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人力資源>

績效管理的規範動作是什麼

人力資源 閱讀(1.83W)

導語:到底該怎麼實施績效管理?本文為你提供4種績效管理意識+1個績效實施思路+2個關鍵指標要素=7個規範動作!下面大家跟著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內容吧。

績效管理的規範動作是什麼

  1

  首先,樹立四種意識

績效管理是有前提的

績效考核制度真的可以拿來“參考”甚至直接使用嗎?

要制定績效考核制度,通常要弄清幾個問題:

1. 組織是否有明確的組織體系和崗位職責;

2.是否每個人都瞭解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工作;

3.組織是否有明確的戰略目標。

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接下來才能談得上實施績效管理;只要其中有一個是不確定答案,那麼這種組織就不需要績效管理,而是要先將企業發展壯大了再說。

績效管理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

從績效管理的全過程來看,績效計劃、績效的組織與實施、績效評估、績效反饋與運用四個環節當中,最主要的環節其實是績效的組織與實施。因此,所謂“取消績效考核”,並不是說取消績效管理,而是淡化了“考核”這個環節,轉而對績效的組織和實施環節加以強化

要做到持續改善,就需要對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及時響應。這對整個組織的溝通渠道、解決問題的規劃方案、解決方案的結果評估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只有績效的`組織和實施環節獲得持續改善,才會有最終無需考核的優良績效呈現。如此看來,績效管理不但不可弱化,恰恰相反,是要將原來“運動式”的一年一次績效考核,變成“日常化”的天天都要做績效實施。

個人績效不等於組織績效的分解

任何管理的核心都是績效管理。個人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不是部分與整體、分解與整合的關係。員工的個人績效要和組織績效相匹配,不僅要從財務資料上進行分解,還要規範員工的職務行為,規範工作的流程,要促進員工學習,促進員工成長。

因此,僅僅把績效看成是財務指標分解,看成是利潤指標分解是不完整的,實際效果也不會好。

組織績效不等於個人績效的疊加

在實際操作中,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大多數情況下是相沖突的,否則就不會有損公肥私、貪腐瀆職了。

從企業來說,提高組織績效才是根本,但是組織績效不是個人績效的疊加,而是引導個人行為來實現組織績效,在完成組織績效時,給個人的行為給予獎勵和鼓勵。

  2

  然後,釐清一個思路

現今,關於績效管理的工具、方法很多,但凡講到績效思路的時候,往往就是一句 “根據企業戰略來制訂績效目標”一語帶過。至於怎麼理解企業戰略,怎麼結合企業戰略制訂績效目標,就沒人能說得清了。績效思路是理念與落地的連線點,說它“實”,好像又沒有抓手;說它“虛”,好像又不是“假大空”。那麼,到底怎麼理解從戰略到績效的連線呢?

戰略不僅要明確,更要正確

事實上,相當多的企業沒有戰略,畢竟戰略思路清晰的老闆還不是很多,很多老闆仍處於“靠直覺經營”的階段。

企業戰略千萬不能只有老闆一個人知道,也不能只有公司高層知道,一定要讓全體員工知道。讓每個人都知道企業要往哪裡去,要成為什麼樣的企業,自己要完成什麼樣的使命和任務,這樣才能真正把團隊凝聚起來。

理解達成戰略需要哪些條件

這是制訂績效計劃的根本依據。隨著戰略本身的變化,這些基本的依據也是可以變化的。但是這種變化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所以,在制定的時候應當有超前意識。

根據實現戰略的條件來制定任務

這些任務是一個大的框架,可以是幾年內要完成的一個總目標。一般來說,現在大多數企業的戰略可以管3-5年,那麼相應地,這個總目標也是3-5年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不是固定不變的,而要根據外部環境變化進行修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長期規劃。

根據總目標劃定每年的工作目標

這就是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有了年度工作目標才能制訂績效計劃。

根據部門分工,制訂工作目標和任務

把這些目標和任務細化、量化,選出其中最關鍵的若干指標,編製成為績效管理的指標。

制訂各個崗位的績效管理目標和要求

確定部門的任務目標之後,還要將任務下達到員工個人身上。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責要求,結合部門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來制定。

至此,企業戰略落實到績效管理的過程才算初步完成。後續還有績效計劃怎麼制訂,績效輔導怎麼實施,績效評估怎麼考核,績效反饋怎麼溝通,績效運用怎麼落實等環節。

  3

  最後,抓住兩個關鍵

  績效指標的設定

績效指標的設定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二八原理”下的簡化原則。HR不要為了顯示自己的專業性而把績效指標搞得非常複雜。績效是需要全體員工去執行的,績效指標複雜到員工們看得一頭霧水,你讓人家怎麼執行呢?所以,設定績效指標時一定要通俗、簡單、易操作。

另外,績效指標不要面面俱到。每年能解決一到兩個大問題,每月能解決幾個小問題,這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市場始終在變化,績效指標當然也要變化。總的來說,績效管理只要抓住影響80%總體績效的20%的指標就足夠了。

一般來說,績效指標只要掌握一個基本的指標總量就足夠了,比如:對基層員工,績效指標最好控制在5個以內,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指標不要超過8個,高層的績效指標在10個左右。再多,就是大家互虐了。

  績效結果的運用

如果績效考核結果最後沒有被正確運用,那麼之前的工作全都白費。

績效結果的運用一定要遵循“三公”原則,即公開、公平、公正,就是要賞罰分明。否則,績效管理就失去了意義。

績效結果必須向員工公開,將結果告訴員工,幫助員工改善,這是績效管理最根本的目的。這裡說的“公開”,需要各部門主管與每個員工進行個別面談,詳細反饋績效評估結果。在處理不同績效結果的員工時,不應該看身份、看關係,而應根據統一的規則來執行,該獎勵的就要獎勵,該批評的就要批評。在處理時也要秉持公正原則,不能罰得重,獎得輕;也不可罰得輕,獎得重。

聽過了那麼多績效管理課程,卻還是沒能把績效管理做好,這是許多HR的感受。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其實是因為績效管理的思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