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品質管理>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是什麼

品質管理 閱讀(1.54W)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關係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矩陣資料分析法、PDPC法、網路圖法。品質管理七大手法具體指的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是什麼

  第一章 概述

一、起源

新舊七種工具都是由日本人總結出來的。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

有用的質量統計管理工具當然不止七種。除了新舊七種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還有實驗設計、分佈圖、推移圖等。

二、舊七種工具

QC舊七大手法指的是:檢查表、層別法、柏拉圖、因果圖、散佈圖、直方圖、管制圖。

舊七種工具是我們本次課程的內容,也是我們將要大力推行的管理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況,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公司管理的先程序度。這些手法的應用之成敗,將成為公司升級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幾乎所有的OEM客戶,都會把統計技術應用情況作為稽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 等。

三、新七種工具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關係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矩陣資料分析法、PDPC法、網路圖法。

相對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廣應用遠不如舊七大手法,也從未成為顧客稽核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 層別法

一、定義

層別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將多種多樣的資料,因應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類別,使之方便以後的分析。

二、通常的層別方法

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間別:

作業員:不同拉、班、組別

機器:不同機器別

原料、零件:不同供給廠家別

作業條件:不同的溫度、壓力、溼度、作業場所

產品:不同的產品別(如同時生產Ni-Cd和Ni-MH電池)

時間別:不同批別、不同時間生產的產品

其他:如使用不同的工藝方法生產的同種產品別

三、應用

層別法的應用,主要是一種系統概念,即在於要想把相當複雜的資料進行處理,就得懂得如何

把這些資料加以有系統有目的的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及統計。

  第三章 檢查表

一、概述

檢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簡單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許正因為其簡單而不受重視,所以檢查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少。不妨看看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各種報表,是不是有很多欄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欄目的內容用筆進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欄目內容有待修改?

二、定義

以簡單的資料,用容易理解的方式,製成圖形或表格,必要時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統計整理,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核對檢查之用。

三、目的

記錄某種事件發生的頻率。

四、時機

1.當你必須記下某種事件發生的具體情況時;

2.當你想了解某件事件發生的次數時;

3.當你想收集資訊時。

五、檢查表種類

1.不合格專案的檢查表;

2.工序分佈檢查表;

3.缺陷位置檢查表;

4.操作檢查表。

六、使用檢查表的注意事項

1.應儘量取得分層的資訊;

2.應儘量簡便地取得資料;

3.應立即與措施結合。應事先規定對什麼樣的資料發出警告,停止生產或向上級報告。

4.檢查專案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訂現已不適用的,必須重新研究和修訂 5.通常情況下歸類中不能出現“其他問題類”。

  第四章 柏拉圖

一、起源

義大利經濟學家to巴雷託(柏拉圖)在分析社會財富分配時設計出的一種統計圖,美國品管大師Joseph Juran將之加以應用到質量管理中。柏拉圖能夠充分反映出“少數關鍵、多數次要”的規律,也就是說柏拉圖是一種尋找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的手法。例如:少數使用者佔有大部分銷售額、裝置故障停頓時間大部分由少數故障引起,不合格品中大多數由少數人員造成等。

二、定義

根據收集的資料,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不良發生的位置分類;計算各專案所佔的比例按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按照累計的百分數可以將各項分成三

類:

0~80%為A類,顯然是主要問題點;

80~90%為B類,是次要因素;

90~100%為C類,是一般因素。

三、作圖步驟

1.蒐集資料;如063048正極片批量為20000PCS,不良品中變形600,露鋁360,硬塊120,暗痕60,其他不良60。

2.作出分項統計表(按原因、人員、工序、不良專案等)A把分類專案按頻數大小從大到小進行排列,至於“其他”項,不論其頻數大小均放在最後; B計算各專案的累計頻數;C計算各專案在全體專案中所佔比率(即頻率)D計算累計比率。(示範表格見下頁)

示範表格(正極製片不良分項統計表,總批量20000PCS):

專案 數量 累計數 比率% 累計比率%

變形 600 600 50% 50%

露鋁 360 960 30% 80%

硬塊 120 1080 10% 90%

暗痕 60 1140 5% 95%

其他 60 1200 5% 100%

3.繪製排列圖

A縱軸:

左:頻數刻度,最大為總件數

右:頻率(比率)刻度,最大數為100%。

注:總件數與最大數100%應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B橫軸:按頻數大小用直方柱在橫軸上表示各專案(從左至右)

C依次累加頻率,並連線成線。

4.記入必要事項,如:圖題、取資料時間、製圖人、製圖時間、檢查產品總數、總頻數等等。

示範圖(見下頁)

很明顯,上圖中變形和露鋁為A類不良項,需立即採取措施改善;硬塊為B類不良項;暗痕和其他為C類不良項。B、C兩類可稍後再採取措施改善。

四、使用排列圖的注意事項

1.抓住“少數關鍵”,把累計比率分為三類:A、B、C;

2.用來確定採取措施的順序;

3.對照採取措施前後的排列圖,研究各個組成專案的變化,可以對措施的效果進行鑑定;

4.利用排列圖不僅可以找到一個問題的主要矛盾,而且可以連續使用找到複雜問題的最終原因;

5.現場應注意將排列圖、因果圖等質量管理方法的

綜合運用。如可以使用因果圖對造成變形和露鋁的原因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第五章 因果圖

一、概述

因果圖最先由日本品管大師石川馨提出來的,故又叫石川圖,同時因其形狀,又叫魚刺圖、魚骨圖、樹枝圖。還有一個名稱叫特性要因圖。

一個質量問題的發生往往不是單純一種或幾種原因的結果,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從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中理出頭緒,抓住關鍵因素,就需要利用科學方法,從質量問題這個“結果”出發,依靠群眾,集思廣益,由表及裡,逐步深入,直到找到根源為止。

因果圖就是用來根據結果尋找原因的一種QC手法。

二、定義

用以找出造成某問題可能原因的圖表。

三、因果圖可用來分析的問題型別

1.表示產品質量的特性:尺寸、強度、壽命、不合格率、廢品件數、純度、透光度等;

2.費用特性:價格、收率、工時數、管理費用等;

3.產量特性:產量、交貨時間、計劃時間等

4.其他特性:出勤率、差錯件數、合理化建議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