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論語》讀書筆記(合集15篇)

文學 閱讀(4.91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書筆記(合集15篇)

《論語》讀書筆記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們引用作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過其中體現出來的孔子對矛盾的處理方法嗎?冉有遇事猶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治長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動能頂幾個人)都是偏向了極端。所以孔子對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問給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當然是讓他們回到矛盾的平衡點上去。

說到這裡,岔開說幾句。因為孔子教導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對弟子所說的某句話往往是針對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說的,我們不能將某一兩句話抓住看作是孔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甚至抓住幾章中孔子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說法得出“《論語》是矛盾的”的結論,而應該聯絡整體,聯絡生活地把握。我們應該相信,整部《論語》應該是統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節,更不應該斷章取義地作訓詁學上的文章。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準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準。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我們要儘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

《論語》讀書筆記2

讀論語,感到收穫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一、《論語》既樸實無華又秀色可餐,白紙黑字,片言隻語就勾畫出了美好圖景:“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道出治國真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醞釀凌雲壯志;“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描摹君子氣概;“仁者愛人,親親愛人”呼喚人間溫情。這些樸素而睿智的詞語使我的心靈乾淨明澈,引我走進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

二、規範我的言行和學習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我急於求成,卻忽略了對概念、句型的理解,這使我學得並不紮實,特別是英語……後來,我反覆咀嚼了《論語》,其中“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話語,使我受益匪淺。《論語》倡導的老實、嚴謹的學習態度,這比任何一種學習法都行之有效。反覆咀嚼,如同在蒼翠的青橄欖中嚼出絲絲清涼:做事一定不能違背原則,不僅僅是學習,否則必然失敗。我豁然開朗。

三、思,然後明目標。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它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罔。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前十天,我誇下海口說我知道一個半母音字母,結果我姐姐不信,偏讓我說出來,哎,這下可鬧笑了笑話。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

思考,然後明確目標,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應思考立身和處世的原則。“內聖外王”的君子,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和準則,也許也是需要用畢生努力不斷去接近的一個目標。

讀《論語》,讓我們的心靈和諧飽滿,讓我們對生活有熱愛,有嚮往。因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說我已讀懂《論語》,但我從中悟出了很多知識、啟迪,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我還會堅持研讀《論語》,一點一滴的通透其心靈,使我的心靈芳香馥郁。

《論語》讀書筆記3

《論語》是孔子弟子整理的關於孔子的言行、語錄,同時它也是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它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的工具”呢?懷著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裡行間。《論語》裡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裡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君子是一個意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說什麼“君子動口不動手”、“觀不語真君子”等,感覺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似的。事實上,君子就是孔子他們儒家學派的一種自稱,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鬥”,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與君子相對的當然就是小人了,小人並非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罷了。《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與小人相差甚遠。“小人累君子,君子當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見君子的物質生活是那麼的悲慘!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致力於維護三綱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當魯國大夫季氏“八佾舞於庭”時,孔子憤怒地說:“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便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裡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尊重朝廷貴族,“不犯上”,也說明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當作“人”的標準:“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過:孔子“這種所謂仁道,很顯然的是順應著奴隸解放的潮流的。這也就是人的發現。”

縱然,《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並不能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是它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批判地繼承這些中華傳統文化,讓《論語》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我們必讀之經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論語》讀書筆記4

原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從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要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這一段被例在《弟子規》之首。古人認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謂的百善孝為先。孝表現為愛父母,尊重父母、順從父母。當然像晨省昏定,到是沒有必要,但出門前向父母道聲別,回家向父母打聲招呼,父母需要照顧時必須在身邊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禮節必須要做到,與父母意見不一致,可以溫順地交流,當父母有錯時採取溫馴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長,可以推廣到年長的朋友。謹慎處事、嚴格要求自己、加強修養,對待人和事要講究誠信,不欺人不欺已。博愛眾人,與人為善,與修養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餘力之後,就可以學習種文化知識了。

《論語》讀書筆記5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絡,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註》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

我所看的《論語》是被後人分為二十章的。並且以每一章頭兩個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學而”,就是本章第一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實,我細讀《論語》也是初次,粗讀有些時候了,但是畢竟自己沒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這次的任務卻是又一次讓我捧起了《論語》,由於要記筆記,並且要進行交流,所以逼著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細讀。想要說明的是,既然是《讀書筆記》,裡面會有好多的東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爾加上點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二)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那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遠方的朋友來拜訪,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當別人對自己不瞭解時,自己也不會生氣,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種品質嗎?

