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公開課>

對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公開課 閱讀(5.12K)

引導語:1997年一場關於語文教育問題的大討論揭開了新課程改革的序幕。新課程改革取得很多突破性進展,但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對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語文課程改革的程序

(一)新課改之前的歷史

語文,作為母語性的學科,在教育體系中一路走來,步履艱辛。20世紀初,“語文”便開始單獨設科,但在20世紀前半世紀經濟落後與戰亂頻仍的情況下,關於課程改革在理論探討和實踐提高上都拘泥不前。新中國成立後,才有了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改革。

20世紀50年代初,以葉聖陶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提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的語文見解。進而,我國確立了中國小教育體系,確定了學制,“紅領巾”教學開始引領課堂。

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實施漢語與文學課分開教學。分科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由於教材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大大促進了教師業務進修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廣大教師邊教邊學,學習和鑽研業務的勁頭很高;另一方面文學教材分量過重,大綱對學生掌握的作品及文學史知識要求也偏高,學生學習得費勁,教師也教得困難,脫離了中學教學的實際。因此,這一政策實施了僅3年時間,後又提出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勞動”的論斷,將教育領向生產。於是出現了政語課、政文課,語文成了政治的附庸,課程被砍掉了三分之一……

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撥亂反正使得經濟建設得以恢復,我國教育事業也開始緩慢前行,尤其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指引下,語文教學掙脫了多重精神枷鎖,在傳承“文道統一”原則的基礎上加強“雙基”教學。國家設立重點中學和大學,又頒發了《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檔案,從制度上保障了語文課程的健康發展。語文思想理論才逐步脫離長期以來被政治綁架的束縛,真正地走向獨立發展的道路。

  (二)新課改的前奏和發展

1997年,中學語文教師王麗的.《中國語文教學手記》、劇作家鄒靜之的《女兒的作業》、大學中文系薛毅的《文學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對當時中國小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一時間,諸多媒體紛紛轉載評論,在全國掀起了一場關於語文教育問題的大討論。討論的焦點直指語文教育思想的陳舊落後、教學方法僵化、教材單一、考試製度不合理等問題,直接引起了人們對新課改的要求和關注,語文也從工具性和思想性迴歸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結合,這使我國現代語文教學有了實質性進展。

從新課改的歷程上來看,大致可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理念啟蒙階段。這個階段是把新課改的理念普及到教育隊伍中。第二階段,模式探索階段。即理念透過怎樣一種模式來貫徹執行。於是各地各校都紛紛做研究課、觀摩課等各種各樣的課,探索新課改理念實施的載體。第三階段,增強效能的階段。對課改大家開始進行反思,反思課改這麼多年到底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還沒解決,哪些問題更嚴重了。

  二、改革的現狀及原因

新課程的變革是為了適應新時代,使社會朝著更科學、先進、合理、人文化的方向發展。各地語文課堂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以學生為本;師生關係民主平等,教學中注重啟發誘導,多元解讀,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的學習中多了自主、合作、探究;注重教學方法的現代化,融入大量的素材,開闊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火如荼的改革也不免存在弊病:形式主義過多,遮掩了“語文味兒”;有的語文課預設性過強,被拆解的閱讀失去了原有的美感;語文課堂人文性與生活脫離,變成索然無味的說教;應試教育下,語文學科被模板化、套路化,作文教學的前途更是堪憂。究其原因,我國的語文教育狀況,就如同整個教育事業一樣,先天不足,沒有什麼現成的理論和經驗可以借鑑。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課標”的理解不夠全面,並沒有真正理解課標,沒有結合自己學校的師資力量、生源狀況因校制宜。二是語文課程評價改革工作滯後,只重視教學工作,卻忽視課程評價,沒有形成一個完備的課程評價體系。三是應試教育對課改的衝擊。大學聯考制度的不變革,讓很多學生和教師仍舊只要成績不要過程,關於“以人為本”“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在應試教育、升學率面前顯得不足為重。

  三、對語文課改的意見和建議

第一,加大教育考試改革力度,改變將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應試教育,切實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將“以學生為本”落到實處,平等民主地對待每個學生,挖掘他們的潛能,因材施教,促進其個性發展。

第二,轉變教師觀念,教師應通過加強自我培訓和自我反思促進自身的發展與提升。學校要組織教師培訓,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領會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加強交流學習,多聽一些課改較為成功的學校的課。各級教研部門也要多下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尋找適合自己學校的發展模式。

第三,注重並提高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就語文學科而言,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結合,同時,注重多元知識的滲透、學科間的交融。讓學生自主組織文學、創造發明小活動,在辦刊、策劃、商議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關心身邊的時事熱點,拓寬眼界,增長見聞,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學以致用,體現主體性與自主性。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多加以指導,創新發展。    “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要讓學生真正將語文學習用於生活,實踐是根本途徑。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增加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模組,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課標”裡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闢: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即多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即多寫)。讀和寫這些屬於基本技能的東西,還是要紮紮實實地進行訓練的。迴歸到語文學習方法最根本之處,足夠的輸入才會有適量的輸出。

第四,在多媒體、多元性知識滲透的同時,勿忘“本”。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師在教學中應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不可偏廢。要讓學生通過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實現“人”的教育。如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在落實語言因素的同時積極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語言的賞析,使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領悟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