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太極拳的基本知識

太極拳 閱讀(1.37W)

太極拳的基本知識

太極拳的基本知識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專案,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專案,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古代騎兵的槍法、長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開、合、發。踩著高蹺來使用長槍、長柄大刀。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由兩儀分三才,由三才顯四象,演變八卦。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另有電影以此為名。

發展簡史

太極拳太極拳起源眾說紛紜:民間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時期的張三丰、清朝陳王廷和楊露禪、王宗嶽等說法。戚繼光的32勢長拳理論、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張三丰道家理論等都在太極拳中有體現。太武當太極拳極拳的定名、成型、傳播靠的是楊露禪。可見太極拳並非一人、一時、一地所創,而是前人不斷總結、整理、創新、發展而來的。縱觀近、現代太極拳的發展就可見一斑,事物只有不斷髮展才具有生命力。也有人稱太極拳發源於武當張三丰原式太極拳,趙堡太極拳為武當太極拳的一支。目前可以明確的是,太極拳由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陳長興傳給河北永年人楊露禪,而後社會依次出現楊式、武式、吳式、孫式等太極拳流派。目前流傳的陳式太極拳為人所知則是20世紀20年代的事情了,而這個陳式太極拳和陳長興傳給楊露禪的是否一致,以及陳長興後陳家溝武術傳承則是一件懸案了。

太極拳數百年來代代有傳人,綿延不絕,名手輩出,尤其楊氏,在藏龍臥虎的北京,更是贏得“楊無敵”的美譽,而為天下所知,為太極拳的發展、傳播、造福人類,居功至偉。而在太極拳傳承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陳家溝,位於河南省溫縣縣東清風嶺上,六百年前為常陽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澤州(今晉城)人陳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溫縣城北,立村陳卜莊 ,越二年,因嫌地勢低窪,復遷常陽。後因陳氏人丁繁衍,家傳武術在附近又大有聲望,加之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溝,久而久之,便易常陽舊名為陳家溝。陳氏總結了許多拳術套路。計有五套拳、五套錘、十五紅、十五炮、紅炮錘、一百單八式長拳以及別開生面的演練方法雙人推手等。又據此理,創編了刀、槍、劍、棍、鐗、雙人粘槍等武術器械套路。這些拳械套路均據太極之理,由無極至太極,由無相而生有相,由靜而生動,每個招式都分陰陽(即虛、實、柔、剛、靜、動等),形成了太極拳械的雛形。 陳氏十四世的陳長興,在祖傳拳術的基礎上再樹里程碑。他將陳王廷編的一至五路太極拳由博歸約,精煉歸納,創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為陳氏太極拳一路二路,後人稱之為“老架”,他還大膽地打破門規限制,拳傳外姓,收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楊露禪為徒。楊露禪藝成回鄉後,後到達北京,經歷了一段“闖天下、打天下”的傳奇經歷,並擔當騎營總教習。楊氏祖孫三代在北京與人交手無數,授徒廣眾,流傳甚廣。其拳架在不斷的實踐中日臻完善,最後由楊澄甫定型,成為目前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

和兆元(1810 –1890年)溫縣趙堡鎮人,趙堡太極名師陳清平的入室弟子。1836年進京供職武當太極,曾統領皇宮大內侍衛(據傳)。因屢有功績被皇室例封為“武信郎”。在京期間,他廣交武林同道,切磋交流,集思廣益,反覆實踐,所以和兆元提出:“由外帶內,周身順遂渾圓,由內達外,陰陽變易莫測”的理論。制定出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為一體,三者互為檢驗印證,寓技擊、修身、養身於一道,既保持趙堡鎮原傳太極拳傳統又獨具特色的新型太極拳理拳法,即和式太極拳,因地域因素也被稱為“趙堡太極拳”。

和兆元晚年歸裡,處世低調,除傳子和潤芝、和敬芝、孫和慶喜、苗彥升外,只在趙堡鎮附近傳播。

和慶喜,字福棠(1857—1936),和潤芝長子,是和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他自幼隨父習拳,又深得祖父真傳。慶喜公為人和善,德高望重,1928年起開山收徒,視學者年齡、體質、文化不同施以不同教法,教學有方。一時間趙堡鎮及周圍各地習拳之風盛行,從學者如流,在短短數年內,教出了一大批如和學信(侄)、和學敏(子)、和學惠(侄)、鄭伯英、鄭悟清、劉世英、郝玉朝、陳桂林、柴玉柱、郭雲等各懷絕技之門徒,這些傳人成為日後傳播和式太極拳的中堅力量。

武當太極拳來源

太極八卦太極拳的來源有下列3個方面:

①綜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術極為盛行,出現了很多名家、專著和新拳種,太極拳就是吸取了當時各家拳法之長,特別是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而編成的。

