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

校園 閱讀(1.82W)

高中的學生想在歷史考試中拿高分?備考的時候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複習和鞏固好,考試就能考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

  高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歸納

一、 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併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為患,邊關危機,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6)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

(2)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3) 董仲舒還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後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三、儒學成為正統

1、儒學興起的原因:

漢武帝起用很多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說成為政府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士人紛紛研習儒家經典,儒學得以大興。

2、儒學教育狀況:

(1)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設立專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教官,稱為“博士”。自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2)興辦太學,儒家五經博士負責教授,學完經考試合格後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學的興辦,打破了以往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使非貴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憑太學資格做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儒學於各郡縣得到推廣,在民間開始處於獨尊的地位。

3、結果: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高中歷史知識重點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推出了一戰。

2.背景:

3.目的: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鞏固蘇維埃政權

4.內容:實行餘糧收集制;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實行配給制;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等

餘糧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嚴重地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效果,緩解了城市的饑荒,保證對前線紅軍的糧食供應。

5.結果:戰勝了敵人,鞏固了政權

〖評價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對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進攻,在軍事上起到了戰勝敵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又是布林什維克探索向社會主義道路過渡的一種嘗試,並不是蘇俄當時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二、新經濟政策

1.背景:

2.標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的決議,標誌著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3.內容:

農業方面,以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工業方面,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商業方面,允許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分配方面,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製。

4.特點:一是利用商品貨幣關係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二是在以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所有制形式存在。

5.實質:實際上是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私人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的存在,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

6.作用: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政治形勢;它探索了一條適合俄國向建設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高中歷史知識點

“斯大林模式”的得與失

一、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和戰爭威脅

2. 國內受到相對落後的經濟文化與歷史傳統制約的情況下形成的。

3. 斯大林的個人因素

二、形成過程

1.優先發展重工業

(1)背景:蘇聯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寧的逝世、斯大林領導地位的確立

(2)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張優先發展重工業

(3)過程:一五計劃(1928——1932)——由一個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工業-農業國;

二五計劃——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工業強國;

三五計劃——因衛國戰爭爆發而中斷。

(4)結果——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得以確立

2.農業集體化運動

(1) 背景:工業的需求;1926年,蘇聯開始出現糧食供應困難;斯大林的個人因素

(2) 〖評價農業集體化運動: 積極意義——為蘇聯的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條件

弊端——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破壞了農業生產力,阻礙了蘇聯經濟的發展〗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標誌——1936年蘇聯憲法的頒佈

三、評價斯大林模式

1.功績:(1)國家工業化迅速實現;(2)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3)國民文化素質得到了提高;

2.弊端:

政治方面——(1)個人的高度專權;(2)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盛行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使企業經濟效益低下(3)犧牲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