這裡的第一句是告訴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就要時時的溫習,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換個思路想過來,這個“習”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實踐”或者“應用”、“體會”的意思。就是說要懂得去印證你所學的東西。比如說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了,並且應用之後回過頭來看你所學到的理論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得到學有所用了,學習的時間沒有白白的浪費,你才確實感到是件很高興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說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換個思路再去理解,先看“遠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領域的“遠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對你有成見、對你不認可或者對你有誤解的人,經過了解而認可了你,從思想的遠方和你拉近了距離,而成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有朋”的“朋”,那就是雖說你們思想上有隔閡和距離,但你卻是一直以“朋”來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敵對的態度,那是不會“有朋”又自“遠方”而來的。

再來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說的是君子之道,在這裡我想還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見打破常規來說。我們再回過頭來先看前兩

句。第一句,學而??你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加了自身的閱歷以及修養,然後有朋??就從“遠方”來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之後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說你裝腔作勢,如何如何??而這個時候呢,你也不生氣,必定人們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樣。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給予理解。並且還當他是‘朋’。這樣你在學而??慢慢他也會從‘遠方’來到你的身邊的。到那時難道不是‘不亦樂乎’的一件事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這句的意思:一個做人非常講究孝悌的,則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歡作亂那是從來都沒有的。要成為君子,則要從根本出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修來。孝悌是什麼,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這個‘弟’是‘悌’。從字眼上理解,孝講的是對長輩的感情(不單單是父母),悌是兄弟間的感情。這句話雖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讀懂這句話就必須深究。

有子(孔子的學生)稱‘孝弟’是‘為人之本’。就是說,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實上中國人在幾千前年的潛移默化當中也確實把他作為自身修養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這個人孝順不孝順嗎?如果一個人不孝順,大概也沒什麼可做朋友的地方了。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更別提什麼‘外人’了。所以,只要一個人“孝悌”了,那麼“本”就立了,這個人在外就不會亂惹事了,不會亂惹事的人就不會做出謀反叛亂、投敵賣國的勾當,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認為,這句話對現今社會還是很有用處的,“孝”之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們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於孝子之門”之說,那麼,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麼我們不都應該檢點自己並認真地按照去做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了,我們的尊老愛幼不就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了嗎,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3、學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嫡傳了孔子的事業,著了《大學》,然後孔子的孫子子思又傳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後子思又傳道於孟子。四個人雖然同出一門,但思想卻是有所不同的,性格與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話容易理解,不過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隨便說說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給人辦事進不進心那,對別人有沒有講信用啊,今天是否學到了東西,有沒有仔細體會啊。雖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與聖人也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讀這句話的體會是:最偉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當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論語》讀書筆記6

為政篇雖“為政”,然其中之理非只涉為政也,凡管理、修身、識人、行孝、為學等亦可於其中見道,學者宜合自身以明窺聖人之理也。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政之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為言得也,得於心而不失也。範氏曰:‘為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出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務眾。”--《四書章句集註》

政者,正也,謂正人之不正。“正”字上面的“一”意為持中守一,下面是“足”的象形,意為行、做,所以正的意思就是在前行做事的過程中要保持平衡守一。“政”右邊是反文,其象形是執條鞭。所以為政最重要的就是“撥亂反正”,即把不正的扭轉到正道上去。怎麼做到這點呢?用冷冰冰的刑法,還是以德服人?

