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框架

校園 閱讀(1.87W)

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必修二的歷史內容時,要利用好知識框架,理清主線,熟悉每個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框架,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框架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國家是:荷蘭;“日不落帝國”是指:英國

2、荷蘭能夠成為世界範圍內殖民帝國的條件:(1)優越的地理位置。(2)素有經商和從事手工業的傳統,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3)新航路開闢的影響。(4)1581年,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

3、荷蘭建立殖民帝國的過程:(1)組建壟斷性的貿易公司,參與殖民競爭。

(2)襲擊葡萄牙、西班牙船隻,搶掠財物。(3)探索新的航路。

4、17世紀“歐洲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是:荷蘭;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榮的商業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5、荷蘭壟斷性貿易公司的權力有:貿易壟斷權、建立武裝、管理殖民地。

6、荷蘭的殖民地範圍:非洲——從葡萄牙手裡奪取好望角;亞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亞一帶,佔據中國的臺灣;北美洲——建立新尼德蘭等殖民地。

7、17世紀,荷蘭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帝國;17世紀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權。

8、英國早期殖民擴張的過程:

(1)英西戰爭:1588年,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國開始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

(2)組織壟斷性的貿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屬東印度公司)

(3)英荷戰爭:與荷蘭進行三次戰爭,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改名為紐約。17世紀末,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4)英法戰爭:與法國進行多次戰爭,其中通過七年戰爭奪得法國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新法蘭西和印度的殖民地。18世紀中期,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9、英國殖民擴張的優勢:

(1)地理優勢——地處大西洋航運中心;(2)經濟優勢——手工業發達,資源豐富;

(3)制度優勢——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4)軍事優勢——擁有歐洲最強大的海軍。

10、英國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塊殖民地是:弗吉尼亞。

11、導致英荷三次戰爭的直接原因是:英國頒佈《航海條例》。(《航海條例》內容:凡是出入英國或英國殖民地的貨物都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

12、殖民擴張的影響:

(1)對世界:使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擴大的途徑:殖民擴張,掠奪、欺詐,商品輸出)

(2)對殖民國:為西歐國家提供了廣闊的商品市場和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3)對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黑奴貿易:歐洲→非洲→美洲→歐洲)

  歷史必修二知識重點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發生的背景有:

(1)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確立了資本主義統治,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資金:通過國內圈地運動及海外的殖民擴張、黑奴貿易、海外貿易積累了大量資金。

(3)勞動力:圈地運動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

(4)技術:工場手工業時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

(5)市場:英國海外市場日益擴大,工場手工業時期的商品生產已無法滿市場的需要。

——直接原因

2、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新興的棉紡織業。

3、提高了織布速度的發明創造是:1733年凱伊發明的飛梭。

4、工業革命起迄時間是:18世界60年代——19世紀中期。 開始標誌:珍妮機的發明和使用;結束標誌:機器生產基本取代手工勞動(機器製造機器)。

5、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英國、瓦特、改良蒸氣機

交通運輸業新的.發明有: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火車);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6、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提高了生產力,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2)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變革:產生、壯大了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力量,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鬥爭不斷;(3)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4)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8、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興起的條件: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2)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3)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

9、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表現:(1)電力的廣泛應用(顯著表現);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深遠影響);

(3)化工技術的發展;

(4)鋼鐵工業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10、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1)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2)電動機、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飛機(內燃機驅動)。

1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壟斷組織的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12、壟斷組織的出現:

(1)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

(2)方式:兼併或聯合。部門:最先出現在新興工業部門和鋼鐵工業。

(3)評價:積極——壟斷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雖然大資本家實行壟斷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潤,但壟斷的出現確實適應了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對於擴大生產規模、改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消極——壟斷資本家掌握了經濟權力之後開始涉足國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斷擴大對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3、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棉紡織業、機器製造業、交通運輸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新興行業:電力工業、電氣產品製造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等。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一、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

1. 美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徵及原因

(1)二戰後20年(50-70年代初)——黃金時期

特徵:快速增長

原因:美國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政府延續新政的社會福利政策(即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巨集觀管理);美國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進成果,發展新興產業。

(2)70年代

特徵:經濟滯脹

原因:供需矛盾;石油危機——直接原因

(3)80年代 里根

特徵:經濟開始復甦,低速持續增長

原因: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4)90年代 克林頓

特徵:空前持續增長(即繁榮)

原因:美國倡導介於自由放任和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美國經濟實行改革

(5)2001年以後

特徵:衰退

2. 西歐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徵及原因

(1)戰後,經濟遭到重創——20世紀50年代初,大體恢復——五六十年代,繁榮

(2)西歐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 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國家干預經濟的方針,加強對經濟的巨集觀調控;發展高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逐步建立福利國家制度。

3.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徵及原因

(1)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進入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時期,60年代聯邦德國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