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初探

校園 閱讀(3.01W)

 一、什麼是有效教學

國小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初探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的時間教學之後,學生獲得了具體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看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辛苦不辛苦,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付出再多也是沒有效果,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二、有效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行為

鮑裡奇在《有效教學方法》一書中提到有效教學的關鍵行為,教師行為與希望學生達到的目標密切相關,以下五個方面對有效課堂教學的實現非常重要。

1.授課清晰

這一行為是指教師向全班學生呈現教學內容時清晰程度如何。有效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要點明確

(2)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逐步理解

(3)不分散學生注意的不良習慣。

並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其講話的方式削弱了內容顯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時間用於有效教學。

2.多樣化教學

這一行為是指在課堂上能夠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教學內容。一般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多樣化的提問,“提問”是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分出問題的型別,包括事實問題或過程問題,聚集性問題或發散性問題。一是表現在對學習材料、多媒體、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方面。教室裡的物品擺放、環境設定、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強教學的多樣性。

3.引導學生投人學習過程

學生實際投人學習課文的時間,稱為投入率,與教師教授課文內容的時間不同。它是指學生用於學習的時間百分比,在這段時間裡學生真的在學習,忙於教學課文並從教師提供的活動中受益。有時儘管教師可能在任務導向下教學,也可能為學生提供了翔實的課堂內容,但學生注意力分散,可能並沒有真正投人學習,這意味著他們並沒有積極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師提供的素材。

這種不投入可能涉及或隱或顯的情感、精神上的淡然。學生們搞小動作、跑下座位、回頭談話、看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書的時候,很顯然就沒有投人學習。學生們的不投人方式還可能更加隱蔽,比如看起來精神集中但實際上卻在走神。教學活動中令人不快的是在上課的時候有可能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在走神。糾正這種隱性型別的不投入非常困難,它需要改變任務本身的結構以及對學習者的認知要求。這就要求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來引發學生投人學習活動。

4.給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校裡,重要的不是學得多少知識和技能,而是學會一種會學習的能力,擁有自己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形成主體概念,確立主體意識,做自己學習和發展的主人,讓學生認識到“我是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我和老師共同完成的”,“學習是我自己的事,而且是我主動要求做的”。在教學互動中,我們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能動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過程不是消極的“等、靠、聽、記”,而是一個主動進步與發展的過程;“學習是快樂的,所以我應該主動去學習”。

5.確保學生成功率

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呈現材料的難度水平已經成為任務導向和學生投人率相關的一個關鍵方面。難度水平由學生的成功率來衡量,也就是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有如下三種難度水平:一是:高成功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誤。二是:中等成功率:學生部分理解任務,會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三是:低成功率:學生基本上不理解學習任務。

 三、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一點技巧

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技巧主要體現於課堂教學行為中。課堂教學行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綜合體,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選擇。選擇教學行為的依據主要有教學的目標、內容、學生準備程度、時間和教師自身素養等。

(一)教師的表達技巧

表達溝通的技巧可說是教學所必備的基本技能。表達常是單方面的傳達,溝通則是雙方面的互動。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師如果善於表達,則有助於師生之間溝通、互動,.自然有利教學。教師的教學必須善用語言及非語言的技能,但並不意味要成為雄辯家或名嘴,也不需要有一流的.口才,更不必要學會各種舞臺動作和姿態,但仍然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表達溝通原則和技巧,才能實現有效課堂教學。

(二)教師的發問技巧

發問是一種引發他人產生心智活動並作出相應回答的語言刺激。任何一位教師,任何一個學科,任何年級階段的教學,都可以採用發問技術以激發學習動機,增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此外,發問還有下列功用:提供學生表達機會,增進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考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髮現疑難問題,增進戰勝困難的動機。

(三)激發學習動機的技巧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教師的教學有密切關係。動機可以說是引發學生認真學習的原動力,有了它,學習會有明顯的效果。身為教師必須瞭解班上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教學具有成效。

在教學活動中,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正式教學活動的首要步驟。而在教學活動進行之中,教師仍須隨時維持學生的動機,甚至要能激發學生更強烈、更高昂的動機。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把過程、方法視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從而在課程標準的高度突出了過程方法的地位;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索、思考、觀察、操作、想像、質疑和創新等豐富多彩的認識過程來獲得知識,使結論和過程有機融合起來,知識和能力和諧發展;有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努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