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國小英語單元優化教學

幼兒 閱讀(3.01W)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依據國小英語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編寫方式,整體把握教材中的每個單元,統籌安排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正確把握單元中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合理安排各課的教學內容,科學分解單元內的教學重難點,突出單元內各課時的特點,形成側重點不同的各種課堂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整體發展。

國小英語單元優化教學

如何實現國小英語整體優化教學? “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能力必須同步自然發展。簡而言之,依據國小英語單元板塊的編排特點,圍繞著單元教學這個基本單位,圍繞著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規劃,把各個板塊有效、優化組合,實現單元整體優化教學的目標。

 一、 緊扣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

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有效地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單元整體教學就是依據新課標而提出的新教材觀、新學生觀和新教學觀,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深入地去研讀教材,研讀新課標的精髓,也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不斷提高課程執行能力。

目前我所執教的地區使用的教材是譯林版《牛津國小英語》,這套教材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每一單元都由一個獨立的主題,在每一個單元中都安排了許多不同形式的教學板塊。無論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這套教材也是如此。這套教材的優點是“話題——功能——結構——任務”體系結構性強,創設情景交際性強,知識復現率高、系統性強;不足之處在於單元中各板塊之間聯絡不大。而國小英語教材說明中則明確要求教師處理教材時,強調“整合優化,突出整體感悟”。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組合單元的教學內容,強化單元主題,提高重點知識的復現率,科學合理地將單詞教學、對話操練、複習鞏固融為一體,幫助學生整體地接觸、感受、理解語言,而不是接受一些單獨的、零碎的語言現象,為學生提供較為真實完整的語境,讓血紅色呢過更容易理解所學知識,能夠得體地使用語言,進一步優化單元整體教學。

 二、熟悉教學物件,促進整體發展

國小英語的教學物件是3-6年級的國小生,由此教師應該考慮到以下三點:

(一)年齡特點

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其獨有的、鮮明的特點,如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們能積極舉手發言,用於展現自我,此外他們對於唱歌、遊戲等活躍性的教學活動樂此不疲。而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但此時他們已趨於理性思維,因擔心出錯會謹慎發言,舉手回答的人數漸少。

(二)群體特點

在學校中,以班級為單位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群體,而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所形成的群體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比如,在我所教的五年級的兩個班級,一個班的學生更好動一些,課堂上總是靜不下來;而另一個班的學生相對靜一些。這裡所提到的“靜”,更多的是指一種思考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給一個班更多的“冷處理”,而另一個班則會多安排活躍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從而做到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三)知識分化的特點

即便同在一個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也是大相徑庭的,好的究竟有多好,薄弱的究竟有多弱,教師都是應該瞭解的,以便於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更好地體現層次教學。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應服務於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必須完全掌握學生的資訊,這是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的前提保證。

 三、有效整合教材,強化整體教學理念

譯林版《牛津國小英語》這套教材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每一單元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以我們英語教研組上次的課例研討《牛津國小英語》6BUnit 3 Asking the way 為例,A 版塊是語篇,主要記錄了來自澳大利亞的Mr Smith 向Yang Ling 詢問怎樣前往歷史博物館以及郵局的整個過程。B 版塊是a primary school、train station 等表示場所的片語以及turn left/turn right 和get off/get on 兩組與問路相關的動詞片語。C 版塊對問路對話“Can you tell me the way…?Go along…, turn…at…crossing. The…is on your…”進行重點操練。D 版塊Andy向Yang Ling 詢問去購物中心的路,以此重點操練句型“How can I get to…?”E 板塊短文閱讀主要講述了Nancy在書店的一次遭遇。F 版塊是一個關於描述路線的趣味遊戲。G 版塊是有關字母組合“ou”的語音練習。H 板塊是首有關問路的歌曲“Excuse me”。這一單元的主題很明顯是“問路”,縱觀整個單元的各個板塊,與主題的聯絡都是非常緊密的。只有Part E 和Part G 兩個板塊聯絡不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地整合教材。這裡的整合,不是簡單地刪減,而是圍繞本單元主題,找準重難點,分清主次關係,然後巧妙地將各個板塊糅合在一起,進行適當的刪減或補充,以整體性方式呈現出本單元的構思流程。筆者一般會將整個構思過程繪製成一張圖表。由於要使整個圖表結構清晰、重點突出,筆者並沒有將本單元的所有目標都呈現出來,而是隻選擇了本單元的重難點,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教者已經明確了本單元所有的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一般都不會被忽視,但單元教學重難點在課時規劃時卻往往會把握不準,和其他目標一樣平均使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明確單元教學重難點的前提下,將單元分為三課時進行教學。它們分別是語篇教學、會話教學、綜合板塊教學。在聯絡教材充分研究所教單元的基礎上,根據其課時內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分別為其找到適合的教學主線,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沿著這條主線展開。

(一)整合目標

1.本單元(課題:Asking the way)的教學目標是(1)熟練掌握本單元的功能話題:問路,並能靈活運用;(2)能聽說讀寫問路的句型: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3)能聽說讀場所類片語;(4) 能靈活運用日常交際用語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hen turn right at the … crossing.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5)瞭解“ou在單詞中的發音;(6)會唱歌謠:Excuse me。

