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有效提問設計

校園 閱讀(2.31W)

閱讀課是語文科的主要型別,學生對文字學習時,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問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對文字的理解程度、對學生能力的把握,而學生的回答則反映了教學的效果,師生的問答往來也就構成了語文課堂的主要環節。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有效提問設計

課堂提問如此重要,因而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不僅應該在課前精心設計問題,而且應該根據課堂的情形調整問題,儘可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1 課堂問題設計的依據

課堂問題從何而來?教師必須立足文字、面向學生,才能設計出合理、有效的問題,從而吸引學生積極思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1 研讀文字。部分學生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國中的語文不需要學習,因為識字教育在國小已經完成,文章都能通讀。個別教師也可能存在比較模糊的認識,覺得部分課文比較簡單,是不值得認真學習的。但是,通讀不等於讀懂,課文簡單不等於缺乏學習的價值。應該說,國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承擔了兩個任務,通過字、詞、句、篇和聽、說、讀、寫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理解文字的涵義、寫作手法及運用該手法表達的能力),進而涵養學生的精神。

如果說只是瞭解文字敘述了怎樣的故事,那並不等同於讀懂文章,在國中語文課堂上,學生應該通過文字的學習不僅理解文章的主題,還應瞭解文章敘述的技巧。

以《從羅丹得到的啟示》為例,這篇課文集中描寫羅丹專注雕刻的這部分內容在國小課本里已經出現了,題目是《全神貫注》。如果國中語文科還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增加積累,瞭解不同的故事,那麼九年級設定這篇課文就重複了,但國中生的閱讀要求有別於國小生,不能只重視敘事的瞭解,更應該懂得寫作的章法。針對大部分學生讀文章只關注情節的弱點,筆者引導學生疏通文字後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不是從自己身處羅丹的.工作室開始寫作?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梳理本文的結構來學會注意文章的框架,既可以提高閱讀的成效,又促使學生關注文章寫作的方式。

1.2 瞭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常有教師為自己的問題設計得不到學生的呼應而煩惱,他們甚至抱怨學生水平差,不能和自己配合。過去筆者也常常面臨這一困惑。

其實教師應該瞭解自己面對的物件的能力狀況,只有自己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也就是贊可夫所說“最近發展區”,才可能獲得學生的響應。

《風箏》一課,大家都認為是很難理解的,內容非常深刻,不是低年級學生所能體會的。但是鄭桂華老師在面對七年級的學生時,設計了非常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從“放風箏”的樂趣說起,拉近了文字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充分調動了學生對文字的興趣,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換位思索,使學生真正進入了文字,理解弟弟被虐殺的可悲,還提高了閱讀的能力。

  2 課堂問題設計的原則

2.1 問題要明確。一篇文章要吸引人,僅依靠一點是不可能的。往往有眾多因素,從內容到形式,選材、立意、修辭、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包含有許多值得教學關注的點。尤其是名家名篇,有許多值得分析學習之處。如果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鬍子眉毛一把抓,想面面俱到,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課堂問題的設計宜少不宜多,問題一多,重點就沒了。《<吶喊>自序》是傳統名篇,可以學習的內容很多,就文字的語言風格,也可以從簡練、深沉等多個角度解讀賞析,但鄭桂華老師在上課時只選擇了一個問題“魯迅語言的形象化表達”,由於目標明確,學生不易分心,既可以使師生在共同的語境下交流,又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鑽研文字,“將形象與本義對照,分析形象化表達於本義的聯絡,理解語言與思想的關係,表達方式與作者性格的關係,語體與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的關係。”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對文字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2.2 問題有梯度。教師上一節閱讀課就好比引領學生登泰山,應拾級而上,漸入佳境;或如同和學生進行一場智力角逐,迂迴曲折,充滿趣味。由於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水平總是有差異,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就會使其他水平的同學得不到關注。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兒童也是喜歡不斷嘗試新的事物、超越自我的。教師設計的問題假使不能滿足學生不斷探索的進取心,學生就容易陷入倦怠,而且同一層面的問題設計也難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聰明的教師懂得問題的設計既然是面對全體學生,學生的水平總是參差不齊的,學生的能力也總是處於動態之中,因而問題的設計應該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習處於下游的同學也能有所收益,使學習佔據前端的同學也要動腦筋,促使中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索,不斷進步。

朱自清的《春》是傳統名篇,陳明霞老師在引導預備班的學生學習時,採用梯度,從簡單的課文中疊詞蒐集入手,讓學生聽語段的朗讀,找出兒化音,說兒化音給自己的感受,再從語段中尋找自己喜愛的句子,說明理由。在教師引領學生學完一個語段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另一語段。由於設計坡度合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效果也很明顯。

課堂問題的設計都是在課前完成的。但教學是一個實踐活動,僅僅紙上談兵是不行的,設計好的問題只有落實下來才能取得真實的效果。

問題設計好,在課堂實施時可用靈活變通,發問者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或者說是培養學生提問,學會學習;教師的提問如果學生沒有反應,教師可以等候或調整問題。

課堂提問是閱讀課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師不斷實踐、反思、總結。上學期經過一學期的重點學科建設的學習,在聆聽同行開課,導師點撥,自己觀察、閱讀相關資料,慢慢獲得一點體會。這些收穫也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實踐才能發揮作用。總之,語文課是需要教師不斷修煉的,只要在備課中、教學中做個有心人,課堂的效益就可以得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