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國小生的語感

工作方案 閱讀(8.5K)

隨著突出“人文性”為語文課程基本特徵的語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國語文教育家日益熟悉到了語文的人文價值並對此作了不少探究與研究,隨之“語感中心說”也就逐漸替代“知識中心說”而成為二十一世紀語文教育的主導思想。“知識中心說”認為學生語文能力是由語文知識轉化而來,因而語文教學必須致力於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並通過練習促成能力的轉化。而語感中心說則認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讀、寫、聽、說的語文能力。而語文的核心是語感。葉聖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練習最要緊的是練習語感;呂叔湘先生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王尚文先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語感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語感素質。在語文教學中,語感教學是綱,其他是目,綱舉目張,否則綱不舉則目也難張。那麼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語感之前,必須先弄清語感為何物?其產生的心理機制又是什麼?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國小生的語感

一、語感的定義及其產生的心理機制

語感是人把握言語的主要方式,是個體與言語世界的直接聯絡,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而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簡稱之為“半意識的言語能力”。由於語文是一種社會現象,語感必然是社會的人對其有熟悉、情感內容的言語全方面的直覺感受與判定,因而決不只是一種語言知識,而是和人的觀念、人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的,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深刻而豐富的感覺。它的性質即為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個人性與社會性的統一,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繼續性與創造性的統一。而語感的培養是學生作為言語主體自覺積極地參與言語實踐的過程,在語感外化與內化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品德。而良好語感的形成則又是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

而關於語感產生的心理機制,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語言的熟悉是一個同化與順應的過程。所謂同化:即將物件納入到固有心理圖式,所謂順應:指主體心理圖式的改變以順從物件。語言的感知歸根結底是人的認知結構對言語的同化與順應,認知結構是一個巨大的語義場,過去的經驗和知識總是以表象和詞的形式儲存著,並因之形成:表象系統的概念--語詞系統,兩個系統相互制約滲透配合最終構成網路狀認知結構,在系統裡,抽象思維則以表象材料進行想象,語言符號進入主體的認知結構經過同化,順應過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審美觀照,概念性的語詞被啟用、喚醒。這樣要重複實踐多次,然後達到自動化。即不必進行理智思考和邏輯判定,在讀--聽之間就能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正誤、形象、情味以及具體運用中的細微差別等,在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悟性”“審美”即語感。而這其中的重複實踐自動化過程中主要採用的是朗讀、背誦等學習策略。此外,從語言學習的規律看:國小語文教學應以積累性閱讀為主,學生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學語言。學習語言首先要有積累,在此基礎上進行模擬,更高的.層次便是創造。沒有對語言材料的積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語言、表達語言。由於國小生的詞彙比較貧乏,把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學習語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對語言的直接感受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應該儘量讓國小生通過朗讀來理解和領會。文章中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的體現出來。文章讀得越好,越能說明學生理解得深刻並受到了感染,通過朗讀,還可以使朗讀了解詞句的各種結構,把握詞句的節奏。

二、朗讀教學的特點及要求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見的基本練習方式。它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練習專案。朗讀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意的活動。其表現形式為用響亮、清楚的用聲語言來轉換書面的文字語言,它是語言教學中最常見的練習形式。在教學中學生對課文內容可通過朗讀去獲得感知,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重點部分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把握文章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揣摩蘊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課文準確的用詞,生動造句,巧妙的佈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課文內容立體化,形象化,進而對文章的內容產生真切墩銳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從而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語言的感受能力,培養了語感。中國古代文人非常重視吟誦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說:“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背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的爾”清代作家姚鼐說“大抵文字須熟練乃妙,熟則利病自明”由此可見,朗讀不僅能規範學生的口語,更有利於學生增強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即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國小生的語感》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