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生產管理>

如何加強林場木材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 閱讀(2.39W)

木材生產是主伐林場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企業的支柱產業,加強木材生產管理,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職工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林場木材生產管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如何加強林場木材生產管理

  1.準備作業階段

(1)林場生產場長、採運技術員等有關人員要參與伐區調查設計,並對調查設計提出意見和建議。主伐林場要做好年度伐區佈局,並上報林業局生產和計劃部門,為全域性伐區安排提供依據,為林場的木材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2)林場在採伐前應根據批准的伐區作業設計修建楞場,禁止私設楞場和擅自改變楞場位置。要儘量少動用土石方,儘量避開幼樹群,保持良好的排水功能,留出安全距離。同時,生活點位置應選擇在平坦、開闊,靠近水源且排水良好、不易受洪水威脅的地段。還要創造必要的交通、通訊條件,為作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裝置。準備作業不得使用珍貴樹種和高價值的樹材種,更不準就近就便隨意濫伐林木。

(3)林場依據林業主管部門批准的伐區作業設計,在採伐作業開始前進行修建集材主道,在採伐時修建集材支道,集材道寬不應超過5m。禁止私自開道和擅自改道。

  2.合理的確定採伐強度

採伐強度的大小不但可以調節森林的生態環境,而且對森林內的幼苗、幼樹及保留木的生長髮育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採伐強度的變化使林木的生長環境發生了變化,林木的營養空間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合理的撫育伐強度,使林木的光照面積及根系吸收水分和營養的面積相對增加,與之相關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也就相對加強,這樣也就進一步加速了林木的生長,促進其提早成林,儘早地發揮其生態效能。反之,若採伐強度確定的不合適,則會造成林木的營養空間不足,光照條件差,光合作用低,導致營養物質缺乏,影響其生長;或者營養空間過大,光照過強,則葉綠素遭到破壞,致使林木枯死。因此,依據分類型別、林種、林分型別、樹種、林齡、立地條件等因子的不同,在伐區調查設計時,要根據林分結構、立木的公頃蓄積量、生長狀況、平均胸徑、平均高、鬱閉度等因子,本著採伐量不大於林木生長量的原則,在充分維持好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採伐強度和合理的採伐量。

  3.採伐作業階段

(1)主伐林場的伐區撥交要實行“撥一號,採一號,淨一號,再撥下一號”的原則,每個承包組首次撥交2個小班,待小班採集結束,伐區清理完成 50% 以上時,由林場組織生產場長、監督站長、採運技術員進行自檢,填寫“伐區作業報告單”,經生產部門確認合格後,撥交下一批伐區。前一個小班作業不合格或出現採伐質量問題沒有得到糾正或處理的,不予撥交新伐區。

(2)主伐林場要建立伐前公示制度,明確公示的形式、內容、期限等。大面積採伐應在當地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上釋出公告,進行公示; 採伐森林、林木的單位也就是主伐林場要在場部明顯位置設定伐前公示牌,標明作業地點、生產量、作業期限以及承包人等,接受廣大職工群眾的監督。

(3)採伐作業前,林場採運技術員要會同資源管理員、現場員、伐區承包者和採伐工等逐小班現場撥交,明確小班界線、楞場和集材道位置、小班採伐株數、出材量、採伐強度、保留鬱閉度以及各項作業質量要求、作業期限等,做好現場撥交記錄,參與現場撥交人員簽名後儲存備查。現場撥交對確保木材生產工作的合法性與規範性,促進生產有序開展具有重要作用。

(4)採伐工必須配備現場員跟班作業,依據《小班採伐木調查表》逐棵確認應伐木,保證採伐均勻,不留半截號,不超強度,不串樹種,禁止採伐赤柏鬆、黃菠蘿等珍貴樹種。此外,林場還要重點強化伐區現場的安全要求,一定要確認危險區內無其他作業人員後方可開始伐木; 使用油鋸伐木時,一定要為伐木工配備助手,嚴禁一人單獨作業。

  4.採取正確的集材方式

在森林的撫育伐作業生產中,採取什麼樣的集材方式,是保護生態和環境致關重要的生產作業方式,它不僅對伐後跡地的天然更新有很大影響,而且對保留木及林冠下幼苗、幼樹及林冠下的人工更新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它對森林植被的保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林地生產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選取皆伐作業方式的小班應儘可量採用畜力集材,通過木材在跡地上的拖拽,可以增加天然下種與地表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大天然更新頻度,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1)林場在集材作業時,要大小件子一起集,對集到楞場內不能及時運出的木材必須進行歸楞。凡有利用價值的剩餘物全部集到楞場單歸單放,提倡小徑原條集長材,到楞場後造材。

(2)按照設計批覆的集材方式和要求組織集材作業,撫育伐區和更新採伐伐區不能使用履帶式拖拉機集材; 主伐伐區使用機械集材時,要單根抽,多根集,注意保護好幼苗幼樹,嚴禁機械下道和拉網式集材。

  5.伐區清理階段

(1)採伐跡地清理:採伐跡地的清理是進行更新前的準備工作,經過伐木、打枝、造材、集材的山場還有大量的採伐剩餘物,其中包括:枯立木、造材截頭、梢頭及枝椏,它們留在山場上不僅不利於以後的作業生產,而且還會影響森林的更新及幼苗、幼樹的生長,同時這也為森林病蟲害繁衍提供了便利條件,還容易引起森林火災。所有這些,都對森林的生態和防護效能形成了隱患。因此,採伐結束後,必須對採伐剩餘物進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將它們按照一定的規格、方向進行堆積處理。

伐區清理要隨採隨集隨清,拖清面積不許超過作業面積的30%,未能及時清理的,不撥交新伐區。在伐區清理的同時,要處理好倒木、枯立木、砸傷木和機械損傷木,把有利用價值的木材全部集下山。清林時遇到五味子、剌五加、獼猴桃、山葡萄等有特殊用途的植物應予以保留,影響造林時可予以適當清理。

(2)在伐區採伐結束後,對集材道和楞場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段,設定水流阻滯帶,防止發生水土流失。在伐區清理的同時,將伐區內的生產垃圾清理到指定地點運出處理,保持伐區內的環境衛生。

  6.合理的確定更新方式

(1)天然更新:一個作業小班能否進行天然更新,主要取決於伐前的林分型別及附近是否有天然下種能力的母樹或母根。具體地說伐前林分型別若是以山楊、白樺為主,山楊、白樺在樹種組成係數中應占5層以上,且母樹分佈均勻,並具備天然更新的條件,可以進行天然更新。同時母樹的保留數量要在小班中均勻分佈,這樣可以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可以避免因人工更新使林分型別變化,從而破壞森林生態。

(2)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若小班中山楊、白樺在伐前株陣列成係數中佔3—5層,且呈團塊狀分佈,鑲嵌性比較強,宜採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方式。對出現更新不好的零星小塊或林間空地,可以進行人工撒播山楊、白樺種子,以加速其天然更新,提高天然更新的可靠性。

(3)人工更新:對不符合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條件的小班,應採取人工更新。但是人工更新樹種的選擇非常關鍵,要做到適地適樹,營造鄉土樹種,同時做到良種壯苗。對於林冠下更新的要選取陰性樹種。更新造林的各個環節要按造林技術規程執行,植苗後要及時進行撫育,以提高其造林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