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論文

校園 閱讀(2.64W)

一、“聽是分辨理解話語的能力,即聽並理解口語語言的含義。”

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論文

從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來看,動畫片、故事、兒歌等都是小朋友們所喜好的。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為課堂教學服務,例以《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配套的課件和《每日一練》等學習軟體作為教材的擴充,這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所學的基礎得到了鞏固。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找一些與所學單元內容相關的一些動畫片、歌曲等使學生在視聽的過程中獲得知識,並得以拓展與延伸。

二、“說是運用口語表達思想,輸出資訊的能力。”

學習語言,要使之能夠真正地進行口語交際,離不開“說”。如果學英語卻又不說英語,那麼即使學會了,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啞巴英語”,這樣的英語將無法進行口語交際。要讓英語逐漸成為學生的主要交際語言之一,先得將所學知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國小階段,孩子們在交際中使用更多的是情景對話。而在深港版的教材中的a、b部分也多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新的詞彙句型。因此在說這一方面對知識的拓展,教師可以從詞彙和句型入手。以book 9的unit 3 a rainy weekend part a為例,教材提供的片語有call our friends, watch a film, listen to music, play the piano, play a game和surf the internet。可仔細想想:難道在下雨天,我們除了做這些活動就不能進行其他的一些活動了麼?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play the piano,喜歡 listen to music啊。所以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讓他們對自己在雨天會做的活動進行描述。生活中不只是有下雨的日子,雖然這個單元是強調一個下雨的週末會做的事情,但是除了下雨,我們還會有陽光明媚,或是打雷閃電,或是寒風凜冽的時候,有關天氣的sunny, thunder, lightning, windy, typhoon 等詞和在《劍橋少兒英語》一級教材中相關的有關天氣的第二單元的一些詞彙穿插滲透到教學中,這樣一來,無形中就使學生們的詞彙在說的`過程裡得到了拓展。而對於這一部分的句型,在時態、人稱和數等方面筆者也將之進行了拓展。如:把what is the weather like?這個一般現在的句子改成是一般過去時的句型what was the weather? 把“what can we do now?”這一句型的人稱和數進行變化後等的操練。通過詞彙和句型的拓展,學生們不僅能比較好的掌握了這部分的內容,而且拓展中所學到的讓學生們的知識得到了昇華。

三、“讀是辨認和理解書面語言,即辨認文字元號並將文字元號轉換為有意義的資訊輸入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詞彙量提出了一個新的計算方式:t(總詞彙量)=k(核心詞彙量)+x(擴充套件詞彙量)。其中k為核心詞彙量,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運用;x 為擴充套件詞彙量,是指除核心詞彙量k 以外,學生學得和習得的其他詞彙的數量,只有下限,沒有上限,沒有固定的詞彙表,具體的詞彙可由教師依據教材選定。而這個x需要教師依靠閱讀教學來加以滲透與完成。在五年級的教學中,筆者是以《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為教學藍本,在保證完成這本教材任務,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滲透穿插進行《劍橋少兒英語》、《3l英語》、少兒英語報、英語小讀物或者是網路資訊等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並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量。同時也鼓勵和支援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book 9的unit 5 dinosaurs(恐龍),是在學期初接到教材的時就覺得特別害怕的一個單元,坦白說,筆者自己在接觸這單元內容前還真的不怎麼了解恐龍,甚至可以說知道得很少,連樑龍(diplodocus)、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和恐爪龍(baryonyx)這樣的詞該如何拼、如何讀也不太清楚。認為學生會學得很吃力,更不用說進行更多的知識拓展了。可事實卻告訴我,之前的想法是多慮了——在講這單元之前,我已佈置學生們先到圖書館或在上電腦課的時候上網找找有關恐龍的資料,瞭解有關恐龍的更多知識。孩子們個個都積極得很,找了很多資料,而且不少圖片還被我插入到課件上,師生一起分享共同努力的成果。由於學生們都自覺地進行了對恐龍的相關資料進行了充分的閱讀,在閱讀資訊反饋的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效果。雖然孩子們不能全用英語來表達,但是在學習這單元的內容時,連一個平時上課總是心不在焉的學生都頻頻舉手,用中英文一起回答了好多問題。第二天進行聽寫時,學生們竟要求不要我聽寫,讓他們默寫出來,筆者答應了。雖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能很好地完成默寫的任務,但是他們那股積極勁卻真的讓人感動不已。閱讀方面上的拓展,是連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紐帶和橋樑,這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

四、“寫是運用書面語表達思想,輸出資訊的能力。”

掌握英語、形成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不僅僅是依靠語言的輸入來完成的。口頭和筆頭表達是檢驗和促進語言的吸收和思維能力的依據。在新課程標準的二級目標裡對 “寫”是要求學生能在視覺理解基礎上,經過加工後,運用創造性的語言,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按照語言學習規律,英語寫作教學的次序是:詞-句-篇。也許剛開始寫時學生就只能寫那麼一兩句話,但漸漸地,當我們有了對詞與句的拓展和積累,就可以讓學生嘗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斷提高。《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這一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把整個單元所學的知識拓展以寫chant,poem,song或者是小短文的形式表達出來。為了讓學生有話可寫,我們可以嘗試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學習延伸到課堂和生活當中。在book 9的unit 1 my good friend中,我佈置學生畫上自己的好朋友並寫一篇有關這個好朋友的小短文;在unit 2 things in the kitchen講授結束後讓學生結合自己家廚房,配圖寫一篇不少於60字的小文章。這些任務,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但學生們樂於接受多了,對比以前只是給出一個題目讓學生寫出來的效果也更顯著。

五、演是展示綜合運用的能力,即運用語言和動作的加工,創造性輸出資訊的能力。

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文化載體,如果用它來反映生活並服務與生活的話,那麼學生所學的知識便立刻鮮活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用情景劇表演出來。教師通過佈置各種有趣的任務將所學的內容很好的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進行自導自演的拓展,讓學生能將課堂總所學的英語在生活中加以使用並展示出來,這樣就大大地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演的拓展,讓學生們將所學知識參與到生活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從中不斷提高綜合英語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我們在進行英語教學和在教學中所做的嘗試都是圍繞著讓學生們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增強英語學習的技能而展開的。

對於國小中高年級英語學習的知識拓展,除了筆者在以上所提到的在聽、說、讀、寫、演這五個方面所進行的知識拓展的一些嘗試與淺見外,筆者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和嘗試,一定能在教學中找到更好更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知識拓展的方法。

新課標裡明確的提到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運用交際的能力。而聽、說、讀、寫、演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五項語言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培養用英語這一重要載體,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素質的重要基礎和手段。本文就筆者在教學中的嘗試,從聽、說、讀、寫、演五個方面對國小中高年級英語如何進行知識拓展進行了闡述。

學好英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科學地輸入給學習者大量的語言資訊,使之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產生出一定量的言語組合進行交流,發展他們的言語習得機制。任何語言的學習的言語資訊的輸入量與輸出量是成正比的,輸入量要遠大於輸出量,語言的輸入與輸出不是同步的。知識的拓展是基於掌握教材知識為根據進行的。對於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拓展,其實也就是做到從語言積累步入語言的拓展。國小英語的知識拓展可以體現在聽、說、讀、寫、演等方面。聽、說、讀、寫、演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五項語言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他們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培養用英語這一重要載體,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素質的重要基礎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