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淺談提高國小英語校本課程興趣度的方法與策略研究論文

校園 閱讀(2.17W)
  篇一:淺談激發與培養國小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

【摘 要】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國小生不願意學習英語,是因為他們對英語沒有產生興趣。那麼作為國小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變得至關重要。筆者根據國小生興趣的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點,結合筆者的一線教育實踐經驗,總結並提出了激發和培養國小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淺談提高國小英語校本課程興趣度的方法與策略研究論文

關鍵詞國小生 激發興趣 培養興趣 策略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與生俱來性的情緒,是人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是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事物的特有意向,並伴隨著良好愉快的主觀情緒體驗。興趣可以推動著人去積極地尋找滿足他興趣的事物、途徑和方法。人對他感興趣的活動有高度的積極性,這種情緒可以支配感覺和運動之間的協調和運動技能的發展。兒童好奇心強,愛問愛動,常為某些客體引人入勝的激發產生直接興趣。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見得刺激來激發學生對學習、對課程的興趣,那就永遠也培養不出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熱愛。要力求使學生親自去發現興趣的源泉,使他們在這種發現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勞動和有進步。這本身就是一個最主要的興趣源泉。”我在電大學習時,導師也時常強調:“倘若要使你的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首先要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若要學生持之以恆地學習,就要幫助他們長期保持對學習的濃厚興趣。”要使學生學來有趣,除了將隱藏在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東西挖掘出來外,還要促使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在感知到自己的發現乃至創造才能時,他們對所學習的東西便會感到由衷的興奮。這種根深蒂固的心靈需要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更顯得強烈。這種心理需求反過來又使學生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探索活動不斷進行下去。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開發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筆者在英語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教育學家布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這充分體現了兒童愛新奇、好動的特點,強調了語言實踐性和交際性的特點。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學內容,設計出既讓他們感興趣,又能培養其語言運用能力的情境進行交際,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與國小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根據國小生英語的教學課標要求和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教師應該選擇那些富有趣味性,與國小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上,能理解,易掌握的教學內容。如:日常問候語、禮貌用語、常見的動植物、常見的水果、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稱。國外從一些從事廣告理論研究者提出AIM法則:

A (Attention注意) I (Interest興趣) M (Memory記憶)。它對我們的英語教學也很有啟迪:只有教材內容本身生動有趣,加上靈活多樣的教法,國小生才會感興趣、願意學,進而才能記得牢,用得上。有一位老師上第一節英語口語課,圍繞“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的主題,通過遊戲的形式,指導學生學習:Hi, Xiao Ming.(你好,小明)Good-Bye,Daddy and Mummy.(再見,爸爸、媽媽。)Good afternoon,Miss Hang .(下午好,黃老師。)等問候語,讓學生在做過這個遊戲後馬上就能用英語和父母及老師問好、道別。初次英語交際活動的成功,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今後參加英語交際活動樹立了信心。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自然大方的語言交際情景。我國絕大多數國小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而在現實生活中,則缺少必要的語言交際環境和場所,這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使國小生得到訓練,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和提供語言情景操練機會,想方設法把真實生活搬進課堂。比如:叫banana單詞時,叫他們把香蕉搬到教室,利用實物教banana這個單詞。又如:教第三冊第四課時,為了是學生理解I am sleepy 的意思,可先教一個學生學會了I am sleepy,然後安排他做打瞌睡的動作,由此產生了特定的語言環境。

(三)採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眼球。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影、VCD等多媒體軟體,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範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範,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物件等,而且還有體態語(body language)——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範。 它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它的運用可以使教學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置身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它的運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課時少的國小英語課尤為重要。

二、聽說先行,調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以往的英語教學,常常從字母、音標學起,而且配有大量的書寫練習。這樣會令學生感到鬱悶、壓抑,無趣,學習興趣調動不起來。當代英語教學,應提倡聽說先行,尤其是對剛接觸英語的國小生來講,更應如此。

