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的錯誤傾向及對策分析

校園 閱讀(6.17K)

文章摘要:在高中政治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積極打造符合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生活化課堂,必須克服重視外在形式,忽視教學實效、重視素材數量,不求教學質量、重視媒體運用,忽視傳統技能、重視成績考核,忽視全面評價的錯誤傾向。…

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的錯誤傾向及對策分析

【編者按】在高中政治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積極打造符合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生活化課堂,必須克服重視外在形式,忽視教學實效、重視素材數量,不求教學質量、重視媒體運用,忽視傳統技能、重視成績考核,忽視全面評價的錯誤傾向,以教育科學和課程標準為基準,在充分整合各類有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營造出能夠真正關注學生真實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可能的生活的生動課堂。

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做的教學方法,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效。而在新課程背景下生活化課堂中還有一些錯誤的傾向值得我們注意:

錯誤傾向一:重視外在形式,忽視教學實效。

新一輪課改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徹底轉變傳統的由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做的教學方法,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然而在實踐中,一些教師只注重課程生活化的形式,而忽視其內涵。“課程生活化”是為了降低思維難度,激發學生興趣,轉變學習方式。因而課程的“生活化”雖有“美麗”的外衣,卻難以產生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公司的經營與發展”這一框時,視訊匯入新課後,通過幾大頁的海爾集團發展的文字材料,利用餘下的時間進行整個班級的分組討論,討論很熱烈,學生總結的海爾集團發展的原因也很多。但是最後教師並沒有進行適當的教學目標的總結。從表面上看,這位教師充分利用了探究性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形式新穎,但是並沒有通過一定途徑讓學生明確重點難點,因而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達成。

對策分析:教學方法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按照現代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在一定的與現實相同或相近的教學情境下,利用自己的已有經驗來內化新知識的過程。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是扮演指揮者、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所以,要彌補教學方法與教學實效之間的矛盾,必須構建基於共同生活情境的新型師生關係,這種關係是平等和諧的關係。這種關係首先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其次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必然是符合學生展示個性需要的,又能促進學生自由平等發展的情境。再次,教師要通過自己角色的扮演,充分展示自己在性格、學識、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言行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錯誤傾向二:重視素材數量,不求教學質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方式而形成的。這就要求教師一要大力開展情境教學,在提供的近乎真實的情境中幫助學生實現意義建構。二是要構建基於資源共享的新型師生關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受到資訊資源掌握程度的影響,教師就是要讓學生充分詳實的資源背景下充分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有些教師認為新課程背景下有效開展教學必須在生活化課堂中展示更多更豐富的資源,片面的貪大求全,結果學生無暇顧及素材全貌,所以資源是共享了,但是教學實效則是非常的低。因而我們在選擇新課程教學素材時要充分“重視高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展潛力,針對其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合理構建符合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情境。

對策分析:“生活化課堂”中重點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一是真實的生活,即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二是現在的生活,即現實國內外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現象、行為及蘊藏在其背後的理論。三是學生可能的生活,即學生在未來走上社會時可能面臨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例如在講到“新時代的勞動者”時,在講完我國的就業問題比任何一個國家都突出和緊迫後,針對如何解決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我開展了一次體驗式的討論活動:如果你是國務院總理、剛畢業的大學生、下崗失業工人,你們會如何做?在賦予身份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大家能夠激發創新的思維火花,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瞭解決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錯誤傾向三:重視媒體運用,忽視傳統技能。

我們身處資訊時代,資訊科技廣泛應用於教育,被稱為教育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資訊科技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課堂,可以展示生活素材、創設生活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內化新知識、習得新技能,從而進一步增強理論知識的現實應用能力。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但是採用多媒體教學並不排斥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形式、一種工具,它是為具體的教學內容服務的。在某些具體內容教學上,並不一定比傳統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效果來得好。所以我們在構建生活化課堂上,千萬不能把多媒體運用看作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同時,我們也要防止由過去的“人灌”轉變成“機灌”,要切實從教學情境創設上下功夫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對策分析:全方位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要求教育者必須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教學設計要從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資源為中心、以學為中心,整個教學對資源是開放的,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內的知識時可以獲得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生在佔有豐富資源的基礎上完成各種能力的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組織者。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素材資源選擇上,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學校實際等多種因素,儘量運用學生身邊事、國內外重大時事。在多媒體素材展示形式上,注意文字、圖片、視訊、動畫等的合理運用,並對課件的背景、文欄位落格式、色彩搭配等進行合理配置,以期達到更好應用效果。

錯誤傾向四:重視成績考核,忽視全面評價。

新課程在教學目標中提出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在具體的教學目標達成時就要求打破過去“教師中心、知識中心、書本中心、應試中心”的片面評價體系,形成評價觀念、內容、主體、方法、標準相互聯絡、協調統一的開放評價體系。而新課程改革初期,在全國的很多地方仍然是“舊瓶裝新酒”,仍然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並沒有使終結性評價讓位於形成性評價。真正有效的評價中,評價主體應由教師評價讓位於師生民主式評價,自評、互評、組評、師評結合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這樣才能全面綜合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策分析:評價方式的變革應由過去的單一終結性評價變革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生活化課堂就需要生活化的評價標準。學習和內化新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在課程評價中,不妨將學生小論文、小調查、課堂討論等也納入新的評價體系。例如,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前,可以預先佈置一項調查:分小組調查家庭周邊菜市場的主要商品價格,並通過電視、家長、報刊、網路等途徑整理近期肉類和蔬菜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並撰寫成小論文,在班級闢出一角進行成果展示交流。最終學生的成果將成為學生學分重要組成。通過這種靈活多樣的生活化作業,即可以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進一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因而面對新課程改革,必須構建起全新的課程評價體系。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生活化政治課堂的構建,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於產生高質量的學習成果。生活化課堂更需要我們在新課程基本理念下更多地進行創新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