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校園 閱讀(1.03W)

不管你去往何方,不管將來迎接你的是什麼,請你帶著陽光般的心情啟程。大學聯考複習會有點枯燥請帶著樂觀的心態複習知識點,大學聯考歷史也是要幾十歸納總結,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

官場鬥爭歷來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誰不願意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呢?誰不願意整天圍在皇帝身邊俯視天下呢?誰不願意待在京城盡享榮華富貴呢?而司馬光卻主動請求離開京城,在洛陽一待就是十五年。在這十五年裡,他不問政治,安心著書,這就充分證明了司馬光對政治是不怎麼感興趣的。

如果他是一個熱衷於搞政治的人,如果他真的與王安石成了政敵,是決不會做出以上事情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司馬光把反對王安石變法作為一個幌子,實質上是想完成他的歷史著作。他騙了神宗皇帝,也騙了後人。一方面,他要實現自己的志向,就是要著書立說;另一方面,他要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而要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就必須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保留個一官半職,就能按時領到俸祿,有了俸祿,一家人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司馬光一舉兩得,何等的聰明?

司馬光執政一年半,即與世長辭。縱觀他的一生,志在編修史書,並傾注了畢生精力,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為我國文化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編修史書上,他的政治生涯也就顯得平淡了。能給後人留下記憶的就是他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但是,透過事情的表面現象去看司馬光的內心世界,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純粹是一種假象,是一場騙局。而正是由於這場騙局,成就了司馬光,使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治通鑑》。假如司馬光終身混在官場,是否能編撰出《資治通鑑》,那就很難說了。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日本右翼的起源

源於“尊王攘夷”運動

日本右翼源於幕末明初的“尊王攘夷”運動。筑前福岡的“玄洋社”是日本右翼的最大源頭組織,為日本右翼團體鼻祖。戰前右翼的組織構成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國粹派的“封建式日本主義團體”,另一部分是革新派的“近代國家社會主義團體”。有代表性的國粹派右翼組織有:玄洋社、黑龍會、大日本國粹會、大日本生產黨等。有代表性的革新派右翼組織有:老壯會、猶存社、經綸學盟等。

推行“歐化主義”

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入侵亞洲,日本為擺脫變成西方殖民地的危機而實行維新、推行“歐化主義”。

盲目“入歐”所帶來的價值觀的.崩潰以及嚴重的社會問題是促使右翼組織及其右翼思潮產生的歷史前提與社會基礎。當時右翼組織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對這股“脫亞入歐”的風潮有一定抑制作用。作為日本社會的“底流”,日本右翼組織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張揚一個世紀以來從未停止過。

戰後日本右翼運動大體分四個時期:50年代是恢復階段,60至70年代初是猖狂活動階段,70至80年代末是發展、鞏固和充實力量的階段。90年代至今是瘋狂否定侵略歷史的叫囂階段。從其組織和成員來看,規模較戰前大,成員複雜,從民間到政客都有人蔘加;從活動的方式和性質來看,戰後的日本右翼與戰前右翼非常相似,進行恐怖活動,策劃軍事政變,鎮壓進步力量,扼殺言論自由,極力否認侵華歷史,堅持皇國史觀,鼓吹民族主義。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海上絲綢之路的背景

海上絲綢之路的雛形在秦漢時期便已存在,目前已知有關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載來自《漢書·地理志》,當時中國就與南海諸國接觸,而有遺蹟實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於漢代。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國對外主通道是陸上絲綢之路,之後由於戰亂及經濟重心轉移等原因,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在宋元時期是範圍覆蓋大半個地球的人類歷史活動和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載體。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大宗貨物仍是絲綢,所以後世把這條連線東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出口漸成為主要貨物,因此又稱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時由於輸出商品有很大一部分是香料,因此也稱作“海上香料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約定俗成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