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深度剖析加強就業指導思想教育

職場 閱讀(2.67W)

論文關鍵詞:就業指導工作;思想教育

深度剖析加強就業指導思想教育

論文摘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主要內容是加強國情與形勢教育,加強主觀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加強思想教育應注意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內容、教育的物件和教育的過程,在方法上應注重教育目的內隱性、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教育物件的參考性、教育過程的整體性。

0引言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實行畢業生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多數學生在一定範圍內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不包分配、擇優錄用、競爭上崗”的就業機制正在逐步建立起來,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也因此在各高等院校迅速展開。就業指導課程、講座、諮詢,組織人才招聘會等~系列就業指導活動,日益受到大學生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如果僅僅重視就業指導工作的實用性、政策的宣傳、資訊的服務和就業技巧的培訓,而忽視了這項工作所應有的思想教育功能,將不利於大學生及時、順利地就業和高等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必須注意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綜合素質。

1加強就業指導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就業制度的改革,必然帶來就業觀念的變化。大學畢業生就業應當做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和知識技能的準備,以最佳的狀態參加用人單位的招聘,並最終達成就業協議,直到參加工作。“實事求是,誠實守信,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自我價值”,這些應當是當代大學生在就業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然而,近幾年不少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卻因受到社會多種因素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擇業時,優先考慮的是能夠體現自我價值和收入較高的地區、單位和職業;竭盡全力爭取到沿海、發達地區及經濟特區,寧肯待業也不願到內地、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嚮往進入國家機關、大型國有企業、外企和合資企業,不想到私營單位,更不願考慮自主創業問題;在擇業過程中過多地看中職業的個人價值與自身利益,而忽視了國家的需要以及職業的社會價值。這些不良的擇業和就業觀念,使大學生的擇業和就業呈現出功利主義、個人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淡化了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不少學生心態浮躁,急功近利,在求職擇業過程中,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的現象時有發生,僅僅注重擇業的結果而忽視了完美人格的塑造。伴隨著擇業競爭的加劇,畢業生的擇業心理衝突加劇,在擇業過程中出現迷茫、焦慮、憂鬱等不良的心理狀態。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的以上思想和行為方面的問題說明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必須加強思想教育。

2加強就業指導思想教育的可行性

2.1任務與目標的一致性

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部分,這就為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進行和加強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據。儘管就業指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各有自己的側重點和針對性,但二者在各自的實施過程中,也都存在一定的空間和餘地,若能實現二者的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就可以達到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人生觀、擇業觀、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的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大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其目標和任務是一致的,教學內容也相互滲透。一方面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另一方面又是就業指導工作的核心內容,而思想教育中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等又與就業指導工作的擇業觀、擇業道德教育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2.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途徑和載體,使思想教育融入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而就業指導工作恰恰解決了這樣的難題。可以說,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大學生在校期間如何做好就業準備,畢業之際如何確定職業目標、如何求職擇業,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如何適應社會等等,都是他們極為關心的熱點問題。就業指導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做好就業準備,讓他們正確擇業、有效就業,儘快適應社會、創造輝煌的事業等,所有這些恰好有利於滿足他們的需求。熱點和切入點重合,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個性特點和當代人才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並在每一次就業指導活動中藝術地體現出來,可以避免理論上的空洞說教。這種思想教育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樂於並易於接受,同時也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有利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3加強就業指導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

3.1加強國情與形勢教育

目前,由於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正在進行機構改革和人員分流,加上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等多方面的原因,使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總量相對萎縮,特別是被大學生普遍看好的一些單位和行業的人員已經基本趨於飽和。但是目前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卻普遍較高,這也導致了畢業生就業形勢呈現地域性和結構性的“供大於求”。但是這種表面的“供大於求”並不意味著人才的絕對過剩,我國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人口比例的3%,這不僅遠遠低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30%~50%的比例,也低於中等發達國家8.8%的水平。我國人才總量不足,特別是創新和創造型人才更少,這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應當看到,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以及農村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和一些艱苦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長點,這些地區和行業的建設及發展,直接關係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因此,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幫助學生認清國情,分析就業形勢,瞭解社會需求,及時調整擇業目標,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到基層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心理準備和理想信念,這樣不僅有利於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緩解畢業生就業困難,而且有利於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