“政”字小篆

答案顯然是後者。那什麼是德呢?德者,得也,謂心之所得。“德”字左邊為雙人,意為行走,右邊是上“直”下“心”,正直之心,所以德就是保持正直之心行為,這樣心也能有所得(德)。

“德”字小篆

把德比作北極星,有以下幾點根據。一是在於北極星的指向作用,德也一樣,對人民具有導向教化之用;二是北極星是眾星的核心所在,是他們的中心,德亦是為政之核心;三是北極星終年泰然不動,而眾星動之,德也要保持靜安,治國具體的政策、方案等圍繞著德可隨機應變,但不能超乎德之邊際。再把“為政以德”這件事或這個人比作北辰,那眾星就是群眾了,“為政以德”必然光輝照見群星,他們也因此擁戴你(共之)。所以有範氏曰:“‘為政以德’,則不動而化、不言而信、無為而成。所守者至簡而能御煩,所出者至靜而能制動,所務者至寡而能務眾。”

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極星和北斗七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則知之明而事無所守矣。天命,即天道之流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固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隨其心之所欲,而自不過於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四書章句集註》

此為先師孔子對自己一生境界提升的概括,且夫聖人之境界甚高,則當順時而次進之,能至何即為何,蓋其相上遠,非我等凡俗易參悟體會也。

“志”金文上為“之”下為“心”,“之”是“足”的變形,所以“志”就是心之所往的意思。十五志於學,即心向於學(覺),學有見道,是為覺悟。

“志”字金文

見道後當立身於道,三十而立是為固守正道,非今之膚淺意也。不惑則心上無或,明萬物當然之理,遂有道充於心而不必守。事物之理皆天賦之,天命,是天賦萬物之使命所在,既知天道,則有天道固萬物之理,又勝於不惑矣。“聽”繁體如下,耳下面是“壬”,其象形是人立在土中,寓意德紮根之深(亦有善之意),耳右邊是德的右邊,是為正直之心。

“聽”字繁體

耳順即聽之也順,知天命後還要腳踏實地去踐行地德,孔子就是五十才周遊列國去實踐,花了十年乃修成耳順。欲而當於理,天理也;欲而不當理,人慾也。欲之上天理也,欲之下人慾也,孔子之慾為上,心已通天理,豈會逾矩乎?聖人的境界是愈來愈超凡開闊的,欲窮其道,則既不可驕恃自滿,亦不能妄自菲薄,當潛心虔意體悟修煉之,至於何般地界,皆為己之福也,豈非聖人之恩德乎?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為也。為善者為君子,為惡者為小人。由,從也。事雖為善,有意之所從來者有未善焉,則亦不得為君子。安,所樂也。所由雖善,而心之所樂者不在於此,則亦偽耳,豈能久不變哉?”——《四書章句集註》

此為聖人辨識人之三層根據,一層勝於一層也。“視”甲骨文寫法上為“示”下為“目”,意為眼睛看見天地日月星,這是較為概括的象,故而視人之所為善惡較為容易。

“視”字甲骨文

“視”外之善惡還不足,還要“觀”內心之所由。“觀”的象形是貓頭鷹,貓頭鷹在晚上視力特別好,觀比視而言需要聚焦,所以更為細緻,或許是觀人心太難,需要從更多更細緻的地方去觀。如表面雖行善事,然內心本源非善(如為私慾所累),此偽善也。

“觀”字甲骨文和金文

心有善且行善事而心有不安,蓋未能融會善於身心也,尚有不足。“察”是在屋子裡祭祀的意思,面對列祖列宗之靈位,需要虔誠靜安去與先祖感通,方能有所察覺,“察”就比“觀”更深入,沉靜地去“察”人是否安心於善,能安才是真善。心安泰則善不能移,身安樂則善充其體。由此可見,識人(是否善)也不易,真善亦有難,學者當見善思齊焉見不善而內自省,以求盡善。

《論語》讀書筆記7

坐在桌前,寫《論語十則》讀後感。拿著《論語》搖晃了半天,也感不出個頭緒來。恍惚中似乎看見一縷魂兒頭過紙背,飄蕩在春秋戰國和兩三千年後的今天。

想當年,孔老人家為做官周遊列國,歷盡顛簸,費勁口舌。不只是相貌不夠酷,還是不太會做秀,反正最後沒戲,只得回到老家教書。為了多掙幾個錢,收了三千弟子,只是混個溫飽,最後也沒發財。就得了幾束肉乾,幾片乾魚,很失敗的樣子。