2.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問路的句型,內容有Canyou tell me the way to…? Go along…, turn…at…crossing. The…is on your…。本單元的難點是掌握問路的相關動詞片語並能靈活運用。

(二)解讀構思

1.在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中,教者將楊玲和遠方來的朋友王兵的一次閒聊作為主線,先是王兵告訴楊玲自己詢問路人怎樣去郵局的經歷,引入本單元的話題,提前滲透一些簡單的新片語和新句型,並總結為一首歌,進入學唱歌曲“Excuse me”的環節。然後楊玲回憶幫助史密斯先生的'經過,在此過程中初步學習新片語、新句型,而後全面學習語篇,接著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比如,由史密斯先生的感謝信來表述當天發生的事情等等。

2. 在第二課時中,遠方來的朋友王兵想在這裡一日遊,請這裡的朋友們為他指路作為主線,由朋友們詢問王兵想去哪些地方引出新片語的學習,然後以指路進入問路的對話並進行重點操練。

3.在第三課時中,將教學內容都歸入南希不走運的一天經歷中,由南希的“猜猜我在哪兒”的遊戲回顧場所類單詞以及路線描述,從“I’m in a bookshop.”引出南希在書店的遭遇進入E 部分的學習,從“I’m at home.”進入G 部分的“ou”語音學習部分。在總體框架確定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對其進一步地豐富和完善。這種發散式結構的圖表對單元進行整體性把握非常有效。體現了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整合性、發展性原則。

同時,實現國小英語單元整體優化教學應遵循以下則:

一、基於課程標準原則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必須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和引領下,在新課程實踐的現實、動態背景下實施。它有兩個基本要素就是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的實踐。在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良好的個性,激發積極的情感等。其次,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從教材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教學的“創新設計者”。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不應把教材作為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羅列的內容線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蒐集與單元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資源。例如,通過對單元教材中各個欄目進行改編整合使單元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補充不同教材中同一主題的內容,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的語言知識,獲得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通過網路、報紙、電視等多渠道獲取相關的單元教學資源,來彌補教材資源的不足等。

二、整體性原則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並不是簡單的單元教學方案的撰寫,而是把它看作是一個由教學方案制訂、教學方案實施、教學方案評價和教學方案調整組成的有機的整體,這個整體中的各個成分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了完整的過程。從系統論角度看,在準備階段各種資源為方案的制訂提供了輸入,方案的實施輸出了結果,分析評價結果來確定方案是否需要調整,如果需要,應該如何調整。因此,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在實踐過程中要從整體把握、整體優化、整體設計、整體推進四個方面展開。

1.整體把握

所謂整體把握,就是對於單元教學目標的設定、單元教學內容的選擇、單元教學資源的運用,單元教學方法的設計都要有一個巨集觀的控制。要圍繞單元主題,從整體的角度把握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能力點、調動每一種教學資源,為單元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為教學過程的流暢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整體優化

所謂整體優化,就是對於為達成單元教學目標所選取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科學化處理,使其更能被學生所接受。要關注單元主題下各教學資源的相互支援,也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聯絡學生和社會生活實際進行整體優化。

3.整體設計

所謂整體設計就是要統籌安排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正確把握單元內容各課之間的聯絡,合理安排各課的教學內容,科學分解單元內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單元內各課時的特點,形成側重點不同的各種課堂教學形式,促進學生語言學習的整體發展。

4.整體推進

所謂整體推進,就是指在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與語言能力的發展的過程應該是同步進行的。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目標,也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要兼顧情意目標的達成,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主體性和社會性的共同發展。

三、主體性原則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主體性原則可被視為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主導原則。所謂主體性原則是在進行國小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應該貫徹教學是建構學習主體的物件化活動的思想,把英語教學的內容看成構建學習主體的手段,使學生通過英語教學最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啟發誘導下進行自主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併發揮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全面參與、積極思考、自主學習、親自實踐。

四、最優化原則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最優化原則是指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要對單元教學的各個環節統籌規劃和安排,設計切合實際的最佳單元教學方案,實施最優的教學實踐活動,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最優化的標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以求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最優化原則主要是依據教學效果取決於教學的多種因素構成合力的規律而提出來的。

最後,貫徹最優化原則要做到:

1.關注教學設計理念的科學性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必須以一般系統理論、傳播理論、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的概念理論作為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決策的科學依據,成功的教學設計、優化的教學效果才會有保證。

2.確保教學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首先要看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其次是看單元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否具有操作性,各類教學目標是否已經被分解成具體的、具有操作性的目標,各個教學環節是否都已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和合理的安排。

3.注重教學設計實施的效率性

國小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應該以充分發揮現有的教學條件,克服各種不利因素,調動和創設有利於發揮教學最優功能的各種因素,盡力爭取使師生雙方都能以比較經濟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相對於該種條件下最好的教和學的效果。

 五、情境性原則

國小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強調情境性原則,主張創設與主題有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教學情境,結合國小生具體形象的思維特徵和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利用直觀手段,創設與學生經歷過的情境,寓教與情境,生動形象,易於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