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服裝設計>

服裝企業如何實現精益生產

服裝設計 閱讀(2.99W)

近年來,服裝企業面臨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貸緊縮、節能減排、取消出口退稅等政策壓力,傳統服裝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已經不再明顯,服裝企業競爭越來越大。推進精益生產,降低成本成為行業和企業的主要做法。

服裝企業如何實現精益生產

精益生產的理念核心是消除一切無效勞動和浪費,它把目標確定在盡善盡美上,通過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生產靈活性、實現無廢品和零庫存等手段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同時,精益生產把責任下放到組織結構的各個層次,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費及時地消滅在每一個崗位。

南帛灣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品牌戰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傅棟樑通過對產前準備與單件流生產系統推廣前的準備——這兩塊精益生產中重要內容的論述,探究未來服裝行業與企業的生產方向。

  產前準備需通力合作

所謂產前準備是指為滿足批量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生產流程的順利開展,在大貨生產前由技術員、QC(質量檢驗員)、IE(工業工程師)、主管、組長、機修各部門人員通力合作從技術、物料、流程、品質、裝置、人員等方面所做的準備工作。傅棟樑介紹,產前工作主要內容包括:試樣的製作,技術資料的跟蹤,模具、分科表、工序分配表、機器排布圖的製作,裝置的準備及除錯,人員的安排以及主副料的準備及檢查。他詳細闡述了產前準備的各項工作內容和要求:

試樣的製作由技術員負責。為使大貨的生產順暢,技術員製作人員嚴格按照客戶做工通則,在不改變樣品外觀的情況下,儘量將較複雜工序簡單化;儘量設計特種輔助工具或利用特種機器代替手工工作,降低工作難度。技術員在做試樣時,必須記錄製作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它包括裁片、物料、紙板、車縫方法和品質等,以及需要特別注意的工序及操作技巧等。

模具的製作由技術員負責,在試樣製作過程中,多建議改良運用特種車和特殊工具來代替平車和手工作業,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要對大貨生產提供特種車和特殊工具的資訊,以便及時做好準備工作。

工序分配表由IE部門負責。需考慮時間、工序流向、機械、方法、布料特性、作業員技術熟練程度、訂單數量多少、品質標準等相關條件。工序組合時必須抓住重點:以時間平衡及流程順暢為主,其它條件作為輔助的參考。並需要培養多技能員工,方便不同型別的工序組合。工序的組合與拆分,是工序分配中難度最大的工作。

機器排布圖由IE部門根據存辦和工序分配表,製作車位排布圖,安排適當的時間排車位,以不影響正常生產為原則。實地機械佈置由組長負責安排相應的人手排車位,在實地佈置時,應注意切斷電源及拔下所有機械的插頭,確保安全以免損壞電器裝置。機器排布完成後,應指導員工插上電源進行試車,如有問題當場由機修人員解決。另外,IE部門在開款之前要準備好裝置,並要除錯。

人員的安排由組長負責,根據工序分配表及分科表確定所需要的人員。組長要根據員工的技能度安排作業工序,同時也要根據款式特點及員工的實際技能,找出其它可能發生的瓶頸工序。組長還要提前核對主副料是否正確,存辦與制單是否吻合。

  改善要在開貨前進行

在大貨前,儘量完成應該做的改善,在實際開大貨時,不需要太多的改善。傅棟樑說:“用中國的一句諺語表示,產前準備就是‘防患於未然’。在大貨前,儘量全部解決大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在人員、機器、裁片、工序、流程、管理等各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保證大貨的順利展開。”

在服裝企業開貨之初,首先應該成立轉款團隊,由技術員、IE(工業工程師)、QC(質量檢驗員)、主管、組長組成。團隊的人員為彈性制,要根據款式的難易程度及員工的技能程度而定,由組長提出需求。

在技術員做試樣的時候,主管要參與其中瞭解難點工序,並要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而組長在開款時要清楚地告知員工在新款中所要負責的工序,並要明確告訴其工藝要求。

技術員、IE、組長在召集員工開產前會時一定要清楚地告訴每個員工所做的工序,並確定此工序員工是否可以勝任。如某個員工對自己將要製作的工序沒有把握時,技術員要提前進行產前培訓。如員工認為自己生產的工序在技能和品質上均有信心者,技術員將不再作相應的指導,只需在剛開貨時確認品質即可。

