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職業素質大綱

工作方案 閱讀(3.27W)

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大的方向有兩個:一是不斷提高專業水準,二是培養職業素養。前者比較容易被大家關注,後者可能不明顯,但是對人的要求很高,它無時無刻不在,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道德層次和精神境界。

如何培養職業素質大綱

丁俊輝打檯球,有一場球本來勝局已定,在奪冠之後仍然認真打,最後打出了147分的滿分。這就是一種職業素養。所以從這可以看出,職業者應該有的特點:冷靜、理智、高水平、高標準。冷靜、理智體現在,勝不驕、敗不餒。不為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不為一點失敗而氣餒。高水平、高水準體現在,真正的功夫,超乎尋常的水平。

一般人都把自己的職業只看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僅僅當作是一項工作而已,很少有人把它做為一種神聖的職業去看待。這就是普通人和職業者的最大區別。做為一個職業人,就要做到敬業、專注。從基本目標來說,是掙一份工資而謀生。從高標準來說,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一個職業人,要清楚自己不同於一般的社會閒散人員和普通的家庭婦女。職業者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要通過自己的職業工作塑造自我。要清楚“你非你、我非我”的道理。即每一個人做為社會的一分子,不是孤立的一個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承擔著一份社會賦予你的職責。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體現在很多細小的方面。比如平時走路是否遵守交通規則,文件材料是否規整,是否注意保護環境衛生,等等。

一、提高自身品德修養

(一)嚴於律己

該是自己承擔的工作就不要用別人幫忙。

一個人的工作,如果自己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好,總是需要別人來幫忙才能完成任務,就說明你不稱職。久而久之,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不去,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立不住。長此以往,別說是向上發展,就是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否站穩都不好說。一個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就離脫離本職不遠了。

該別人“露臉”的事自己不要搶著“露臉”。

每個人的工作都有自己辛苦的時候,也都有自己展示的時候。當不屬於自己“露臉”時,一定不能去搶別人的風頭。不然的話必然要受到別人的抱怨與責難。

注意做好“邊際”的工作。

什麼是“邊際”的工作?就是從職責劃分上不是十分明確,你幹也行,他幹也可。換句話說,你也應該做,他也應該做的工作。不論誰做了,工作任務就完成了。但是如果都不去做,造成工作失誤,兩下都有責任。而能主動做好這類工作的人,才是受歡迎的。

做一個肯“吃虧”的人。

從工作的分配上來說,領導基本上是儘可能掌握一個公平。但是任何事都沒有一個絕對的公平。所以如果比別人多做了,少得了,不要斤斤計較。要肯於吃點小虧。平時一點虧不肯吃的人,有了好事領導也不願意給他。因為領導也是人,從心理上來說也要找個平衡,有好事也要給那些平時不計較而肯於吃點虧的人。雞蛋之所以要有個殼,是因為內瓤太軟。只有吃不起虧的人,才不肯吃一點虧。

可自我解嘲但不要自我顯示。

在各種場合下,尤其是在做報告、搞培訓時,要少談自己多談事。一個人的經歷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事例,不反對拿出來作為案例。但是對於一些成功的案例,儘可能不要說是自己的。可以提這件事,實在要讓人感覺是現實中的事,可以說成是在你身邊的某個朋友或同事身上發生的。這樣可以避免有自我吹噓之嫌。一旦讓人家感覺你是在自我吹噓,那案例的作用便會大打折扣。反之,一些大眾化的問題,則可以自己為例。通過一些常見的小錯誤自我解嘲,非但不會影響你的個人形象,反而拉近了你與聽眾之間的距離。

要“善為人師”不要“好為人師”。

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有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與指導。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要主動幫助別人。這裡有兩點,一是要有能力幫別人,二是要肯於幫別人。特別是在別人不懂不會的時候,不要“拿拿把把”,要給人以及時指導。但是反之,對別人已經會的東西,就要注意不要再指指劃劃,那樣不僅對別人起不到幫助作用,反而給別人增添了麻煩,引起人家的反感。

要“內方外圓”。

做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人云亦云。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必將一事無成。但是還要掌握一個“度”。有些事未必就是你的正確,如果不正確的話,就不要固執己見。無論什麼事,一味地固執己見和盲目地聽從別人都是不可取的。要審時度勢,根據事物的性質去判斷,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聽從,而不要為了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偏執。在方式上要注意,即使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也不要給別人下不來臺。處事要融合一些。

“圓”你自己,不和別人攀比

別人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得到,別人做不到的可能你要做得很好。所以自己要“圓”好自己。一味地和別人攀比,往往容易喪失自我。要根據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去發展,長處要進一步發揚,短處要及時進行彌補。別人的長處只是你發展的一個參考和借鑑,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同樣,這世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生。你是世界的唯一,要活出你的精彩。

《如何培養職業素質》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