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論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校園 閱讀(1.05W)

內容提要:新課程改革的浪潮襲來,讓教育教學這一塊淨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語文教學也在這變化中揭開了新的篇章。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再適應新課程的實施,教師與學生不再是權威與被動的關係,教師與教材不再是佔有與傳授的關係,學生與教材不再是接受與塗鴨的關係。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語文課堂教學呢?這就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寬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的精神受到薰陶,得到振奮、享受;知識上得到充實,整體素養得到提高。

論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使我們清楚地明白,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課一直給學生的感覺都是的枯燥、古板的,使學生學之無味。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出讓學生更好地表現自我的課堂環境,使機械、沉悶的課堂變得寬鬆、自然、愉悅。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優化我們的課堂,讓課堂“趣”起來,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得到發展呢?這首先要認識清楚“趣”的主體是誰,即讓誰感到有趣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然,學生便是這“趣”的主體!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課堂中,主動地與教師、同學、教材的意義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昇華,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目標的達成:人的全面發展。

一、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弊端

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通過與新課程教學進行對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教育觀念陳舊

有的教師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缺乏學習,不瞭解新的教育教學動態。思想上存在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平庸思想。正是由於這種平庸思想的存在,陳舊的教學觀念難以更新,更不能適應新課程的改革。

2.陳舊的教學方法難以更新

許多教師認為教師的教就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才是學習的主體,傳統的教學課堂上,老師講,學生就聽,這樣的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體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填鴨式”教學、“滿堂灌”。什麼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根本一竅不通。課堂教學單調、呆板,更談不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不好了。

3.保守的課堂教學結構影響了課堂教學的創新

目前在我國某些中國小中,有的從學習了別人先進的教學模式,就要求學校教學一律採用這種模式,忽視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相結合,缺乏創新性。正是這種保守的課堂教學結構禁錮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阻礙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創新,特別是年輕教師的創新意識得不到發揮,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4.創新意識淡薄

有的教師創新意識比較淡薄。在教學中採用“經驗型”、“辛苦型”等老一套教學方法,“探究型”、“創造型”、“實踐性”、“自主性”的教學方法運用比較少,因此無法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5.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存在

在學生當中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眾多學校中,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存在,必然阻礙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實施。

二、結合新課程改革,改變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還學生成為學習主人,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

新課程強調:學習是一種個性化行動。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可見,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課堂上教師要解開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滿足學生的內部需要。心理學家認為,當某種事物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並能立刻創設這種能滿足學生興趣的情境的時候,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會充滿激情的。是的,從事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怎麼會覺得枯燥和乏味呢?學生沒有束縛了,自由起來了,而現實的情境又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課堂能不活躍起來嗎?因此,在課堂中,我經常鼓勵學生有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或者有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積極的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在目標達成上,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現有水平制定出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讓他們都能有成功的體驗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情緒;在能力訓練的活動中,我常常創設不同層次的訓練專案,體現課程的選擇性,適應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在儘量滿足他們合理的需要的基礎上,配以教師的價值引導,讓其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從而自由的構建、快樂地發展!

例如,我在教學《西門豹》這一課時,我先出示學習要求,然後讓學生根據學習要求學習課文,先讀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動嘴讀、動手劃、動腦想。通過這樣的訓練,能促使學生在最大限度裡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安排小組討論。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達到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樣的教學,使學生更多機會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二)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創設這樣的教學氣氛,那麼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學習,是一項繁重的腦力勞動,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並不是一件輕鬆事。因此,要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應該帶上甜美的微笑走進教室,讓微笑感染每一個學生,帶給他們一個好心情。課堂上,學生大多怕老師,對老師存在膽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膽發言,暢所欲言。因此,老師應該把話語說得親切些,和藹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學生樂於親近你。這樣,學生就能克服膽怯心理,敢於大膽發言了,令課堂更富生氣。如果學生髮言不正確,教師千萬不能指責他,否則,課堂上也許再也聽不到他發言的聲音了。如果學生上課違紀,教師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最好課後找他單獨談,問清原因。如果學生回答問題雖然不是很準確全面,但不乏獨到之處,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學生稍有進步,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另外,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最忌諱的就是教師把壞心情帶進教室,動不動就對學生髮脾氣,沒有耐心。這樣的課堂,只會令學生討厭,更談不上什麼趣味了。