說他是辦學的祖宗,有可能的。聽說以前的私塾都掛他的畫像。現在私立學校是不掛他老人家的像了,不過收費比起祖宗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說他書教的好,似乎有點兒勉強。據觀察,他就的教學宗旨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由,會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懂不懂?自己去想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走在路上大夥兒互相討論學習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憑興趣愛怎麼學就怎麼學吧。

學的怎麼樣,全靠一個“悟”字。悟好了,是老人家的功勞;悟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反正已經收到了肉乾,魚片,“我是老師我怕誰?”

後來要不是幾個學生有出息,哭著喊著又是叩頭又是膜拜的,他老人家才不會成為千古聖人。嘿嘿,不信啊?你說他書教的好,讓他拿特級教師證出來看看!

教書不怎麼樣吧,說話也沒什麼水平。

那天不只怎麼的跑到河邊上憋了好半天,總算說了句有意思的話“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弟子們歷盡記錄下來大呼高明。其實就在他不遠處有一位老農也在說;“不抓緊點種上,秋後就得餓肚子了。”

從戰國回來,也不敢把自己的感想寫到作文字上,那不是找死嗎?還是按照“四勿”原則,端端正正的寫上:要抓緊分分秒秒時間,刻苦努力,向孔子學習。

學什麼?……忘了。

《論語》讀書筆記8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從孔子的這段話中,人們提煉出了一句流行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常常是用來批那些沒有潛力、不懂道理或不可教化的人。這麼說來,宰予就成了一段不可雕的朽木。可是,宰予是孔子門徒中很有天賦的人,學習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自然,“朽木不可雕也”這句文中帶刺的罵人話就不該加在他身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句話的原意是:“腐爛的木頭不可能雕刻什麼了,糞土一樣的土牆不可能粉刷了。”看到這裡,似乎孔子對宰予的怒氣已經促使他拋開作為君子刻守的禮儀,開始拄杖大罵了。於是,很多人就由此得出一句出自聖賢之口的辱人之言,斷章取義,遺落了後面半句話:“於予與何誅?”這句的意思是“對宰予,我還能責備什麼呢?”由此可見,孔子其實是在拄杖嘆息。原來,宰予雖然是一塊學習的好料子,而且勤奮上進,頗入孔子法眼,但是天不作美,他的身體卻十分的虛弱,時常生病。我想,身體孱弱的宰予在白天學得太累了睡上一覺,確實是無可厚非的事。孔子不是在嘆息宰於做為讀書人白天睡大覺的表面現象,而是在感嘆宰予身體狀態之差,承受不起他奮起學習的決心。他是為學生的身體擔心啊!

孔子說:“當初我看一個人,是聽了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看一個人,我聽了他的話,還要觀察一下他的行為。這種情況,我是經過宰予的事情以後改變的。”孔子之所以能夠門徒三千人,培養出七十二位聖賢,就是基於他對於人的天賦與人的身體是很清楚,而對每一個學生又是有教無類的緣故。

但是,現在的人們在文縐縐地罵著:“朽木不可雕也”時,又有幾人想到這一層?

孔子是個很體諒學生的老師。

《論語》讀書筆記9

中國文化淵源博長,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們華夏子孫的驕傲。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我們先輩對人國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捧著這本厚實而蘊含著生命真諦的《論語》,輕輕的翻開,那淡雅而古老的書香,便撲面而來,感悟一頁頁間,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一面面,洗滌我心中的浮躁狂妄……今天,人類社會正處著急劇變化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孔子曾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在風和日麗暖的季節,其他樹木和松柏沒有區別,鬱鬱蔥蔥,一身碧綠。到了大雪飄飛,嚴寒時節,其他樹的葉子紛紛凋零,唯獨松柏卻經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歷劫不同,一身傲骨!也只有受得起磨練,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依然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才能擁有著君子的節操,唯有這樣,民族魂才得以發揚,唯有這樣,中華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揚,國家才得以發展壯大!後有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是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白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哦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人民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進步的光輝點。