3.2加強“三觀”教育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稱“三觀”)是個體對整個世界及人生價值的總的看法,是個體一切行為的思想根源。“三觀”是影響擇業觀形成的重要內因,大學生一旦形成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會具有明確的目標和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及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精神和態度有助於大學生正確認識國家、集體、個人之問的利益關係,確立恰當的擇業期望值,把服從國家、社會的需要和發揮個人的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的價值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大學生在擇業觀上的偏差正是一些不良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擇業問題上的反映。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三觀”教育,針對部分學生在擇業時過分強調自我價值、置國家需要及社會利益於不顧的錯誤傾向給予糾正、引導,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服從國家需要結合起來,把追求個人利益和承擔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責任有機結合起來,將有助於發揮社會主義大學的德育優勢,有助於進一步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3.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但是現在有些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急功近利,心態浮躁,怕苦怕累,缺乏責任感,缺少敬業精神,有的人甚至把協議單位作為跳板,一旦時機成熟,不是要求調離就是不辭而別。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挫傷了用人單位接受應屆畢業生的積極性,而且也不利於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因此,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其艱苦奮鬥、愛崗敬業、發奮成才的精神,使大學生胸懷大志、積極進取,在本職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建功立業。

3.4加強心理素質教育

由於我國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所出現的結構性和地域性的“供大於求”,而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選擇理想職業的標準又比較單一,人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應注重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地評價自己,增強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使之正確對待求職過程中的成敗,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因暫時的失利而喪失求職的信心和勇氣。並注意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以積極主動的良好心態參與市場競爭。

4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思想教育的特性

就業指導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切實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對學生求職擇業以及今後的工作、生活予以有效的指導。從一定意義上說,在就業指導中強化思想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課的延伸,也是德育理論的具體運用,因此,在就業指導中強化思想教育必須注重方法的探索與運用。筆者認為,提高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的實效,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4.1教育目的的內隱性

教育目的的內隱性是指在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受教育的情況下設定一定的內容,利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塑造和影響。就業指導工作特別是就業指導課、講座、諮詢等活動,時間短、時效性強。如果在畢業生急於瞭解就業政策和形勢以及擇業的方法與技巧,而對其他方面還不夠關心的情況下,一味地談論人生觀、價值觀及職業理想等問題,必然會引起他們的排斥心理和反感情緒。因此,必須圍繞就業的現實,藉助於典型的事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2教育內容的針對性

教育的內容要緊密聯絡現實社會的經濟發展、就業制度改革和就業市場的形勢,以及學生思想和就業活動的實際,提高思想教育的針對性。這就要求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實際需要,及時掌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如,要針對大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就業興趣、就業技能和就業價值觀念,通過開展講座和專題報告等形式進行就業教育。再如,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針對大學生職業意識發展階段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教育。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時,更需要及時發現並研究各種有代表性的問題,有的放矢,對症下藥,不能簡單地枯燥地進行理論灌輸。

4.3教育物件的參與性

學生是就業指導工作的物件和主體。就業指導工作實際上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要想使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富有成效,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教育過程中,把外部的指導與學生的自我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擇業能力。思想教育的實踐證明,傳統的“你講我聽”、“我說你做”的思想教育模式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思維,使得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學習狀態,已經不能適應就業指導工作。為此,在教育過程中,應多采取一些討論、辯論、諮詢等形式,使學生直接參與其中。比如:就業指導課在進行擇業觀教育時,必然會講到怎樣協調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問題,如果講課時只是簡單地把哪種利益、哪種需要放在首位,把別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二位、第三位等,就很難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如果採取案例教學的形式,從典型的事例入手,分析大學生就業應如何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各抒己見,比教師直接講“應該怎麼做”和“不應該怎麼做”,會更有影響力和說服力。

4.4教育過程的整體性

它是指思想教育滲透到就業指導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並在每一次就業指導工作中藝術地體現出來。目前,在就業指導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存在著“兩張皮”現象,即把思想教育、就業政策指導與求職技能指導割裂開來,使得思想教育顯得十分枯燥無味,從而影響思想教育的作用。從表面上看,就業技術指導教育似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係不大,是就業指導工作中純粹的“技術教育”部分,然而只要認真分析關於求職技巧的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就不難發現,求職的技巧、方法及手段實際上都有合法與非法、道德與不道德之分。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會提倡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去獲取自己滿意的職業。這其中就必然涉及到求職的道德問題,而這正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

5結語

總之,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學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延伸和發展,是大學階段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三觀”教育、提高畢業生的思想素質的極佳時機和方式。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業指導工作的全過程,並注重方法的研究和靈活運用,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際體驗,把就業指導工作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