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理財規劃師>

投資P2P之前應該怎麼做

理財規劃師 閱讀(1.4W)

導語: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表示,協會組織搭建的集中式資訊披露平臺將於近期上線試執行。這就好比設立了一個“曝光臺”,把各家P2P平臺的信披進行集中展示。

投資P2P之前應該怎麼做

其實,這話裡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信披這個坎是躲不過去的,你們這些平臺不是不願意主動信披嗎?現在給我一起來亮亮相;第二層是說比比信披,看看到底誰是在真心幹事,誰又是在裸泳,大家一目瞭然。

真要這麼幹成了,當然是好事。但是,菜導目前只能表示謹慎樂觀的態度。為什麼呢?

首先,中國互金協會畢竟是協會組織,只有自律約束作用,沒有法律約束作用,就是說平臺不買賬也沒辦法。

就像去年10月協會出臺了號稱史上最嚴的信披標準,強制性披露指標多達65項,但菜導沒有看到一家平臺完全做到了,都沒怎麼當回事。

更重要的是,即使集中信披,信披的內容含金量有多高?如果只是一些平臺無關痛癢的資料展示,那麼這個集中信披就徹底淪為了一場秀,最怕的就是流於形式。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集中信披實現了,在這麼多紛紛擾擾的資訊中,哪些資訊最能直觀反映平臺運營情況呢?

這裡總結了4個P2P最值得關注的披露資訊,大家在投P2P的時候,也可以從這些資訊判斷平臺的可投性。

  借款人資訊

菜導在調研平臺的時候,如果看不到借款人資訊披露,這樣的平臺直接否掉。原因很簡單:投的錢都不知道去哪了,天曉得是不是假標,平臺有沒有自融。

當然,完全不披露借款人資訊的平臺已經很少了,一般平臺都會披露借款人資訊。但是呢,有很多平臺披露了,就跟沒披露一樣。

比如說,一般平臺都會以保護借款企業或借款人隱私為由,遮蓋借款企業或借款人名稱,導致無法判斷借款企業資質如何。

就算姓名、證件號碼是敏感資訊,但是公司註冊地址、註冊資本成立時間、經營範圍總可以披露吧。

實際上,只要披露了這些資訊,通過工商資訊也能查到借款企業的情況。這樣一來,既保護了借款企業的隱私,也做到了適當的資訊披露。

可惜的是,這樣的平臺少之又少。

但是,不能因為平臺不披露,就不在乎。畢竟借款人的真實程度、經營情況都直接影響投資人的本息安全。

這裡教大家一招,如果借款人資訊特別模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諮詢平臺客服,通常平臺客服多少都會透露借款人的資訊。

實際上,如果按照中國互金協會去年出臺的信披標準,借款企業的註冊資本、註冊地址、成立時間都是要強制披露的。

如果未來集中披露真的做到這一步,大家就可以看看平臺的借款企業資質如何,進而判斷資產端質量如何,甚至可以通過查詢借款企業股東,判斷是否存在關聯自融的行為。

  抵質押物資訊

大部分的P2P平臺,都是走質押借貸或抵押借貸的路子。即使是一些信用貸平臺,也會要求借款企業提供相應的抵押擔保。

照理說,這些抵質押物的價值,實際上是對投資風險的補償,一旦發生逾期或壞賬,就能及時變現彌補投資人的損失。

但是,大家在投P2P的時候可能發現了,這些抵質押物的資訊通常非常少,而估值多少也沒有具體說明。

甚至有一些車貸平臺,質押車輛的資訊都是一模一樣的,連車輛圖片都沒換過,這純粹是把投資人當猴耍啊。

對於這方面的資訊,大家在投資的時候也要留心。尤其是對通過抵質押物融資的平臺,就更要看清楚。

比如,房產抵押融資,你要看看房產到底位於哪裡,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估值到底可不可靠,抵押率有多少,是否足額足值。

如果你發現平臺上抵質押物的資訊都是千篇一律,那你就要小心了。

  股東高管變動資訊

在中國互金協會制定的信披標準裡面,平臺股東高管變動資訊,被納入需要披露的重大事項資訊。

目前來看,大部分平臺其實是不太願意披露這些資訊的。尤其是高管離職、股東撤資等負面訊息,平臺通常採取掩蓋的手法,或者悄悄更改,投資人常常很難察覺。

這裡再告訴大家一個技巧:學會使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輸入平臺公司名稱,就可以查詢公司註冊資本、股東情況、高管資訊等。

比如,有的平臺說國資入股了,就可以去查查股東有沒有變動,通常資訊變動沒有那麼快,那麼你對平臺宣傳的國資入股訊息就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妨等到股權資訊變更了,再投也不遲。

所以,可以定期上一下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查投資的P2P平臺資訊變動情況。當然,市面上也有很多企業信用查詢的軟體,但是權威性還是要以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為準。

  財務會計資訊

相比前面3點,這第4點可能是平臺最不想披露的資訊。因為財務會計資訊,是平臺最私密的商業資訊,這些資訊一披露,可挖的東西就多了。

首先可以看出平臺成交額有沒有造假;其次可以看出理財端和借款端利差有多少,是不是像平臺所說的那樣賠本賺吆喝;最後還可以看出平臺的盈利水平如何,是否能持續發展。

所以,一旦涉及到財務資訊,平臺都是閉口不提。從目前來看,除了少部分上市系平臺出於監管要求會披露,其餘平臺都不會披露。

對於投資人來說,目前可行的辦法是瞭解平臺涉及行業的發展情況,與其他同類平臺進行對比,進而推算平臺財務狀況。

比如,投了一家票據理財平臺,先了解票據融資一般利率是多少,平臺給投資者的收益又是多少,其中的利差有多少,與其他同類平臺相差多少,差不多可以推算出平臺的經營情況。

如果按照互金協會的信披標準,財務會計資訊屬於平臺從業機構資訊,經審計的年度報表是要求強制披露的。

  如果信披能做到這一點,那真是投資人的福音。

還有關於逾期率的資訊披露也比較重要,但在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在逾期爆發出來之前,幾乎沒有平臺會承認逾期,所以這方面的信披也就沒什麼意義了。至於今後集中信披能否撕開這個口子,我們拭目以待,大家也可以從上述幾個方面去考察平臺。

當監管和投資人對平臺的信披要求,就像瞭解相親物件一樣仔細的時候,相信P2P行業備受詬病的信披難題自然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