(一)創設聽英語的語言環境可引起學生對語言產生好奇心。聽,是更讓學生廣泛的接觸英語音像製品。聽故事、聽兒歌、聽音樂、聽廣播,讓學生在聽力中瞭解英語語音、語調的變化,體會英語的節奏感。聽,會令他們感到好奇,他們會自覺的模仿去說。

(二)鼓勵學生說英語,不要怕犯錯誤。說,不必在意他們的說話內容和說話時間,不必過於強調他們發言的長短、輕重,不必糾正他們開始發音的正誤。讓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目的達到了,那接下來開始用英語交流就好辦了。當學生喜歡聽,喜歡模仿,喜歡用英語說話時,他們自然會急於學習單詞、句子來滿足說的願望和說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再來糾正他們的發音錯誤,教授他們英語知識,用讀寫的方法使其鞏固,學生便樂於接受,也容易接

受了。

三、寓教於樂,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教學環節合理安排是使國小生上課集中注意力的關鍵。國小生活潑好動,喜歡玩耍,有意識記憶比較弱,注意力常常分散,不適合長時間學習,而當他們做一件他們喜歡的事時,則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根據這一特點,英語教學必須從枯燥無味的語言知識講解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無論是輸入新語言材料的環節,還是操練、運用語言材料的環節,都要通過組織適合國小生年齡、心理和生理特點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如遊戲、學唱歌、畫畫、講故事、表演等來吸引國小生自覺不自覺地去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完全不讓他們感覺到有任何學習的壓力和負擔,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一)活動要有趣味性。國小生學習英語靠的是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它的趣味性。針對國小生好奇的'特點,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猜猜”遊戲活動來實施教學。比如:用“矇眼猜物”的遊戲句型“What’s that ”,“It’s a(n)”;用“聽問題回答”的遊戲學習句型“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 “Who are they”,“they are ”等句型。畫面也同樣是令國小生感到饒有趣味、樂此不疲的活動形式。因此,在複習、鞏固階段,可以組織學生按教師的指令畫出相應的實物或圖畫。這樣,既可以滿足國小生喜歡繪畫的興趣,又讓國小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聽力,使他們學到的東西得到了強化

(二)活動形式要靈活多變。國小生學習的興趣首先來源於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事物的新奇感。因此,活動形式應該精心設計,不要每堂課一個樣,要經常變化,讓學生時時保持新鮮感。這樣他們的學習熱情才不會減退,學習興趣才能長久保持。比如,在教授新詞時,通常教師會利用實物、彩圖、頭飾、玩具等來呈現新知。當孩子們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時,高興得直拍手,精神一下子振奮起來。講故事之前,我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生詞都在我的故事裡,故事講完後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說出那些生詞來。”為了爭做一個聰明的孩子,學生們個個豎起小耳朵,聽得非常專注,有的怕忘了,還拿出筆來邊聽邊記生詞的讀音(用他們自創的方法:拼音加漢字)。講述中,每講到新詞的時候,我就放慢語速,提高音量,重複兩遍,以加深他們的印象。結果效果極佳,除了個別如“pretty”等詞外,其它幾個詞多數學生在聽完故事以後就都會說了。

(三)活動要有競爭性。國小生大都爭強好勝。針對這個特點,課堂上,教師要經常在小組之間,縱、橫之間,男孩和女孩之間展開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看誰讀得好、看誰唱得好、看誰畫得好、看誰反應快等來刺激學生的競爭意思,使他們在比高低、爭第一的競爭勢態中進行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四、鼓勵獎勵並用,雙管齊下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也是國小生學習英語的首要條件,只有國小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學習才能順利完成並最終取得成功。同樣的,也只有學習成功,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得以長久保持,促使學生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培養他們的成功感。

