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歷史課堂教學改進的幾點措施

措施 閱讀(3.23W)

近兩年來,隨著高中歷史教師遠端培訓的深入,認真學習課程改革方案和歷史課程標準,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現提出以下幾點改進課堂教學的措施。

歷史課堂教學改進的幾點措施

一、科學處理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和教材觀,具備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的課程開發意識。現在教材是一綱多本,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成的教材資源,在認真研究、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處理教材,可適當打破教材中單一目、課、單元、模組之間的界限,對教學內容作一定的調整。教師應有意識、多方面地圍繞課程內容,科學地把握教學模組、單元的內容框架,理清線索,增強歷史的“通感”,有針對性地充實科學、典型、生動、詳略得當的歷史材料,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並結合各類相關課程資源,以實現課程的再開發。 教師要深刻理解課程標準中的課程內容與要求,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這是教師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基礎型課程的教學,除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資源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以豐富、典型的史料(材料),通過歸納或演繹,使學生掌握基本觀點和方法,逐步養成歷史學習中史料、史實和史觀的證據意識、邏輯意識和科學意識,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改革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提升學史能力的前提,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接受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的關係。要充分認識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最基礎的.歷史知識是學生學史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石。要從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出發,適當而必要地傳授歷史知識。同時,教師要充分重視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內心感受和自我體驗的客觀影響,著力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方式,要創設機會,設定情景是教學環境,讓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實踐活動,通過自主蒐集史料、提取資訊、交流成果等實踐活動,體驗學習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歷史的方法。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領悟學習的方法,通過合作、實踐、探究與作業、練習等途徑,在潛移默化之中,學會自主學習的一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提升史學意識,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重視作業設計,發展學習成果。

作業設計要把握課程標準要求,體現課程改革理念。要遵循有利於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歷史知識、有利於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思想和方法、有利於拉近歷史與現實之間距離的原則。作業設計的基本思路是:淡化題型分類,以材料情境、學習情境引出問題,為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開展學習提供機會;引用不同

來源和形式的材料豐富作業的內容,豐富課程內容。

作業形式兼顧書面與口頭兩方面;作業型別兼顧鞏固性與發展性,不僅要重視鞏固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的作業,而且要重視發展學生探究、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與能力的作業,要關注作業所體現出的歷史學習中的共性問題,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要使作業成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提高效益、發展個性、共同提高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