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聽力>

國小英語聽說讀寫

英語聽力 閱讀(2.67W)

引導語:聽說讀寫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國小英語教學方法吧。

國小英語聽說讀寫

 一、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

“聽”是“說”的前提,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只有聽得清,聽得懂,才能說得準,說得好。用心多聽他人說英語,有助於培養對英語的敏捷反應。因此,引導學生認真聽教師或者錄音的示範發音,用心聽他人說英語是至關重要的。國小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老師說英語,學生就會開口跟著老師說,但這會導致學生自身發音欠準還可能影響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也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是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圓、扁及變化情況,做到音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全班齊聲模仿。這樣,也鍛鍊了國小生的說和讀。發音到位,模仿效果好。

英語課堂教學是國小生用英語交際的重要場合,期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國小生的有意注意較強,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容易走神,所以,教師就要在教學上採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師在課堂上應儘早盡多地利用英語組織教學。要儘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接觸英 語的機會。課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正確的英語組織教學。要充分利用國小英語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前言後面所附的英語課堂用語,最好做到熟練運用。這些都是從眾多用語中選出的最簡單、最基本的用語。教師在自己運用的同時,也把學生用語教給學生,並鼓勵學生在聽懂教師用語的同時,也可用英語簡單地回答教師的提問或問題及簡單表述自己的意思。。多聽會起到增加英語氣氛,培養語感的作用。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襬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脣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脣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覆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

國小英語教科書每課有三大部分:對話 Learn to say, 詞彙或句式練習 Let's practise和娛樂部分Let's play等都是練習聽和說的。除了個別遊戲之外,大部分內容都配有錄音。凡在該專案前配有錄音磁帶符號的,表示該項內容配有錄音。這類內容多由英語國家人士錄的音。可讓學生先聽後練。教學會話時,教師可讓學生先聽一遍完整的對話,或教師藉助手勢、動作及表情,用會話的教學掛圖先介紹或表演對話內容。這種聽法是讓學生站在完整的全文(整體對話)的高度上通過聽來觀察、理解和猜測整個對話或課文的內容,並從中發現新的語言現象及生詞等。

二、口語是有聲的語言,是言語的輸出或釋放過程。

說是在聽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它們是口語交際中密切相關,形式卻截然不同的行為過程。英語說的技能大致包括語音語調正確、詞彙運用合理貼切、語句結構符合表達習慣、言語反應和應變能力敏捷及語言表達簡練等因素。

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聽帶說,以說促聽,聽說結合是提高口語水平的關鍵環節;

2.改善英語學習環境,創造一個寬鬆、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說的願望和自信,從而敢於開口、樂於開口。結合課文中學習的情景,啟發學生說的動機,開闢英語活動周、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夏令營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緩解學生的焦慮,熱情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教師要善於引導,一張和藹可親的面容,一個信任與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誠的表揚,都是降低焦慮感的妙藥;

4.講究糾錯的藝術。對學生的錯誤要有寬容性和科學性,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錯誤不能立即打斷,進行立即糾正,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後怕心理。教師應捕捉學生表達的閃光點,並採用鼓勵、間接、禮貌、幽默等策略,儘量讓學生自行糾正錯誤,避免挫傷學生的熱情和慾望。會話時不必在意學生的語法及結構錯誤,重點應是交談的話題,提倡“重在參與”。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穩定,理解能力較弱,缺少感性經驗。所以教師應善於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利用直觀的實物及周圍現有的素材在課堂中創設真實的情境,具體、直觀、形象,給學生提供一個活靈活現的展現自我的舞臺。如學生學了《food and drink》一課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小小快餐店的場景(如肯德基),準備些milk,hamburger,fries,coke等包裝盒當實物,再做些money,讓學生扮演顧客來買東西學習新單詞和句型。這樣學生對所說的話題感興趣了,才能滔滔不絕的.開口說話,引起說的慾望。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對一些陌生或抽象的東西不容易理解。教師可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如:說一說,做一做。鼓勵學生邊說出句子邊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一年級教材中有些歌謠難說難懂,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對於那些內容有趣、情節曲折、形象生動的故事,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激發他們說的慾望。如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分別扮演教材中的角色、敘述課文,這樣創設情境,可以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融入到情境中去,提高了說的興趣,也鍛鍊了說的能力。

  三、 讀是辨認文字元號並將文字元號轉換為有意義的資訊輸入的能力。

讀最忌古板、機械式的重複。好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我們可以活化教材,給教材以動感、節奏感、趣味性和誘惑力。

國小生生性活潑好動,讓他們在肢體語言中學習新內容效果更佳。新教材中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配上動作,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形象的動作來模擬。動作形象鮮明,能成功的幫學生理解了單詞的意思,強化了對單詞的記憶,而且邊做邊讀,使學生讀的有趣,讀的高興,變苦學為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