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

文學 閱讀(1.44W)

我不知古人所說的“半本《論語》治天下”是否用了誇張的手法,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論語》威力非同一般。它對我們的影響是那麼的深,即使今天,它的印象裡還不小,因為《論語》的條條框框早就滲進了我們祖先的骨髓之中。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

還記得國小二年級時首次背《論語》中的內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當時僅限於背誦而已,要說有什麼理解,當首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了,因為當時認為朋及親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裡的親戚來,很多時候都會給我帶點零食或玩具什麼的,這個當然要樂了。加之當時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認定它就是真理。對“溫故而知新”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當時您要是讓給說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從心底裡真是不明白——一本語文書就那麼幾個字,你再怎麼翻,也不會蹦出一個新的生字來,怎麼溫古,怎麼知新啊?什麼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當然隨著對通假字的認識,這個解釋就沒了,但理解嘛,還是用困難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賣弄,當時去父親跟前背誦,背完後順便賣弄了起來,把自己的理解大講特講,不料父親卻用我背的東西給我反講了起來。當然我是迷迷糊糊聽完的,因為我還是不理解。

二八年級之後的一年,不知是語文書被詩詞給佔了還是我忘了,腦中沒有《論語》的記憶。四年級一篇魯迅的《孔乙己》又讓它回到了我的視線。那時的影響是什麼之乎者也的東西都出自於它,書呆子也出自於它。便從感情上有點小討厭孔子和《論語》了。

對《論語》的感情,很對時候像對父母的感情,總在變化,而且是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變化。國小時自我意識不是那麼的強,所以對《論語》的感情也是隨著書本而變化。等上了國中,學了古代史算是對《論語》有了初步的認識,覺得一本書能被那麼久的當做行為準則,的卻不易。加上國中語文書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論語》內容,對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點吧。但總得來說還是以做人出事準則為準。

等到了高中,終於有機會讀了全本《論語》,由於大學聯考的緣故,讀的不是很認真,所以讀完後能記住的還是那麼幾句,也談不上有什麼理解。

學期,相對於高中有了更多時間去看書,所以便又找到《論語》看了一下。

《論語》整本書以孔子教導學生時對話的言語記錄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學生如顏回,曾參,子路等人的言語記錄。章節內容比較雜亂,每一篇不會固定講什麼。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話而來,如“學而篇”就是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得來的。雖說章節雜亂,但在書中處處見仁,時時見禮,義也多多,情也不少。

孔子對人的尊崇,是甚於於一切的,比如他說“人而不仁,如樂何,人而不仁,如禮何?”“苟志於人矣,無惡也”。同時他對仁的講解,也有許多不同,這點主要是踐行了他因材施教理念,如他對司馬牛和樊遲子宮就給出了不同的說法。《論語》中關於仁和禮的研究實在太多,也太高深,我實在沒法繼續說下去,所以這裡我選了一個小點來說明一下——它就是《論語》中的情。

子路在論語中和孔子的對話不少,雖然孔子對他的評價不如顏回他們好,如孔子說“由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但師徒之情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記載“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行。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在老師落寞的時候還能跟著老師,而且能夠把心中不快當面告訴老師的人,恐怕也就是子路了,讓顏回去肯定是不行的,孔老夫子也說了回是終日不違的的嘛!若是如此,便也就算了,畢竟子路實在老師落寞的時候去給老師發脾氣嘛!但後面他在老師發達的時候又去找老師麻煩了。書中這樣記載“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餘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是當時衛靈公的夫人,把持朝政。孔子見了她,子路就不高興了,因為他認為老師的行為與他的言行不符。當然,孔子為了表明清白,只好用發誓這一最具威力的方法了,於是他便不斷的說“餘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意思是我做了不正當的話就讓天來討厭我吧。今天我們是可以隨便發誓而不怕誓言兌現,可孔子那個年代是怕的啊。這是多麼好的師生關係。今天誰還敢去說

自己的老師行為不當啊,至少為了可憐的學分也不會。又有幾個老師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對著一個自己的學生去做發誓那樣的是呢?當然,當著媒體他肯定會,作秀嘛。

總之《論語》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當然很有我們值得作為一個經驗而避開的地方,因能力有限,就不從大處著手,到此為止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