當前一款的第一道工序完成,新款的第一道工序就要開始投放,在投入第一個工序時,其實是其他工部同時發放,這樣會縮短轉款的時間。各難點工序要製做限度樣板。

對員工的產前培訓尤為重要,產前培訓完成的標誌就是“可接受的質量標準”的實物樣品。此實物樣品由車縫工人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在產前培訓期間親自完成。完成後的實物樣品統一掛放在機臺下作為開大貨時的品質標準。

  產前準備是成功的“基石”

產前準備要求按照標準化作業,遵照生產的節奏時間要求。而在物料方面,傅棟樑表示,由於製衣行業的特殊性,每個員工不可有超過2件以上的半成品。另外,應使用看板這一工具,加強目視管理。生產線上通過後工序向前工序要貨來拉動整條生產線的快速流動,以達到減少在製品,提高產量和效率的目的。

在製造生產中還時常會遇到因機器故障而被迫停線的情形,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如果需要機器在運轉的時候可動率達到100%,首先就要培養員工預防的意識,在平時的工作之餘,要以預防為主。另一方面,利用燈箱報警系統,一旦有狀況發生,即刻通知機修人員馬上維修。

充分的產前準備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傅棟樑舉例,為了進行產前培訓,前20件裁片到位的時間是提前4天到位,這樣才能保證難度工序的學習曲線在轉款之前完成,從而做到無縫轉款(產前培訓儘量安排在加班時間進行)。

另外,為了使每一個工作站員工在轉款時對新款品質標準做到心中有數,技術員、QC要提前1天完成各工作站品質標準的確定(產前培訓完成時,各工作站品質標準就已經確定),員工不必因為對品質沒有把握,而放慢操作速度影響效率。

傅棟樑說:“產前準備的目的就是消除學習曲線對生產的影響,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並且做到在一刻鐘內完成轉款。有了充足的產前準備才可以做到無縫轉款、做到生產流程的順暢、做到品質的穩定。只有進行了充分的產前準備我們的效率才能提升。”

  有針對性的培訓是系統核心

單件流生產系統建立前,首當其衝的工作就是對人員的培訓。這個階段培訓的目的只有一個:全員的意識改革。傅棟樑說:“因為思想的變革是一切變革的開始,也是一切變革的基礎。”那麼,如何對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單件流推廣前的培訓是擺在每位推廣者面前最為嚴峻的課題。為此,傅棟樑對企業內不同層次人員分別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培訓方法。

針對管理層的培訓傅棟樑認為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成立“自主研究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經理人自己去發現單件流的優越性,自覺地接受單件流的'理念,使他們本人對這種生產模式產生嚮往之情,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建立這樣一種全新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的想法。

經理人在參加“自主研究會”時的表現和之後的行動就是對培訓結果進行評估的最好的目標。對單件流系統有濃厚興趣,寄予很大希望的經理人,往往會在討論時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會後採取相應的行動。

中層管理人員的工作很瑣碎,所以也比較忙。在推廣的過程中還要考慮生產正常進行。可以採用集中授課和討論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訓。培訓結果可以採用書面考試的方法進行。但是傅棟樑認為:“這種考核往往很不準確!這就要求經理人通過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進行考評。”

組長和技術人員是直接和員工打交道的人,他們對單件流的態度和工作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改善的態度,進而影響到推廣的成敗。他們大多接受了中等或以上教育,有很好的技術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容易依靠經驗來做事情。因此可以採用集中授課和在實踐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為他們培訓單件流的理論、技術和管理工具的使用。使其轉變傳統的被動管理觀念,主動管理並樹立對新的生產方式必然成功的信心。

到工人這一層次的培訓,傅棟樑強調這往往是最為關鍵的,因為車縫工人是公司財富的直接創造者。所以首先要樹立對他們尊重的態度。但另一方面由於車縫工人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技能發展不均衡,對站立式的生產有畏懼的情緒,對新的生產系統缺乏信心,受非標準動作習慣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必須通過培訓來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幫助員工克服畏難情緒,樹立信心、品質觀念以及裝置保全觀念。

