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3.27W)

自學能力是受教育者適用已有的知識、能力獨立地獲取知識、技能的學習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主要包括獨立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認為:“在課堂裡教語文,最終的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這裡強調的就是學生語文自學努力的培養。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發明、新創造、新技術、新資訊層出不窮、日新月異。但是學生目前在學校所學知識大多是相對穩定的基礎知識,這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產的迫切需要差距越來越大。面臨科學技術急劇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加速獲取知識,這就需要努力培養自學能力,有利於發展各門學科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和素質。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下面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明確國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具體要求

國小生、國中生、高中生,語文自學能力各不相同。本著“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我認為國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能使用工具書,能熟練查閱字典詞典。二是能理解文章的題目的含義,能較為準確地判斷文章的常見文體。三是能給文章分段,並概括出段落大意。四是能看出文章思路,並概括出中心思想。五是能找出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重要句子、關鍵詞語,並能著重領會體味。六是能從文章中找出一些寫作方法,供作文時仿效。七是能記有一定質量的聽課筆記、讀書筆記。還應該指出的是,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要把學生學習語文的非智力因素養育得比較完美。這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有明確而穩定的語文學習動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飽滿的語文學習熱情、頑強的語文學習意志等等。這些非智力因素,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也能為他們建立起自學動力機制創造條件,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可缺少的土壤。

二、確立培養國中生語文自學能力的若干先進理念

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師問生答,平鋪直敘,師生在預設性強的教學過程中失去了靈活性、個性、創造性,也使學生失去了自學能力。課堂教學當然需要備課,需要“預設”。但教學環境的複雜性,師生思維活動的多樣性,就使得教學過程的“預設”變得十分困難。這還是其次,更主要的在於,學生是一個擁有學習權利的探索者,他們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學習願望,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表現出多樣化的學習成果,並因此實現基於自由的成長意志,只有生成性教學,才是授“漁”而不是授“魚”的教學,才能夠稱之為成功的教學。

強化課堂教學預設性的同時,伴隨出現的就是課堂教學十分嚴重的刻板性。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減少“眾人一舉、眾口一詞、眾腔一調”的刻板性,增加“不在於坐得是否整齊,不在乎答得是否標準”的自由性。

培養國中學生語文自學能力,要正確對待他們的“犯錯”。成年人自學中還經常“犯錯”,更何況一個國中生呢!從某種意義上講,“犯錯”越多的學生,獲得的“體驗”越深刻,自學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實踐表明,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勁頭十足,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缺乏教師激勵的學生,學習沒有勁頭,學習成績就會下降。教師要捨得給學生用褒揚的詞語,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享受到尊重。

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師的“教”和所有學科一樣,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但它又有其自身的本質屬性。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師必須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必須解決學生學語文的動力問題。離開動力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不切實際的,而學生的興趣要靠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要善於點燃學生純真的好奇心的火花,儘量利用課堂教學喚起學生對所教科目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投入地學習中去,從而不自覺地獲取新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絡起來。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語文,有助於培養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從而在興趣的帶領下主動地學語文。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開展社會調查,將所學知識服務於社會,這必將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例如,走上街頭,搞一次清除不規範字的活動。義務為群眾代寫書信,春聯等。另外,還可以多開展課內外活動,變枯燥的課堂學習為生動的活動,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品表演,講故事比賽,把歌聲帶進語文課堂等。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