(一)鼓勵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克服困難並體驗獲取知識的樂趣。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克服困難、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去獲得成功的體驗。對此,我在詞彙教學中的感受頗深。國小生學習英語,模仿單詞的發音並不難,難的是認讀單詞。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它的單詞讀音與拼音形式的聯絡是很緊的,大多數單詞都可以“觀其形,讀其意”。根據英語的這一特點,在教新詞的時候,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單詞讀音與拼寫形式的變化規律,再指導他們將這些規則運用到拼讀單詞中去。通過這樣的訓練,不但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拼讀能力,同時,還讓他們從中意識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於是他們認讀生詞時,就有學生阻止我:“Mr Li ,不要讀出來,請把單詞轉過來,讓我們自己讀讀看!”每當他們終於根據自己掌握的語音知識讀出生詞後,瞧他們那興奮的眼神,那得意的笑臉,毫不掩飾地傳達出他們內心的自豪:“瞧,我多了不起!不用老師教,自己就會讀了!”

(二)教師不能唱獨角戲,要善於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國小生都喜歡錶現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多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不能凡事都是教師一人自己做,不要怕學生們做不好,要大膽的讓學生們自己做。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比如,在語言材料的鞏固操練階段,讓學生輪流起來領讀,充當“小老師”;把學過的單詞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讓學生自由搭伴輪流上臺表演對話等。通過這些活動,不但能夠滿足國小生喜愛表現的心理,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理解、鞏固、活用所學的語言教材。

(三)分層次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有的能力強,有的能力弱,有的反應快,有的反映慢,要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教新詞時,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就要求他們自己先試試拼讀,拼讀正確後,就讓他們當“小老師”教全班讀。給他們充分顯示自己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對於基礎差些的學生,只要他們能模仿正確就行了。同時還要豎起拇指,真誠熱情地對他們說一聲“Good job!”,以示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肯定,讓他們有一種成功的滿足感。在組織學生表演時,對於能力強的學生就讓他們自編對話表演,稍差一點的就要求他們按照所學的對話表演,再差一點的只要求他們能說出對話中的主要句型,或者能唱含有相關句型的英語歌曲就行了。這樣一來,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了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而這種成功的滿足感無疑會變成學生學習英語的持久的內在動力,並且營造了全班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

五、培養師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係,古語說的好:“親其師而信其道。”他們佩服、喜歡任課教師,才會喜歡上他的課,才會對英語感興趣。“愛”是情感誘導的根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營造一個師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環境,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的師生關係關係。學生就會由愛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進而變成了“樂學”。在這種融洽的師生的關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不僅有利於激發

  篇二:淺談提高國小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1]

關鍵詞:影響因素 ; 教學策略; 口語測試

引言:

英語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在國小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完成國小英語的基本教學任務,而且還應從實際出發,激發學生說英語,學英語的興趣,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口語交際實踐的機會,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1、影響國小生口語表達的因素

國家教育部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中指出了,國小英語教學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上。因此,切實提高國小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是廣大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共同的話題,但目前,我們國小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和效果並不樂觀。我們的學生儘管掌握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但一旦要求他們將這些知識技能運用到現實的語境中,他們則往往“啞口無言”,無法交流。本人在實習期間,向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影響國小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原因,同時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得出影響國小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1 情感因素

在對學習的情感方面,國小生的學習動機較多地源於活動的本身。例如教學內容的生動有趣、貼近他們的生活,教法直觀、形象、豐富,學習獲得成功及教師的良好評價等,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他們學習的熱情易變化,不穩定,一旦學習有困難或其他一些原因,他們會喪失信心, 不敢開口。當學生心理上緊張,怕犯錯誤,信心不足,其心理語言活動、說話的能力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1.2 語言環境的因素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常常會說出“中國式英語”,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太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學生只是在課堂上學到一兩句,而一旦離開課堂,他們基本上沒有任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口語能力自然難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1.3 知識、技能基礎的因素

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賴於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基礎。詞彙量不足、基本語言結構不熟悉、日常交流用語不熟悉、知識不牢固、對英美文化不瞭解等,這一切都會影響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因此國小生經常會由於某些知識的缺陷或沒有正確的言語習得而影響口語表達的效果。

