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衛生資格>

2016年衛生資格《初級護士》考試重點

衛生資格 閱讀(2.73W)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衛生資格《初級護士》考試重點,提供給大家參考。

2016年衛生資格《初級護士》考試重點

 鼻飼法簡介

(一) 概念和目的鼻飼法是將胃管經一側鼻腔插入胃內,經管灌注流質食物、水分及藥物的方法。目的是給不能經口進食的病人以流質食物、水分及營養物質。適用於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狹窄、食管氣管瘻、拒絕進食的病人,以及早產兒、手術後或腫瘤病人。

(二) 操作方法

1. 攜物至床邊,核對,解釋。

2. 體位病人取半坐臥位、坐位或仰臥位,病情較重者取右側臥位,頜下鋪治療巾,取下活動義齒。

3. 清潔鼻腔觀察鼻腔,用溼棉籤清潔鼻腔,備好膠布。

4. 量管開啟鼻飼包,取出胃管,測量插管長度並作標記。測量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從髮際到劍突的距離;另一種是從鼻尖至耳垂再到劍突的距離。成人插入胃內的長度,45~55cm。

5. 潤管插管潤滑胃管前段,沿一側鼻孔輕輕插入。當導管插至咽喉部(14~16cm處),囑病人做吞嚥動作;如插入不暢時,應檢查口腔,觀察胃管是否盤在口中;如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發紺等現象,表示誤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後,重新插入胃管。昏迷病人應注意: ① 在插管前,應協助病人去枕,將頭後仰。② 當胃管插至14~16cm時,用左手將病人頭部托起,使下頜儘量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於胃管沿後壁滑行,順利通過食管口。

6. 證實胃管① 將胃管末端接無菌注射器回抽,可抽出胃液。② 將導管末端放人盛有水的碗中,無氣泡溢位。③ 將聽診器放在病人胃部,用無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氣,聽到有氣過水聲。

7. 固定用膠布固定胃管於鼻翼及面頰部。

8. 灌注先注入少量溫開水,再緩慢注入流質食物或藥物,再注入適量溫開水沖洗胃管。

9. 將胃管末端反折,用紗布包好,夾緊後用別針固定於病人枕旁。

10. 整理,安置病人。

11. 記錄插管時間、病人的反應、鼻飼液的種類及每餐飲食量。

12. 拔出胃管① 將彎盤置於病人頜下,用夾子夾緊胃管末端,放入彎盤內,揭去固定的膠布。② 紗布包裹近鼻孔處的胃管,囑病人做深呼吸,到咽喉部時迅速拔出。③ 將胃管放入彎盤內,清潔病人口、鼻。④ 協助病人漱口,取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⑤ 洗手,記錄拔管時間、病人的反應。

(三) 注意事項① 操作動作要輕穩。② 每次灌食前應先確定胃管是否在胃內。③ 飼食時,果汁應與奶液分別灌注,防止產生凝塊。藥片應碾碎,溶解後灌入,每次鼻飼量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於2小時。④ 長期鼻飼者應每日進行口腔護理,胃管每週更換一次,於晚間末次飼食後拔出,次晨再從另一側鼻孔插入。⑤ 凡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靜脈曲張或梗阻,以及鼻腔、食管手術後的病人禁用鼻飼法。

  冷療的方法

1. 區域性用冷法利用製冷物質,通過傳導散熱。

(1) 冰袋和冰囊: 用於降溫和預防出血。① 操作步驟: 將冰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或冰囊內約2/3滿,排盡空氣,夾緊袋口,擦乾倒提檢查無漏水,然後套上布套。向病人或家屬說明方法,取得合作。將冰袋置於所需的部位。高熱降溫時,冰袋置於前額、頭頂部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扁桃體摘除術後為預防出血,可將冰囊置於頜下。隨時注意觀察冰袋有無漏水,區域性面板有無變白、青紫或有無麻木感,如有,應立即停止使用。冰融化後,應及時更換。用畢,處理同熱水袋。② 注意事項: 布套溼透後應立即更換;如為降溫,冰袋使用後30分鐘需測體溫,並做好記錄,當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可去除冰袋。

(2) 化學冰袋: 多用於降溫或區域性止痛、止血。

(3) 冰帽與冰槽: 常用於頭部降溫,防止腦水腫,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

2. 全身用冷法乙醇或溫水拭浴是通過蒸發和傳導而增加機體散熱,用於高熱病人降溫。但對於體弱、高熱、畏寒、對冷敏感及風溼病病人不宜採用。

(1) 乙醇拭浴: 目的降溫。① 操作步驟: 攜物至床旁,核對解釋;置冰袋於頭部,置熱水袋於足底;拍拭上肢,同法拍拭對側,每側各拍拭3分鐘;拍拭背部,更換上衣;拍拭下肢,每側下肢各拍拭3分鐘,更換褲子,取下熱水袋;整理床單位及用物。② 注意事項: 乙醇溫度應接近體溫,拭浴時以拍拭方式進行;拭浴過程中如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應立即停止;拭浴後30分鐘測量體溫並記錄,如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取下頭部冰袋。