(三)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的語文課堂趣味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範圍裡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這話表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因而,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語文課堂的趣味,教師要善於創設情景,去吸引學生,調動形式的情感體現,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情感。從情中品味。依據教材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去的創設情景,激起學生學習的趣味。

1.環境佈置,營造情境

要讓學生用心地融入學習中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課室環境進行佈置,會烘托出學習的氛圍,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我在教學《購物講價》這一口語交際時,刻意地把課室佈置成一個大商場,更設計出數十個攤位,並改上名字,如“新鮮水果店”“學友文具店”等,再擺上學生帶來的物品,這樣,把課室營造出一個購物的場境,從而激發出學生參與學習的慾望,收到了理想的的教學效果。

2.利用多媒體,渲染情景

利用音樂渲染情景是很多老師經常使用的。的確,藉助音樂不但能渲染當時的教學情景,更能激發學生內心的感受,這對於理解課文十分有幫助。如教學《小音樂家楊科》一課時,讓學生配上音樂朗讀,更能讓學生感受楊科的悲慘命運,那麼,學生讀起來就更有所感受了。又如《記金華的雙龍洞》這課中有這樣的一句“只要稍微抬起頭,準會撞破額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句話,我播放的遊人過這條孔隙時的錄影,錄影中的人平躺在小船裡一動不動,這條孔隙真的太小了,唯有讓兩個工作人員在船的.兩頭拉繩,船隻能這樣進出了。通過播放這段錄影,根本不需要老師多加解釋,學生就可以完全理解了。而且,這樣的教學,更富趣味。

3.藉助圖畫,再現情景

“圖中有情、情中有畫”把對課文的理解得更加有趣味,可以用畫畫的形式去感受情景。文與畫相通,藉助畫再現課文情景,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如在教學《長城》一課時,讓學生把長城的雄偉壯觀畫出來,正所謂有“一圖千言”的效果,能使學生學的更加明白、更有趣味。

4.運用語言,創設情景

語文的教學無不是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師用語言去渲染情境的氛圍,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鮮明,並帶著情感的色彩作用於學生的感官,激起學生的情緒,使學生主動的進入到情境中,產生情感的體驗,並引起學生學習的趣味。如《豐碑》中,我一邊播放紅軍過雪山時的錄影,一邊通過語言匯入新課,創設情境,“同學們,有這樣一支為後續部隊開闢道路的紅軍隊伍,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艱難地前進。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你們思索:這支隊伍能否經受住惡劣環境、殘酷戰鬥的考驗呢?”這樣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四)藉助教師口語,讓課堂更富趣味

《新課程的教學改革》—書中提到: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的統一,這種統—的實質就是交往。教學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交往,既體現了一般的人際之間的關係,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產”著教育,推動著教育的發展。而要怎樣更好地實現這種能推動教育發展的交往,從而讓這種交往活動變得有趣呢?誠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口語是溝通這種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讓這種交往活動充滿趣味性,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那種平淡的語言,轉而運用一些規範且帶有幽默性的、富有激勵性的、能調動起學生積極性的語言。

比如在課堂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我常常運用—些較為幽默性的口語,通過幽默性的口語的溝通和引導,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和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也便在無形當中得到了提高和發展,更難能可貴的便是在這種語言的不斷暗示和影響下,對構建學生幽默的個性以及利用這種方式進行交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總之,在教學活動中,儘量使用富有趣味的口語組織教學,讓學生一直保持著那種良好的學習情緒,課堂的趣味性便會從一而終,甚至在課後都會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呢!

(五)善於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成功中體驗語文課的趣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更重要的是善於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質疑、討論、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是強烈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學習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學生難免會有困難、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困生。教師是否處理恰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喜悅,品嚐到成功的滋味,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是一門教學的藝術。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孔子看來,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在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學得更有興味,把語文課堂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滿足求知渴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淨化思想的樂園,千方百計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也是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