關部門和承壓裝置使用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搶險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搶險救援措施;

2、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三)、副組長的職責

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

三、預防與應急措施

(一)、定期組織本單位的承壓裝置事故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應急演習。

(二)、定期對承壓裝置進行日常性維修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按期安排對承壓裝置進行定期檢驗。裝置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後,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事故報告與現場保護

(一)、報警:

1、承壓裝置發生事故,第一反應即拔打“119”火災電話報警,並向質監局、安監局彙報。報警人員要講清承壓裝置事故的單位、路名、事故發生部門、事故發生情況,講清本人姓名、電話號碼等。

2、報警完畢後,即向總經理和部門領導報告。

3、總經理接到報告後,即時召集本單位有關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二)、應急聯絡機構

XX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消防大隊。聯絡電話:地址:

XX縣公安局。聯絡電話:地址:

XX縣人民醫院。聯絡電話:地址:

(三)、成立臨時承壓裝置事故指揮部:

由總經理和有關人員選擇合適部位成立指揮部,總經理為指揮長。

(四)、通報:

根據“救人第一和準確、迅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指導思想,利用本單位的宣傳工具,向本單位人員傳送通報。

通報內容

1、事故發生情況;

2、人員情緒的穩定;

3、疏散人員和救護。

(五)、疏散和救護:

1、切斷受影響電源,做好消防和防毒準備,防止洩漏的易燃易暴介質爆炸;;

2、制定安全區,確定人員疏散集合安全通道;

3、分工明確,引導和護送被困人員向安全區疏散,並做穩定情緒工作;

4、現場救護,由本單位人員在安全區及時對傷員進行處理或送醫院救治。

(六)、事故現場處理:

1、如起火:須組織滅火器材,開展滅火,由義務消防隊負責人為滅火指揮,並清塗爐內燃料。

2、如爆炸:首先清塗爐內燃料以及散落的.燃料,防止起火和發生第二次爆炸。

3、如洩漏:封閉洩漏現場、將洩漏裝置與周圍相連繫統斷開;堵塞洩漏部位,將裝置內介質倒入備用容器

(七)、安全警戒:

1、加工場外圍警戒:消除路障,勸導行人撤離現場。如起火為迎接消防人員及到達現場要創造有利條件。

2、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後,由領導小組立即向消防指揮報告事故發生情況,並移交指揮權,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調遣。

3、保護事故現場,禁上無關人員進入,並積極協助消防公安等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原因。

五、事後處理

1、積極配合質監局、安監局等部門進行事後處理。

2、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

3、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質監局、安監局等有關部門。

事故報告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單位行業型別、經濟型別、企業規模;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六、其它事項

(一)、本《預案》是重大特種裝置事故發生後,我單位各部門實施搶救工作並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的救援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可根據不同情況隨機處理。

(二)、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有參加事故搶險救護的義務。

(三)、各有關部門應結合我單位的實際情況,結識員工學習、熟悉掌握本《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

(四)、本《預案》自公佈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