1.4方法與策略的因素

沒有正確的學習策略,恰當的學習方法,必然會影響說的能力的提高。國小生學習英語過多地依賴母語,不會用英語思維,說話時老想著語法、想著漢語,結果是表達不流利、不連貫。

1.5智力因素

學生的認知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情況,他們的智力水平,如記憶力、觀察力、思維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存在著差異,這些也會影響學生的口語水平和會話的能力。

2、提高國小生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2.1 情景教學,創設語境,激發學生交流的慾望

情景是指在進行外語教學活動時所採用和設計的各種景物、人物、場景和環境。情景教學法強調語言與真實情景或設計的情景相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充分利用視聽手段,讓學生做出模仿反應,創造出類似語言習得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語境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國小生在學習英語時,缺少像學習母語時的真實語言環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可以模擬真實的情景,創設出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結合實際,積極利用手勢和體態語,以及各種實物、圖片、錄音、錄影等手段,儘可能多地創造和模擬各種情景。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應儘可能用英語組織教學,國小生對教師用英語講課有一種新鮮、好奇感,他們會不時流露出羨慕、敬仰的神情,開始他們聽不懂,不習慣,教師可配合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儘量避免用漢語,讓學生置身於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中,逐漸記住老師的一些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比如,老師手指黑板說:“Look at the blackboard.” 學生就會明白這是看黑板的意思。老師手拿起課本,邊做翻書的動作邊說:“Open your book.” 學生就理解其含義,隨即開啟課本。老師跟緊著說:“Turn to page one.” 諸

如這些,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它們運用到學習中,提高了口語能力。例如,人教版PEP三年級的Unit4 Do you like pears在教句型“ Do you ,I do./ No,I don't .”時,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創設語境。課前老師事前準備好已學過的水果和食物,還有這些水果和食物的圖片,同時最好準備一個腐爛了一部分的蘋果或者梨(匯入新課“No,I don't.” 時用),將同類的水果和食物放入同一個托盤上。上課時,老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實物教具和圖片放在講臺上。老師手拿起一個蘋果說:“ I like apples very much ! Do you like apples ” 重複說幾篇,並表現出很喜歡apple的樣子,很快就會有較聰明的學生回答:“Yes.”這時老師要抓住這個機會,說出完整的回答:“Yes,I do.” 重複幾遍,就這樣匯入新句型“Yes,I do.” 同樣在教“ No,I don't.” 時也一樣,老師手拿一個腐爛了一部分的蘋果自問自答:“Do you like this apple No,I don't.” 並搖頭表現出不喜歡的樣子。教完新課後,老師將水果、食物和圖片分給各小組做Pair work 操練新句型。學生見到真實的水果,食物,或誘人的水果、食物的圖片時,自然會樂於開口說。這種情景的設計貼近生活、真實自然,使學生產生了運用英語的真實需要,他們躍躍欲試,就會自覺主動地去參加實踐,教師這時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說,以滿足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慾望,並肯定他們在交流中取得的點滴進步,增強他們的信心。

2.2 激發興趣,形成輕鬆的氣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改變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如“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和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讓學生主動去學,樂於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由於國小生年齡較小,上課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和愛玩的天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由被動變為主動。例如人教版PEP三年級下冊 Unit6的 At the Zoo,就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搜尋一些動物的圖片,如:elephant、 mouse、 monkey、 kangaroo 、 lion、 bird、 rabbit、 giraffe等, 製作成flash,並配上這些動物的叫聲。上課時,老師開啟電腦,當這些動物在螢幕裡閃動時,學生一看到就會立刻把注意力轉移到螢幕裡,(因為大部分國小生都很喜歡動物)。因而在學習Unite 6 Let’s learn 的形容詞“ big、 small、 long、 short” 等時,老師可以利用螢幕上的動物作對比。教 big 和small 時,老師一邊指著大象一邊說:“This elephant is big.”然後指著老鼠說:“This mouse is small.”並做出“大的”和“小的”的手勢作比較,學生就會較容易明白 big and small 的意思。同樣long and

short 可以用猴子的尾巴和兔子的尾巴作比較。活生生的動物圖片,令學生感覺得到自己真的在動物園參觀動物那樣,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同時老師在一旁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把自己喜愛的動物用英語告訴其他同學,並用 “big和 small, long和 short”作對比。