傅棟樑表示其實針對員工培訓的方式靈活多樣。所有的推廣人員、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對員工進行培訓,並且用自身正確的行為和態度來影響員工。並且通過模範生產線的優秀表現和高收入無加班激勵員工的鬥志樹立員工的信心。另外,他認為對員工培訓重點應該放在培訓成果日常的維護上。這比培訓本身更為重要。

  單件流增加很多具體要求

單件流生產線與傳統意義生產線的不同也導致了其裝置選取的不同。傅棟樑表示兩者形式上最大的區別在於站立式生產方式,就必然要求選取站立式的衣車。另外,在轉款時必然發生工作站的移動要求選用加有滑輪便於移動的衣車。

單件流生產線嚴格的區分了手工操作和衣車執行的時間,在裝置轉速一定的情況下,提高手工操作的效率是提高單個員工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腳踏板控制車縫、抬壓腳和剪線可以減少手部的動作。單件流生產系統要求車縫工人動作標準化,標準的衣車利於標準化動作的實現。易於改裝的衣車、檯面加寬加長的衣車也是可以選擇的裝置。

單件流生產線與傳統意義上的生產線相比增加了許多對生產節奏、製品、裁片發放、品質的控制工具,如:電子看板、裁片發放計時器、品質警示燈、首工序投入警示燈、瓶頸工序警示燈等。在其中,傅棟樑選取了幾項控制工具對其控制人員要求、作用等加以介紹。

在每款開款時和生產效率發生變化時由IE負責對電子看板的節奏時間和目標產量進行設定,日常生產時由末工序操作員對實際產量進行控制。裁片發放計時器用於對裁片發放的控制,保持節奏的裁片投入方式既不會因裁片投入不足影響生產節奏,也不會因裁片投入過剩掩蓋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點。

品質警示燈由QC控制,當出現嚴重的或者連續的品質問題時,QC可開啟品質警示燈。此時全線應該停產,等待技術員解決品質問題後再重新恢復生產。流程燈也可由QC控制,當超過幾個節奏時間仍然沒有成品到達終檢桌時就說明生產流程有問題,這時QC可以開啟流程燈,要求全線停產,解決流程問題後重新恢復生產。

目視看板由組長填寫(款式/數量、標準時間/交貨期、節奏/人數由IE填寫),IE負責監督。目視看板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目視管理工具,即使是外行人也可以從上面看得出這條生產線完成線上款式的情況:要生產多少、生產了多少、開款以來哪天做的怎麼樣等等。管理者對這些資訊的把握有助於對該條生產線未來形式的預估和調整生產計劃以滿足交期。

工序平衡圖,是IE在平衡工序時一項重要的工具,也為管理者提供了許多有用的資訊:產品的型號,工序如何分配,各工序之間是否平衡等,目標節奏時間,實際節奏時間等。IE要在開新款後兩個小時之內繪製出第一次工序平衡圖,四個小時之內將各工序平衡,繪製出第二次的工序平衡圖。IE消除每天的瓶頸工序後對該工序進行測試時並且修改工序平衡圖,將改善結果表現在工序平衡圖上。

  打造成熟完善的生產線

傅棟樑認為單件流現場控制表格的作用在於打造成熟完善的生產線。首先對成熟的生產線設立一系列的目標,達成這一目標要求管理人員不斷地進行改善減少偶然因素造成的生產線停頓、維持生產線生產的平穩、品質的穩定;還要通過動作的改善、裝置的改善、標準動作的制定等方式降低生產線的節奏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單件流理論

單件流也叫onepieceflow,簡稱OPF。通過OPF,可以把生產過程中那些不能創造價值的工序或動作儘可能地減少,以此來提升生產效率。採用OPF的形式產生,就是把一件服裝的製作過程細分成多道工序,按事先編制的《人機工位佈置圖》安排,由前到後“單件流水作業”完成。每一個作業單元崗位按“個人看板”(作業指導書)上的要求,完成較單一的製作內容,形成“一道工序連一道工序,一件產品接一件產品”連續進行的作業形式。

單件流作業系統為服裝製作實現JIT目標奠定了基礎,是精益生產理論在服裝作業中的運用;給服裝行業IE活動提出了新的課題和實踐內容;它也能為更順地達成5S管理目標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