讀著《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他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有更有意義。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現在,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棵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論語》讀書筆記10

《論語》既是通俗的,也是典雅的。常讀常新。

攬《論語》全貌,我們不難發現夫子是那樣的可親可敬,童真的爛漫和深刻的哲思天成一體,堅毅的性格與隨和的態度共伴一生,嬉笑怒罵無不真摯自然。

《論語﹒八佾(音義)篇》所載: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已,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古代木舌銅質的吊鐘)。”這段話大致的意思是,“儀地的一個官員想(通過夫子學生的介紹)見夫子,他說,凡大德之人來到此地,我還從來沒有未見到的。學生就把這個官員引見給夫子(注:可以肯定他們談的很投機),官員出來後說,你們這些弟子啊,何必整天哭喪著臉,天下遺失道統已經很久了,夫子是上天派來向世人敲響警鐘的!”

當年的夫子和我們當下一樣,都處在社會的大轉型時期,面對“禮崩樂壞”時局,大家都在痛心扼腕。但以一己之力向時代發出吶喊,惟夫子一人。

我常為《論語》開篇三問而擊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初讀此文,頗有疑。問自己,學習怎麼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呢?乾巴巴的書本啃到何時?朋友來了好好招待,噢,還說的過去吧……如果別人不瞭解、不理解甚至誤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我還要當做沒事人一樣,這可能嗎

重讀這段話,甘似飴。原來,在古代“學”和“習”是兩種功課,古人稱理論知識的受教掌握為“學”,生活實踐的訓練體驗為“習”,二者缺一不可,不僅學得理論,更要反覆練習運用於實踐,“習”的古義是鳥的羽毛,當鳥兒學會飛翔,自由遨遊在天空,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啊?!

夫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又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古之六藝,乃“禮、樂、射、御、書、數”,何止是光啃那些乾巴巴的書本。夫子的時代還沒有線裝書,“有教無類”的思想,首倡私庠之濫觴,使王公貴胄之學走入尋常百姓之中,學其藝、觀其性、察其道,在反覆的教習中,感悟、俯拾人生的味道,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啊?!

同樣,“朋”和“友”古義裡也是兩個概念,“同門曰朋,同志為友”,當志同道合的同窗師兄弟相聚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尋世間的真理,學問的要義,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澄懷觀道,玉宇清明。再來體會“人不知而不慍”,不會在為“誤解”而陷入煩惱執著,夫子還言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樣一個推己及人的胸懷,不正是夫子文質彬彬、謙謙君子的真實寫照嗎?!

再讀此篇,淡如水。這三問,好似人生三境,反覆玩誦每每都有收穫,好比“詩無達詁”,意猶未盡,經過歲月的磨洗,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人性的淡泊,愈發凸顯了。

夫子是可愛的——諷其弟子宰予(白天睡大覺)“糞土之牆,不可圬(音烏,塗飾之意)也”;他是美食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還是音樂發燒友(在齊國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位十足的書呆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夫子是現實的——他教子說話辦事“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他直指人心“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為了生存,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做過魯國的司法部長(大司寇),直抒自己的法治理想“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更有窮途落魄時,路人的哂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夫子更是中華先民在追求美好理想過程中實現人格昇華的典範——“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他初衷不改,一路前行,一次次振聾發聵的呼喚和追問,化作中華民族獨有的深入骨髓的精神氣質,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氣概,壯言壯志壯行,終成“萬世師表”,為後世景仰!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生活已打下《論語》等儒學經典深深的.烙印,許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成語多出於此,如見賢思齊、循循善誘、克己復禮、見義勇為、任重道遠、溫故知新、禍起蕭牆、當仁不讓……

許多名言、警句更是至今發散著智慧的光芒,如“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些成語、箴言辭簡而意深,作為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非常適宜。

夫子就是這樣一位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深邃而又質樸的人。往事越千年,重拾國學經典,重樹文化自信,中華兒女有足夠的智慧與底蘊實現自己的百年復興夢!再讀《論語》,木鐸鏗鏗,聲猶在耳——