不少國小英語的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也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分散課文內容的難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入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理解對話,表現情景內容,進行角色對話,體現歌曲中的交際情景,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環境中解脫出來,消除學習疲勞,並感受到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當今遊戲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認為,遊戲有益於兒童的身體、智力和道德的發展。遊戲是兒童的生活。另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把遊戲作為基本的教育途徑,為兒童創設安全的,有教育意義的,有變化的環境,支援鼓勵兒童遊戲,引導兒童在遊戲中探索與認識周圍世界,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人交往合作,調節與表現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適當地設計遊戲環節,而這個遊戲必須與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關,這樣既可以起到鞏固操練的作用。又能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上,我們可採用如:角色遊戲、音樂遊戲、智力遊戲、表演遊戲等。

2.3 培養聽說能力

《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學生學習的知識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要培養國小生的聽說能力,首先要讓學生聽得懂,明白了才會說出來。因此,聽力這一關直接關係到學生英語啟蒙教育的成敗,將直接影響他們日後英語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多聽地道純正的英語,聽原聲磁帶,看原版VCD材料,培養學生的語感。

要培養學生會說的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想說的慾望。兒童對語言特別敏感,對學習第二語言也特別感興趣,那麼啟發他們想說的關鍵在於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寬鬆和諧的語言環境和富教於樂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在設計人教版PEP三年級上冊Unit4 的 “What colour is it ”教案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景教學。利用班裡同學所穿的衣服、書包或其他用品的顏色作教具匯入新課的內容。老師走到一個學生的面前,指著他的衣服自問自答:“What colour is it It's yellow. Oh, Zhang Min's clothes

is yellow. What about you”此時學生雖然聽不懂 yellow這個單詞的意思,卻知道What about you 的意思。他們大概知道老師要問自己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當他們意識到老師所問的問題的意思後,就會踴躍說出自己衣服的顏色,儘管他們不會用英語表達出來。此時,老師應抓住這一機會,用英語說出剛才學生所說的顏色。學生聽到老師用英語說出自己所穿的衣服的顏色,自然會很開心。老師教幾遍,他們就記住了這些單詞,並且樂於用英語告訴其他的同學他所穿的衣服的顏色。在做鞏固操練時,老師佈置學生同桌之間用英語介紹自己的衣服、書包或者其他物品的顏色給對方聽。老師在一旁指導,當學生遇到不懂的,或不敢開口說的,老師應作鼓勵,鼓勵學生開口說。

3、把口語測試帶入課堂

目前《新課標》採用國際通用的分級方式,將英語課程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而在國小六年級結束時要求學生的口語水平達到二級。根據這一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把口語測試帶入課堂,把英語口語測試帶入課堂,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有直接的作用。

四十分鐘的一節課,除了把書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外還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可以通過口語測試這一評價方式達到互動的目的。例如上人教版PEP教材三年級下冊Unit 2 My Family 的複習課時,老師可把班裡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小組六位同學,進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位同學扮演Amy ,其餘的五位同學分別扮演Amy 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 Amy的朋友Chen Jie 。模擬Chen Jie 到Amy 家做客的情景。Amy 把她的家庭成員介紹給Chen Jie 認識,要求利用本單元所學的句型會話。老師對這次表演進行評分,讓每小組的學生都有開口說英語機會。並且老師主要是檢查學生的發音是否準確,語言是否流暢。在做口語測試時,教師應注意不能把題目定得太多,過於複雜,要根據實際情況為了便於操作,題目的設計既要能體現出個別學生的水平,又要能體現出學生間的合作精神,真正起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的作用。

4、結語

在國小英語課堂中,老師應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變成主動的聽,能用所學到的書本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輕鬆愉快的課堂環境下樂於學英語、說英語,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