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面試國小美術部分真題

教師資格 閱讀(3.01W)

導語:2017年的教師資格面試報名工作正在進行中。以下是國小美術《陶泥的世界》的2016年下半年真題內容,需要考試的小夥伴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題目吧。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面試國小美術部分真題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國小美術《陶泥的世界》 主要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聆聽:猜猜“是什麼發出這樣的聲音”?(陶瓷樂器)引出課題《陶泥的世界》。

環節二:直觀感知

教師出示陶藝花瓶,引導學生欣賞。並提問了解有關陶器的知識嗎?生活中,見到過陶泥製品嗎?

教師講解:陶器是人類最早的手工藝品,陶泥藝術有著古老的歷史,中國有著“陶瓷之國”的美譽。

環節三:形式分析

1.教師展示圖片,請同學們欣賞古代陶器生活用品,並提問它們都有什麼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它們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來盛東西,樣子各不相同。

2.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談一談陶泥作品,和小組同學一起研究,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學生分組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教師總結陶泥成型的方法:泥條盤築、隨手捏製、泥片拼接。

  環節四:示範講解

教師講解泥塑創作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瞭解陶藝製作的整個流程,介紹泥條盤築製作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①搓泥條:泥條要柔軟、粗細要均勻,這樣作品不易扭曲、倒塌,而且外觀整齊漂亮。泥條粘接要捏牢固,每盤築幾圈,需要整理外形,加固。②裝飾:方法不限。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製作造型獨特、有創意的作品。

環節五:實踐展評

1.教師佈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創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彩泥作品,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個人獨立製作或與同學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造型生動的陶藝作品。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2.展示作品,並從造型特點、技法等方面進行自評、互評、師評。

環節六:小結作業

1.總結:泥塑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它傳達著人們的美好願望。現在社會進步了,新的泥塑材料也相繼問世,為泥塑愛好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條件。

2.作業:採用上網查閱或者其他方法,看看我們祖國和世界上其它的國家都有哪些讓你感興趣的泥塑藝術?他們又是怎樣來創作的?下節課與你的同學一起分享。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泥條和泥塊的區別是什麼?【專業性問題】

【參考答案】

泥條和泥塊的不同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區分:

第一、二者的.外在形態上不盡相同。泥條顧名思義成條狀,主要是靠學生的揉、搓等技法進行塑造;泥塊則是成面塊狀,主要依靠拍、壓、按的技法來進行造型;

第二、二者外在形態的不同也直接導致了利用它們進行陶泥製作時的造型技巧的不同。泥條可以採用盤築法等進行外形塑造;泥塊在大的塊面派上用場,例如陶器的底座以及蓋子等部位。從而也形成了線與面的對比美感;

第三、泥條和泥塊的不同以及二者的成型方法是本節課要給學生進行重點講述的知識點,同時也是學生需要親自動手去嘗試的地方,由此來提高學生在面對相同材料時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你是怎麼讓學生去參與課堂的環節和製陶的過程中的?【教學實施問題】

【參考答案】

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環節當中是每一位授課教師需要具備的教學能力;而本節課讓學生興趣十足的參與到製陶的過程中來則是該課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節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造型審美能力是該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這一重點,首先我為學生播放了中國傳統的陶藝作品,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其次我組織學生就陶瓷藝術進行討論,瞭解陶泥成型的方法,從而讓學生體會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當中;而後為了讓學生更加明確陶泥成型的具體技法,我還進行了示範並注意引導學生拿起手中的陶泥進行練習,讓學生切實體驗到造型的樂趣;

為了保證美術課程的完整性以及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最後的展示作品環節我更注意以學生的自評為主,由他們自己來評判並選出自己心儀的作品。從而讓學生在整節美術課上都能保持積極好學、想學的學習狀態,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持久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