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綜合英語>

最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方法

綜合英語 閱讀(1.21W)

導語:要想讓孩子學好英語,正確的方法非常重要。英語母語孩子有他們自己的語言學習方法,而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孩子,也得找對適合的方法——ESL教學法。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最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方法

  浸入式環境

家長常常會擔心,孩子在全英文的語境,會因為聽不懂,而失去興趣。

但是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十歲之前,是孩子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語言非常敏感,他們能夠從所處的環境中自然習得任何語言,無需刻意教授。

如果我們依賴漢語思維,通過翻譯讓孩子開始語言啟蒙,那就形成了“合成性雙語系統”——孩子容易先想到中文表達,再翻成英語,不僅不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還會影響他英語表達的流利程度。

所以

讓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就是直接浸入在語言環境中,也就是給孩子提供“浸入式”的語言學習環境(immersive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無需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中文翻譯。

如果是浸泡在英語環境中習得第二語言,即“並列性雙語系統”——孩子的頭腦中雖同時存在兩個語言體系,但可以在不同場合輕鬆使用任何一種。就好像同時說普通話和方言的孩子,在家和學校可以自如地轉化。

  正確的方法:

在英語啟蒙期,更好的方式是提供給孩子充分的“浸入式”語言學習環境。

什麼是浸入式語言環境?英孚提供的浸入式環境,會讓孩子在全英文的課堂中,通過足夠多的語音韻律、老師的肢體動作以及在對應情景中,來主動理解和習得英語。

在國小階段,則需要配合更多的試聽和閱讀材料,來保證足夠多的語言輸入量。

除了全英文課堂,也應該有每日例行的“浸入式”家庭英文環境。比如,在英孚,學員們能夠通過課後線上練習中有趣的遊戲和線上活動,複習課堂所學,在家輕鬆營造英語環境。

  互動式交流

那麼,浸入式語言環境是不是就是指,幫孩子找個老外就一些日常實用話題進行一對一會話和交流,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提高英語水平呢?

其實不然:

因為

中國和歐洲國家的孩子在英語學習環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對中國孩子來說,接觸與使用英語的時間,遠小於歐洲國家的孩子。

所以

中國孩子的英語“浸入”環境更需要講究系統性,而不能只是碎片化的資訊交換。如果只是單純偏重於口頭交流,可能一開始會容易看到孩子的一些簡單對話性輸出,可是一旦進入到複雜一些的句型結構和有深度的內容,孩子就不知道怎麼組織自己的語言了。

語言習得最終的效果建立在有意義的語言交流基礎上(meaningful intera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而要能讓這種交流效果最大化,需要立體化和系統化的.語言學習材料編排。

——語言學家Krashen

  正確的方法:

如同英孚的課程體系,所有教材的詞彙、視聽和閱讀材料必須圍繞著內容主題逐步展開 (theme-based content),而其中蘊含的語言點(learning objectives)則必須嚴格按照類似CEFR(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這樣的權威語言能力標準來循序漸進,逐步進階。

這樣,孩子才能得到足夠多的語言輸入量以及自如表述所需的主題內容,言之有物。

鼓勵“開口說英語”,應該是在重視基本功,即大量聽說讀寫練習的前提下進行,只有在大量的視聽和閱讀結合的基礎上,英語口頭和書面表達才能全面提高。

  可理解輸入

英語母語國家孩子的原版教材確實內容豐富,但並不適合大多數中國孩子。

通常,美國孩子在進入國小時,就已經具備了5000+的聽力詞彙量,但中國孩子的語言水平往往還沒達到這樣的高度,直接拿原版教材,對中國孩子來說,太難。

如果拿美國一、二年級的材料給中國三、四年級的孩子用呢?語言難度匹配了,但是認知又會出現問題,明明他的中文已經是能閱讀世界名著的水平了,但英文卻只能讀簡單的卡通故事,孩子自然也沒興趣了。

語言的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要讓語言學習的效果最大化,除了全英文的環境和系統化聽說讀寫兼具的進階材料外,一定要保證材料的難度只是比孩子現有水平稍高一些,而不能太高。

——語言學家Krashen

這樣,孩子們通過情景理解和老師的幫助,基本理解大意,才是有效的主動性語言學習,而不是簡單的語言灌輸。

  正確的方法:

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材料,不應該是直接使用它們的原版材料或者簡單改編一下,而應該汲取國外教材中的精髓,針對英語作為外語學習者的能力水平,編排進度和難度都合理的英語教材。

比如英孚教育歷時4年,獨立研發的全新High Flyers教材,課程參照CEFR,在培養孩子英語綜合能力的同時,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創造力,開拓國際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