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審計師>

國際內審師考試《內部審計基礎》關於內部控制的知識點

審計師 閱讀(4.01K)

導語:2016年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備考緊張進行中,為助力同學們更好地備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際內審師考試《內部審計基礎》關於內部控制的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具體資訊請持續關注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國際內審師考試《內部審計基礎》關於內部控制的知識點

  一、定義

內部控制是指管理層、董事會和其他方面為管理風險、增加實現既定目標的可能性而採取的任何行動。管理層負責計劃、組織並指導實施充分的行動,為實現目標和目的提供合理保證。管理層計劃、組織並指導諸多方案的實施,以合理地保證目標得以實現。內部控制可以用來防止或發現僱員在履行其指定職責時的重大錯誤或違規,並且及時進行糾正。

  二、理解

(1)內部控制是指一個組織的內部活動,它是通過組織制度、組織機構和組織指令或程式來完成的。從這一點看,它不同於來自組織外部的控制,比如政府稅務機構對納稅情況的控制、環保部門對排汙達標情況的控制等。在組織中,所謂的“內部”,既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又包括組織經營機構,也就是說,它涉及組織內部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

(2)組織存在的意義在於它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定目標。因此,我們可以說,組織的目標就是組織的靈魂。組織的目標通常可以分解為階段性目標,如年度計劃指標或專案目標等。組織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實現其目標。有些活動直接服務於組織目標,也有些活動間接服務於組織目標。

(3)組織的活動並不能必然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這是因為組織活動可能會面臨各種預料不到的問題或困難,妨礙目標的實現。這些問題或困難既可能來自組織內部,也可能來自組織外部,還可能來自組織行為本身。這些問題或困難就是實現組織目標的風險。所謂風險管理,就是要防止風險、及時地發現風險、預測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並設法把不良影響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上。內部控制就是組織內部採取的風險管理。

如果管理層的計劃和組織行為能夠合理保證組織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組織的目標和目的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那麼可以認為已建立適當的控制。內部審計部門必須評估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並促進控制持續改進,從而協助組織維持有效的控制。

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結果本身。組織目標是由組織的宗旨決定的,它包括具體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效率。內部控制是防止那些可能影響組織目標有效實現的風險因素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或者使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貫穿於組織各項活動中的一系列行為或措施,簡單地講,內部控制是指為確保企業目標而實施的程式和政策,其還應識別可能阻礙實現這些目標的風險因素並採取預防措施。

內部控制受到組織內各層次人員的影響,而不僅是簡單地制定出一本制度手冊或規章。單純的規章制度只是一種機械的控制措施。組織雖然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但人是具有個人目標、個人情感的能動性個體,他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規章制度的實施效率和效果。他們的行為可能受到其個人利益的`驅使,也可能受其誤解或牴觸等情緒的驅使。因此,內部控制必須建立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

對管理層或董事會來說,內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證,而不是絕對的保證。內部控制措施,無論設計地多麼完美、執行得多麼好,也僅能為董事會和管理部門實現組織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組織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受到內部控制制度所固有的侷限性的影響。這些侷限性包括:決策中可能發生的判斷錯誤,在建立控制措施時人們對成本和效益的考慮,在控制措施實施中由於簡單的小錯誤或失誤造成的控制中斷。此外,兩個以上的人的共謀,也會導致控制失效,管理部門也有能力逾越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實現組織一個或幾個目標。當組織目標可以分解為全域性目標和區域性目標、整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主體目標和從屬目標、專案目標和其他各項具體的目標時,內部控制能分別為這些目標服務,因此滿足多目標性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特點,儘管這些目標間可能會有重複或交叉。內部控制能夠為實現上述目標提供合理保證。

但是,諸如某一特定專案的投資回報、市場佔有份額或引進新產品線這類經營目標的實現並不總是處在組織控制之下。內部控制無法防止決策失誤或判斷錯誤,不能預防那些導致組織目標無法實現的外部事件發生。對於這些目標的實現,只有在管理部門和董事會密切關注並及時瞭解組織目標實現程度的情況下,內部控制才能提供合理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