這是一位慈悲老人的諄諄教誨,頁頁叮嚀。 這是中華民族跨越千年的精神浩嘆……

《論語》讀書筆記11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於這種說法以前也只就是聽說而已。當從電視上看到于丹講《論語》時,立刻被她那淺顯而又富有哲理的語言所吸引。電視上的講座幾乎完整的看了下來,隨後又買來書仔細地閱讀。之後才明白,平時常常用以提醒學生的幾句“格言”原先就是出自《論語》,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于丹透過白語化的語言,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使《論語》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就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在這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透過《論語》的解讀,能夠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因為在孔子看來,一個人內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這個社會就應如何如何,要求別人就應怎樣怎樣,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應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

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我所能夠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就是大就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吾與點也!”的故事所闡述的正就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就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能夠照見自我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能夠直接的反映出你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能夠開啟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說,這個世界上對自我有幫忙的朋友有三種,即所謂“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諒、友多聞。

無論就是孔子的《論語》還就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就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我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我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就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我的內心選取潛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我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就是窩囊,而就是他能夠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就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就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我,按照自我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我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就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就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就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能夠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我的方向。我想無論就是古賢聖人還就是于丹所想表達的好處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好處吧!

《論語》讀書筆記12

通過聽朱先生的課,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孔子的確是了不起的聖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端:

一、以前雖然對《論語》並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度與方法不正確,朱先生曾講過,讀《論語》,首先要把態度擺正。孔子是聖人,自己是凡夫,對聖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論語》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論證之類的現代學術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聖人之志。聖人的心是純然天真之心,聖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聖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聖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裡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學佛前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常瑣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訓,搞不清其主旨是什麼;對書的結構、層次也不清楚。聽了朱先生的課後,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語》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嚮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故孔子畢生……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麼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

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範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是各式各樣的規範,是道德之現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恆不變,不論什麼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孔子的仁學,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後,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現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於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

聽朱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穫,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構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之美,第六篇為內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構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瞭然了。

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看了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並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並再傳至劉友生善人於當代,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於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並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現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

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汙,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後,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係,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淨業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後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並不適合唸佛法門,淨宗一法,以信願感通佛的願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

故《觀經》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願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唸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於增上我們的信願力,有利於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當是什麼?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聖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釋者心性境界水平決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聖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後知儒。”同理,學佛然後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並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聖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大師道眼圓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聽朱先生講課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著先生講後十章,還有《大學》、《中庸》等。

《論語》讀書筆記13

古語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其語雖有誇張成分,但卻是真真切切的道明瞭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而當我們回顧歷史的長河,又如人們常說的“中國兩千年文化不過是在為《論語》作注”這又表明了孔子思想對中國曆代知識分子那綿延不絕的影響。總之,作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思想是每一個國人都逾越不了的鴻溝,每一個國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來踐行著孔子的思想,那怕是已經現代化的今天。

《論語》一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故千年來為論語作注者不盡其數,經典者也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古代學者是用文言註文言,我們已經和傳統的文言相去甚遠,因此,只能舍遠求近——通讀一些近現代學者所注《論語》的佳作,在我看來,最為深刻的當屬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稍為遜色則有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當然少不了熱得如火朝天的《于丹<論語>心得》,這也可以作為一個大眾化的版本來參照,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堪稱經典,當然,這些都只是一些很好的參照版本,我們想深入到孔子思想裡面,還是得自己去品味《論語》那古老的文字,自己去體味孔子的箴言,自己去領悟孔子的智慧。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出身貧且賤,一生生活艱辛,曾任過官職,在他55歲那年,認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魯國實現,於是開始周遊列國,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其政治理想,他受到了一次次的拒絕,但他又一次次的振作,向下一個國家邁進,堅定不移的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鬥,直到13年後,他才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的,於是回到故鄉,從事教育活動和整理古籍,開創了中國首次平民教育,直至73歲去逝。從孔子苦難與輝煌並行的一生,我認為可以從中學到孔子那種在求知上的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智慧的人生態度;還有他那種對自己信奉的價值體系的實現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那誓不罷休的毅力。

