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廚師麵點>

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3篇

廚師麵點 閱讀(1.2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3篇

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1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應該怎麼做的討論,明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行為。

2.積極思考問題,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懂得不做危險的事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5.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教師自攝一段危險行為的錄影,畫有日常生活中安全行為的圖片若干幅,每個幼兒一塊泡沫板坐墊,一面鼓。

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播放一段幼兒做出危險行為的生活情境錄影,幼兒認真觀看。

----提問,在錄影中,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看到這些,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2)開展遊戲;擊鼓傳花。

----組織幼兒開展遊戲;幼兒坐在泡沫板上圍成圓圈,畫有安全行為的圖片放在泡沫板坐墊下。聽到擊鼓聲,幼兒開始傳'花',鼓聲停止後,'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把泡沫板坐墊下的圖片內容評析一下。如有困難,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

----所有圖片講完,遊戲結束。

(3)教師提問。引發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手向窗戶外扔垃圾和物品?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站立在窗臺上或陽臺欄杆外?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便碰電源插座?會有什麼危險?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便吃藥品?會造成什麼後果?應該怎麼做?

----出入房門應該怎麼樣?

----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

(4)歸納活動內容。

在教師的帶領下,歸納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活動形式可多種多樣,不一定拘泥於擊鼓傳花,可根據幼兒的興趣變為其他形式,如大轉盤,讓幼兒根據大轉盤轉到的顏色和數字,抽取相應的圖片進行討論。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比較合適。

(2)組織幼兒開展'應該怎麼做'的搶答賽,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行為。還可請幼兒將班級日常安全行為以標識的形式畫下來,張貼在相應的位置,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教學反思:

到了中班以後,孩子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好多危險的行為引不起注意。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接近幼兒生活,結合遊戲設計了這次教育活動。

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2

設計意圖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總是難以避免的。有的家長教育幼兒“誰打你你就打誰”,這是一種缺乏頭腦的教育方法,最終解決不了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特設計本次活動,在活動教師通過討論、分析等手段,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指導幼兒學習先分析問題,然後再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重點: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難點: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活動準備

看錄影

活動過程

(一)匯入

組織幼兒看一段錄影。

兩個小朋友在玩一盒玩具,玩著玩著,他們同時發現了一件新玩具。為此吵了起來,後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教師:“錄影看完了,我請小朋友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好不好,為什麼?”。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

教師:他們兩個不對。他們互相爭、搶、打,只會浪費時間,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玩具了?(誰都沒有玩到)誰都玩不到新玩具,大家還都不高興,那麼中二班的小朋友,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教師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幼兒園裡這種經常發生,解決的辦法:a小朋友要相互謙讓,也可以一起玩。b可以商量,相互輪流玩。c可以利用“石頭、剪子、布”的遊戲輪換著玩。

2.組織幼兒再看一遍錄影,引出新問題。

教師:請小朋友接著看錄影,他們兩個又發生了什麼事兒?

錄影內容:戶外遊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後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看了錄影,請幼兒判斷:誰做的隊,誰做的不對?並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沒關係’。”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麼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為什麼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著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麼?不疼說明了什麼?

3)他打疼了你,你怎麼做?

4)他總是那麼做,你怎麼辦?

教師啟發幼兒回答:

a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

B學會躲閃。

C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三)結束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其父別的小朋友。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為什麼”,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好的解決辦法。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聽故事。

活動反思

到了中班以後,孩子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好多危險的行為引不起注意。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

中班社會應該怎麼做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進一步瞭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教師自攝一段不安全行為教育的錄影帶。

2.有關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行為圖片若干幅。

3.每人一塊泡沫板坐墊、鼓一隻。

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

播放一段有關幼兒在家或戶外發生不安全行為的真實生活情景的錄影

——“在錄影中,你看到發生了什麼事情?”

2. “擊鼓傳花遊戲”:

方法:讓幼兒圍著圓圈坐在泡沫板上,圖片間隔放置在泡沫板坐墊下。聽到擊鼓聲開始傳花,鼓聲停時花落在誰處,誰的泡沫板坐墊下如有圖片,該幼兒就要說明圖片上的事該不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以明辨哪種行為正確,哪種行為不正確。

教師就圖片內容設問,引發幼兒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門?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隨手從窗戶往下扔垃圾或物品?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能不能站在窗臺或陽臺上?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麼?”

“能不能隨便碰電插座?會有什麼危險?”

“能不能隨便吃藥品?會造成什麼後果?應該怎麼做?”

“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

活動反思:

到了中班以後,孩子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好多危險的行為引不起注意。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接近幼兒生活,結合遊戲設計了這次教育活動。從活動一開始就以錄影帶形式真實地再現了幼兒的不安全行為,讓幼兒從一開始就樹立安全意識,通過幼兒的討論讓幼兒明白這些不安全行為給我們帶來的可怕後果。通過遊戲的形式緩解活動的緊張,幼兒每個人說一說什麼行為是正確的?什麼行為是不正確的?個別培養了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設計的內容都是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方面的,所以對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活動採用現場演示——幼兒討論(結合遊戲)的方法,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富有兒童情趣,幼兒在活潑寬鬆的氣氛中學習,我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