(2) 溫水拭浴: ① 用物: 盆內盛32~34℃溫水至2/3滿,餘同乙醇拭浴法。② 實施和注意事項: 同乙醇拭浴法。

  出入液量的記錄

(一) 目的

通過記錄病人24小時攝入和排出的液體量,可瞭解病人體內液體平衡狀況,對動態掌握病人病情、確定治療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記錄的內容和要求

① 每日攝入量: 包括每日的飲水量、食物含水量、輸液量、輸血量等。② 每日排出量: 主要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嘔吐量、咯血量、痰量、各種引流液量及傷口滲出液量等。

(三) 記錄方法

① 用藍黑鋼筆或碳素鋼筆填寫記錄單的眉欄專案及頁碼。② 出入液量記錄,晨7時到晚7時用藍黑鋼筆或碳素鋼筆,晚7時到次晨7時用紅鋼筆記錄。記錄均以“ml”為單位。③ 出入液量總結,一般每日於晚7時作12小時的小結一次,次晨7時做24小時總結。並將24小時總出入液量填寫在體溫單的相應欄內。④ 記錄應及時、準確、完整。

  冷療法簡介

(一) 冷療的作用① 控制炎症擴散: 用於炎症的早期。② 減輕區域性出血: 適用於鼻衄,扁桃體摘除術後,牙科術後,區域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③ 減輕疼痛和組織的腫脹: 適用於牙痛,燙傷,急性損傷早期。④ 降低體溫: 冷直接和面板接觸,可降低體溫。常用於高熱、中暑病人。

(二) 冷療的影響因素① 方式: 溼冷療法比干冷療法的效果好。② 部位: 較薄的部位或經常不暴露的部位對冷的敏感性強於面板較厚的區域。③ 面積: 應用面積大,則機體反應較強;但用冷麵積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將會引起全身反應。④ 時間: 冷療效應在一定時間內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強,但時間過長則會產生繼發效應而抵消治療效應。⑤ 溫度: 冷療的溫度與體表的溫度相差越大,機體對冷刺激的反應越強;在冷環境中用冷,效果則會增強。⑥ 個體差異: 冷療效應受到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個體差異的影響。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完全;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減退,所以他們對冷刺激反應的敏感性降低。女性對冷刺激較男性敏感。昏迷、血液迴圈障礙、血管硬化、感覺遲鈍等病人,對冷的敏感性降低,用冷時要慎重。

(三) 冷療的禁忌證① 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膿病灶。② 血液迴圈障礙。③ 下列部位禁用冷療: 枕後、耳廓、陰囊處用冷易引起凍傷;心前區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心室顫動及房室傳導阻滯;腹部用冷易致腹瀉;足心用冷末梢血管收縮而影響散熱或反射性地引起一過性的冠狀動脈收縮。④ 組織損傷破裂。⑤ 對冷過敏者。

(四) 冷療的方法

1. 區域性用冷法利用製冷物質,通過傳導散熱。

(1) 冰袋和冰囊: 用於降溫和預防出血。① 操作步驟: 將冰塊用水衝去稜角裝入冰袋或冰囊內約2/3滿,排盡空氣,夾緊袋口,擦乾倒提檢查無漏水,然後套上布套。向病人或家屬說明方法,取得合作。將冰袋置於所需的部位。高熱降溫時,冰袋置於前額、頭頂部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扁桃體摘除術後為預防出血,可將冰囊置於頜下。隨時注意觀察冰袋有無漏水,區域性面板有無變白、青紫或有無麻木感,如有,應立即停止使用。冰融化後,應及時更換。用畢,處理同熱水袋。② 注意事項: 布套溼透後應立即更換;如為降溫,冰袋使用後30分鐘需測體溫,並做好記錄,當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可去除冰袋。

(2) 化學冰袋: 多用於降溫或區域性止痛、止血。

(3) 冰帽與冰槽: 常用於頭部降溫,防止腦水腫,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

2. 全身用冷法乙醇或溫水拭浴是通過蒸發和傳導而增加機體散熱,用於高熱病人降溫。但對於體弱、高熱、畏寒、對冷敏感及風溼病病人不宜採用。

(1) 乙醇拭浴: 目的降溫。① 操作步驟: 攜物至床旁,核對解釋;置冰袋於頭部,置熱水袋於足底;拍拭上肢,同法拍拭對側,每側各拍拭3分鐘;拍拭背部,更換上衣;拍拭下肢,每側下肢各拍拭3分鐘,更換褲子,取下熱水袋;整理床單位及用物。② 注意事項: 乙醇溫度應接近體溫,拭浴時以拍拭方式進行;拭浴過程中如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應立即停止;拭浴後30分鐘測量體溫並記錄,如體溫降至39℃以下,即取下頭部冰袋。

(2) 溫水拭浴: ① 用物: 盆內盛32~34℃溫水至2/3滿,餘同乙醇拭浴法。② 實施和注意事項: 同乙醇拭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