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淺談英文電影片名翻譯論文

校園 閱讀(7.59K)

[摘要]本文在分析電影片名特點的基礎上,探討了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四個原則,提出“精神、事實、意境”對等的“效果”標準,並概括了片名翻譯的方法。

淺談英文電影片名翻譯論文

[關健詞]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翻譯原則

一、電影片名分類

片名的確定、選擇並非無目的、無原則,它是影片對觀眾的第一印象。

譯好片名的第一步,應全面瞭解片名的來源及其命名特點。片名大多以劇情、背景、主題、主人公線索為來源(賀鶯:2001:56)。以此為標準,筆者以為電影大約有以下幾種型別:

動作片:GoldenEyes(黃金眼);Speed(生死時速)。

愛情片:Ghost(人鬼情未了)。

恐怖片:theSilenceoftheLambs(沉默的羔羊)。

災難片:PearlHarbor(珍珠港)。

科幻片:JurassicPark(侏羅紀公園);StarWars(星球大戰)。

間諜片:theLivingDaylights(黎明生機)。

悲喜劇片:GrowingPains(成長的煩惱);Friends(六人行)

事實上,絕大部分都屬於綜合類,如Windspeaks(風語者),MenInBlackII(黑衣人)屬於科幻喜劇片。

二、英文電影片名翻譯原則

雖然電影片名的翻譯有其特殊性,但與其它體裁的翻譯並非截然分開,而是有共同點。就其翻譯過程、結果來看,筆者認為,它應該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原則:1.經濟效益原則

劉宓慶(1999:49)指出,“既然原語所含的內容值得翻譯(即有社會效益),那麼就應以社會能接受的目的語來實現轉換,而不應拘泥於原語的可讀性程度”。又說,“社會效益是檢驗翻譯的意義、翻譯的質量和翻譯的價值的標尺”(1999:48)。他與此提出了三個原則,其中,目的語的可讀性原則對片名翻譯有指導作用。“原語的可讀性甚佳時,能將原語的全部形式意義和風格意義對應地轉換成目的語……”(1999:49)。如SoundofMusic在香港曾被譯為“仙樂飄飄何處聞”和臺灣被譯為“真善美”就令觀眾頗為不解。後該片被中國內地的翻譯家把其為“音樂之聲”,已被廣泛接受。2.體現文化特色的原則

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譯被認為是最難翻譯的內容之一。關於“具有特定文化內涵(culture-specific)”,翻譯理論家Baker(2000:21)說,“譯出語詞彙可能表達一個完全不為譯入語文化所知的概念,該概念或抽象或具體,可能與宗教信仰、社會風俗、甚至某種事物有關”。由此可見文化翻譯之難。影片是導演對生活中實或虛的反映,體現電影內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給翻譯造成困難。體現文化內涵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文化詞、習語等。如FirstBlood,是個習語,意為“首戰告捷”,但一直被譯為“第一滴血”。

三、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標準

對於翻譯的標準,近代著名翻譯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標準。“信”是對原文而言,要求譯者正確理解原文,忠實表達原文思想、風格、內容。“達”是對譯文而言,要求用通順易懂的言語表達,而關於“雅”,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金隄從三個方面對該概念進一步闡釋: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對等概念。關於效果概念,他指出,在明確了效果指資訊對接受者的作用後,需要強調它應該包括資訊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從中所獲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包括主要精神、具體事實、意境氣氛三大要素(1998:18)。

在電影片名的翻譯實踐中,金隄說,正因為不同語言的各種變化都必然引起語言效果上的變動,所以只有從譯文效果著眼,才能判定譯文語言是否恰當(1998:43)。以此為標準,譯名在音、形、義等方面儘量達到精神、事實、意境的對等,即最終使“接受者和譯文資訊之間的關係,應該與原文接受者和原文資訊之間的關係上基本相同”(奈達,cf.金隄:1998)。theBridgeOfMadisonCountry,YouCan’tTakeItWithYou分別譯為“廊橋遺夢”和“浮生若夢”,深刻體現了漢語文化獨有的意境。

四、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的方法

片名需要言簡意賅,包含大量的資訊,總攝全片內容。這就要求有很高的漢譯技巧,因為它們的上下文體現於影片情節中。常見的英文電影片名翻譯方法有:1.直譯法

在不違背電影情節、內容及不致引起錯誤聯想的前提下,以生動、形象的譯入語再現片名。如:SnowWhiteandSevenDwarfs(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AllQuietOntheWesternfront(西線無戰事)。但這種形式與內容都可直接對應的作品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體事實、意境氣氛等方面都達到對等,採用直譯加意譯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如Ghost(人鬼情未了);講述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及微軟電腦公司創立者事蹟的PiratesOfSilliconValley譯為“矽谷傳奇”。2.意譯法

直譯難以體現其中精髓,譯者在綜合、分析、理解原片內容、風格、情節甚至於文體等的基礎上,對片名進行創造性加工,將它譯成能反映原片特點的譯名,以實現其文化、審美、經濟等方面的對等。如: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中,Cuckoo’sNest與杜鵑窩無關,它是個習語,為“瘋人院”之意,因此,該名後被糾正為“飛越瘋人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片名本身雖然表示人名或地名,但卻是有意虛構出來的,且與電影內容有緊密的聯絡。此時,若能音譯的同時,又能體現片名的內涵,當然再好不過。否則,以意譯為佳。如“TheBestYearsofOurLives”,“黃金時代”;“RebelWithoutaCause”,“善子不孝誰之過”,“阿飛正傳”等。3.音譯法

很多片名本身常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詞,在不致引起譯入語文化的曲解時,可直接將其音譯。如:Rocky:(洛基);Casablaca(卡薩布蘭卡)。但眾多例子表明,純音譯的例子很少,因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為國內觀眾所不知。由此應考慮音譯加意譯這一方案。如Patton:巴頓將軍;ForrestGump:阿甘正傳等等。4.另譯

有些影片無法通過以上這些譯法與實現對等,可採用另譯。如:Earthquake最初譯為“地震”,給人一種科教片的感覺,與原片內容相距極遠。後譯為“驚魂奪命”較好地實現了對等。Speed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列高速賓士的列車上排除一顆定時炸彈的故事。故事情節迭宕起伏,扣人心絃,真正反映了“生”與“死”全繫於列車之“時速”,譯名“生死時速”可謂經典之作。上乘之作還比如:Entrapment(將計就計);PlayingByHeart(隨心所欲);Matrix等。

參考文獻:

[1]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2]金隄.等效翻譯探索(增訂版)[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7.

[3]賀鶯.電影片名的翻譯理論和方法[J].外語教學,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