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歷史重要的知識點彙總

校園 閱讀(7.64K)

高中的歷史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在學習歷史這門課程的時候,要多讀歷史教材,學會分析歸納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重要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重要的知識點彙總

  高中歷史基礎知識

一、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1)農作物:水稻(南)、粟(北)(引進作物:玉米、番薯)

(2)生產工具的變革:

①原始農業:刀耕火種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戰國:鐵器和牛耕出現

④唐代:曲轅犁

⑤灌溉工具:三國翻車、唐代筒車

(3)水利設施的完善:

①春秋戰國:芍陂、都江堰、鄭國渠(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②漢代:漕渠、白渠、坎兒井、治理黃河

(4)生產方式的變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時期大規模簡單協作

②自耕農經濟:

原因: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進步;私有土地出現

產生:春秋

特點: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規模小,難擴大再生產

二、古代中國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時期

實質: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確立:

形成:戰國時期

原因:私田逐漸私有;稅制改革承認土地私有;商鞅變法從法律上確認土地私有

(3)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農土地私有制

(4)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土地兼併

三、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1)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為輔

(2)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

(3)“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

  高中歷史知識歸納

一、“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稱“至聖”。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高中歷史必備知識

先秦

1.西周的興衰。

2.分封制的`內容、實質。

3.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4.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併戰爭。

5.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6.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7.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醫學和詩經。

9.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說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複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秦漢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併、暴政、思想專制)

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