于丹說過一句很漂亮的話:“《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在我看來,孔子是一個鮮活而有智慧的老人,他在那裡口若懸河的給弟子們講他對人生的感悟,不小心被我們也聽到了,於是就被稱作《論語》。因此,我們讀《論語》,不應用仰視的角度,而應用平視的視角去讀。

《論語》讀書筆記14

兩千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書裡的內容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是那麼芳香令人陶醉!書中的內容看上去好像沒有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

書中的文字充滿了哲理,我最喜歡的有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經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句話告訴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你被別人誤會了,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在《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引發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流走的水象徵著流逝的時光——一種時光悄悄流走的感慨,一種人生目標要在奮鬥中實現的理想,在這一聲嘆息中表現了出來。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普通而又最寶貴、容易被忘記而又最讓人後悔的事的東西。還記得高爾基曾經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我們也許不能讓時間停留或者延長,我們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

《論語》是孔子一生的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麼做人,怎麼處事。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論語》讀書筆記15

讀了君子不器的《論語》,我感受到了儒家學蘊含著豐富的普世價值,也瞭解到了論語的深刻奧祕。

《論語》主要包括哲學、歷史、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對於孔子來說,天明和鬼神的確存在,不過,他又對其充滿了懷疑。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啊,學了為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學以致用,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把學習看作一件快樂的事,這就是好學者的做法。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愛好學習的人,比如說我們班的小明同學,他對學習的渴望比天高比山重。他非常愛好讀書,每到讀書時間,他都高興得與眾不同,就像岩漿從火山裡迸發出來,他看書時總是全神貫注的,眼睛瞪得直冒火光,好像充滿了殺氣。此時此刻,彷彿他獨自一人在書的世界裡,欣賞著書上燦爛的文筆和瑰麗的詞語,看書入了迷,自然誰在同他說話也不會答理。就是因為他入了迷,才導致被老師批評,不過被老師批評後,,他總是笑嘻嘻的。

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去問他,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我也被他的所作所為感動了,“看一本書,就像嬰兒在吮吸著母親身上的奶,對長大的渴望就像一個太陽,閃閃發光,看了有益的書,吸收了有益的知識,入了迷,自然而然的,就忘了世界,忘了大家,此時,被老師批評也是值得高興的,沒有吃虧,更沒有犯錯。”只就是他的回答。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就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它不僅教會了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含義,還讓我學會了做人要懂得謙虛。這句話的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是啊,人生隨時可以見到自己的老師,只看你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我就是個謙虛的人,不過,我的謙虛還有一番來歷。本來我是個自大驕傲的人,就因為我有一雙明亮而善於發現的眼睛,才有今天的謙虛。

記得那時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還不懂什麼是驕傲和謙虛,每次考出了好成績,我都非常高興,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而不去最求上進,永遠停留在一個地方。正當我成績越來越差時,就發現有問題出現了。於是我就開始尋找問題。經過兩個星期的努力,終於得出結論了,原來,我的努力程度越來越少,才導致我的成績越來越差,終於,經過兩個多星期的調整,我的學習狀態又恢復了正常。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青少年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長,行為謹慎而說話信實,普遍關懷別人並且親近有善行芳表的人。在家裡,我們要把孝順看在第一,因為父母不怕苦,不怕累,把我們養大,如果對父母不敬的話,那樣不但恩將仇報,而且是件非常無恥的事。說到孝順,就讓我回想起以前的我,回頭又想了想,又對我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那是一年冬天,我和媽媽回老家。當時環境非常惡劣,窗外大雪紛飛,只要把頭伸出去,就會被凍成冰,此時,碳是少不了了,因為農村人是用碳來取暖的。媽媽叫我拿碳來取暖,可能是冷的原因,不想動身,所以懶洋洋地說:“要取暖自己燒,不少就拉倒。”於是媽媽就自己動身,燒了一爐碳。回想起這件事,我總是垂頭喪氣,感到非常無恥。

現在讀《論語》的人越來越多,我相信,只要懂得仁,我們的祖國將會更加富強,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生在祖國的人也會越來越團結,越來越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