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學聯考歷史必備要點知識點歸納

校園 閱讀(4.74K)

新一年的大學聯考即將來襲,高三的考生正在緊張地備考,歷史科目的複習需要理解和記憶大量的知識點,你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遺漏知識點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歷史重要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學聯考歷史必備要點知識點歸納

  大學聯考歷史基礎知識點

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

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經濟)農耕經濟高度繁榮;

(政治)國家統一,政局穩定;

(思想)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

(社會)對外交往與民族融合

(一)四大發明:

1、造紙術:西漢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2、印刷術:

①唐:現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②北宋畢昇,活字印刷術。

③13世紀出現金屬活字,後傳入朝鮮、歐洲。

3、火藥:

①唐:發明火藥,孫思邈《丹經》記載,唐末用於軍事。

②五代、宋:廣泛應用。火炮、火箭、突火槍等。

③14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指南針:

①戰國:司南。

②北宋:人工指南針用於航海。

③13世紀:傳入歐洲。

(二)天文學

①戰國:《甘石星經》中《石氏星表》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東漢:張衡——水運渾象儀;地圓說早1000多年;地動儀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黃道遊儀;世界首次測量子午線長度;水運渾象儀。

④元:郭守敬——簡儀早300年;《授時歷》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

(三)數學: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籌算

②西漢:《周髀算經》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東漢:《九章算術》

④南朝:祖沖之圓周率點後七位,早1000年

(四)四大農書:

①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農業,畜牧業;因地制宜。最能反映時代特點:民族交融)

②元:王禎《農書》介紹工具改進

③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國近代科學先驅” (開始汲取西方科技思想)

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總結農業和手工業;反映工業因素萌動時期

(五)醫學:

①西漢:《黃帝內經》奠定中醫學理論基礎

②東漢:“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介紹四診法;華佗發明麻沸散,創立“五禽戲”

③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創立世界最先進分類法

  大學聯考歷史考點知識

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的發展

1.漢朝

漢初沿襲秦的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實行郡國並行制。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王國越分越小,列侯歸郡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設定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中央集權。

4.北宋

軍事:主要將領兵權收歸中央,抽調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

財政: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長官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在行使時受中央節制。

行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二、君主專制的演進

1.漢朝——內朝(中朝)

漢初,丞相集決策、司法、行政大權於一身。

漢武帝時重用身邊侍從、祕書等工作的人,讓他們擔任尚書令、侍中等,參與軍國大事,削弱相權。

2.魏晉南北朝——三省體制

尚書省(最先擁有實權)、中書省、門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

(2)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3)影響: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和監督,相權分散皇權獨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4.宋朝——分割相權

宋初,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

後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5.元朝——中書省

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是最高行政機關,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元朝後期,宰相權勢擴大。

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1、漢朝

察舉制——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

2、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舉制——隋文帝時分科選拔,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繼承並完善科舉制——增加考試科目,武舉,殿試等。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絡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裡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大學聯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