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經營管理>

建築企業經營管理的創新

經營管理 閱讀(2.84W)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築企業經營管理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想在變化複雜和充滿競爭的環境中求得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必須做好企業經營戰略管理,明確企業的使命和目標,具體應該如何去實施,我們一起來看看!

建築企業經營管理的創新

  一、企業經營戰略的概念及特徵

1.企業經營戰略的概念。企業經營戰略是指企業為了適應未來環境的變化,尋求長期生存和穩定發展而制定的總體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和方略。具體地講,經營戰略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層為了使企業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而繪製的一張藍圖。它是在對未來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和企業自身實力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科學決策的程式繪製出來的,是企業經營思想的集中體現。

2.企業經營戰略的特徵。根據建築企業經營戰略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徵:(1)總體性。這是經營戰略最根本的特徵,它是指經營戰略以企業的全域性為研究物件來確定企業的'總體目標,規定企業的總行動。追求企業的總效益。(2)長遠性。是指經營戰略的著眼點是企業的未來,戰略決策和計劃要決定和影響將來較長的時期,是為了謀求企業未來的發展和長遠利益,而不是為了眼前利益。(3)系統性。它是把企業各個方面作為一個彼此密切契合的、有機聯絡的整體。(4)風險性。任何經營戰略決策都不可能是在資訊絕對充分的條件下做出的,都是對未來的預計性決策。(5)競爭性。制定企業經營戰略的目的就是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使本企業在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和資源的鬥爭中,在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佔有相對優勢。(6)創新性和變革性。企業經營戰略就是要使企業適應外部市場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的新變化新進步,不斷適時地提出相應的新戰略。

  二、提升經營管理及創新

1.專案優先,打造形象。工程專案是建築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物件,是展示建築企業資本的載體,建築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的首要目標為“專案優先”。在承接到工程專案後,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和專業特點,要充分調動和合理分配企業的人、材、物和資金資源,選派適合的專案經理、管理團隊及施工班組。為保證工程建造質量,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對相關技術進行改進、更新,創優質工程,打造企業良好形象。魯班獎、白玉蘭獎、揚子杯獎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是建築企業對外形象名片。此外,在工程專案的準備、實施過程中,建築企業應有計劃的安排人員到工程實際中去鍛鍊、實踐,以造就和培養一批高素質、精管理的企業儲備人才。同時,要善於摸索和總結,以形成適合企業實際情況、具有企業特色的管理方法,提高專案管理水平。

2.企業做強做大,提高競爭力。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技術不斷在提高和改進,工程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要做大做強較難。建築企業除了繼承以往所積累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經驗外,還要不斷創新,在經營方式、目標和能力上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創造自己的品牌。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好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拓寬業務範圍,以某一專項為主營方向,承接更多的有挑戰性的工程專案,“做大”和“做強”相結合,認真研究國際、國內建築市場的發展趨勢,找準適合的目標,調整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三、經營管理創新措施

目前,就國內建築市場來說,挑戰多於機遇,要實現自身創新目標的實現,必須採取有效的經營管理創新措施。

1.管理理念創新。建築企業為了確保其業務工作有效地進行,必須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水平。經營管理活動是實現企業目標的重要手段,對於建築企業來講,科學技術越先進,對管理的要求就越高。面對現今建築市場,建築企業的經營者尤其要意識到這一點,結合企業和工程專案的實際狀況轉變管理觀念,以管理的理論原則和基本方法為基礎,進行管理創新。

2.管理體制創新。為符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建築企業改制後,都建立了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築企業必須把握好決策層(企業層次)、管理層(專案層次)、操作層(勞務作業層次)三者的定位和關係,確立有限責任制度,建立企業法人財產製度,形成科學的法人管理結構,專案部不再簡單地被認為是建築分公司,建立專案管理責任制和專案成本核算制,從經營和財務兩個方面雙管齊下。企業內部要有完善的市場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服務機制和監督機制保證專案經理責任制的落實。這樣不僅能體現建築企業作為工程專案部的投資主體,追求其最大利潤,又能促使專案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激勵專案部各成員齊心協力,加強專案部的建設,為全面完成企業的目標做貢獻。

3.管理方式創新。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工程專案的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複雜程度也越來越高。建築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規模和管理水平,進一步簡化生產關係,減少管理層次,可以採取直接管理、全權承包和專案掛靠等方式,加強企業對專案部的管理。不同地區、不同專案,必須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與之相適應。根據每個專案不同的規模、技術特點,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利益相關者,隨機地、適宜地採取新思維、新方法、新制度、新措施去進行工程專案的全過程管理。針對特殊的專案,要靈活機動地採用與之適應的管理方式,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在資源配置、工資待遇、常規管理等方面適當放寬政策。在工程專案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目標管理,推進精細管理,加強標準化管理,實現常態管理,確保工程專案目標的實現,最終提高建築企業的競爭力。

4.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建築企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謀求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手段。與其他行業相比,建築行業通常被認為是傳統的低技術含量企業,由於思想認識、人員總體知識水平和國家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建築企業在創新活動方面投入較少。建築企業的技術創新是與新的施工技術、新的施工工藝、新材料、新結構和新機具的研究開發、生產及推廣使用密切相關的。建築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科技創新新般企業的技術創新模式,建立技術創新孵化器。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及其先進的器具裝置,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進行二次開發;選擇有商業價值和有發展潛力的技術開發專案進行自主研究,開發新的服務產品,為承攬新任務進行技術儲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建築企業通過降低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提高建築產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建築企業只有真正解決技術創新主體缺位的問題,本身成為有創新戰略、有籌資能力、有自主開發能力、有強大技術創新能力的市場主體,才能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才能佔領相應市場,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