②結合了道家導引、吐納之術。太極拳講究意念引導氣沉丹田,講究心靜體鬆重在內壯,所以被稱為“內家拳”之一。 ③運用了道家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以意行氣,通任督二脈,練帶脈、衝脈。各式傳統太極拳也皆以陰陽五行學說來概括和解釋拳法中各種矛盾變化。

太極八卦發展

太極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了簡化24式和88式太極拳,對太極拳的傳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打太極拳的人遍及全國。當前,僅北京市公園、街頭和體育場就設有太極拳輔導站數百處,吸引了大批愛好者。衛生、教育、體育各部門都把太極拳列為重要專案來開展,出版了上百萬冊的太極拳書籍、掛圖。太極拳在國外,也受到普遍歡迎。歐美、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太極拳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就已有30多種太極拳書籍出版,許多國家成立了太極拳協會等團體,積極與中國進行交流活動。太極拳作為中國特有的民族體育專案,已經引起很多國際朋友的興趣和愛好。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的完美結合,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其拳理來源於《易經》、《黃帝內經》、《黃庭經》、《紀效新書》等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經典著作,並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內容,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階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相關研究

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48式太極拳拳譜解讀

預備

太極拳身體自然直立

起勢

1.左腳開立2.兩手前平舉3.屈腿下蹲

一、 白鶴亮翅 1.收腳抱手2.向後退步3.坐腿轉腰分手4.虛步分掌

二、 左摟膝拗步 1.右手前擺2.轉腰擺臂收腳3.屈臂上步4.弓步摟手推掌

三、 左單鞭 1.轉腰坐腿帶手2.收腳抱手3.轉身上步穿手4.弓步平雲手5.坐腿轉腰平雲

6.勾手收腳7.轉身上步8.弓步推掌

四、 左琵琶勢 1.跟步擺臂2.坐腿挫手擺臂3.虛步合手

五、 捋擠勢(3)(1)1.移腳活步穿掌2.弓腿抹掌3.收腳捋手4.上步搭手5.弓步前擠

(2)1.坐腿扣腳穿手.同上

(3)1.扣腳穿手 .同上

六、 左搬攔捶 1.撇腳轉腰分手2.收腳握拳3.擺步搬拳4.收腳轉腰擺臂5.上步攔掌

6.弓步打拳

七、 左掤捋擠按

1.轉腰撇腳分手2.收腳抱球3.轉腰上步4.弓步掤手5.旋臂送手

6.坐腿後捋7.轉腰搭手8.弓步前擠9.坐腿引手後掤10.弓步前按

八、 斜身靠 1.轉身扣腳分手2.收腳抱手(兩手成十字交叉)3.上步握拳4.弓步斜靠

九、 肘底捶 1.轉身擺掌2.抱手收腳3.擺步撐手4.跟步提手5.坐腿握拳

6.虛步劈打

十、 倒卷肱(4(1)1.撤手翻掌2.退步屈臂卷肱3.虛步推掌 (2)(3)(4)同上

十一、轉身推掌(4)(1)1.撤步碾腳轉身2.屈臂上步3.丁步摟手推掌 (2)1.碾腳轉身2.3.同上 (3)(4)同上

十二、右琵琶勢 1.向後撤步2.坐腿擺臂挫手3.虛步合手撅臂

十三、摟膝栽捶 1.撤步捋手2.上步搭手3.跟步平雲手4.坐腿轉腰擺臂5.屈臂握拳上步

6.弓步摟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2)(1)1.轉身提拳2.轉身擺腳擺掌3.歇步推掌 (2)1.轉腰擺臂2.屈臂上步3.歇步推掌

十五、拍腳伏虎(2) (1)1.轉腰展臂2.上步掄臂3.掄臂拍腳4.蓋步擺臂5.轉身上步

6.弓步貫拳 (2)1.扣腳穿手.同上

十六、左撇身捶 1.坐腿扣腳翻手2.弓步分手3.收腳握拳4.上步舉拳5.弓步撇拳

十七、穿拳下勢 1.撇腳轉腰分手2.收腳握拳3.穿拳開步4.僕步穿拳。

十八、獨立撐掌(2)(1)1.弓腿挑拳2.收腳翻掌3.獨立撐掌 (2)1.落腳上步收手2.3.同上

十九、右單鞭 1.退步伸掌2.坐腿後捋3.旋臂搭手4.弓步平雲5.坐腿轉腰平雲 6.勾手收腳7.轉身上步8.弓步推掌

二十、右雲手(3)(1)1.坐腿轉腰左雲鬆勾2.右雲翻掌收腳 (2)1.轉腰左雲翻掌出腳開步2.右雲翻掌收腳並步

(3)1.左雲翻掌出腳2.右雲翻掌收腳

二一、右左分鬃 1.抱手提腳2.轉腰出步3.弓步採靠4.轉腰撇腳5.抱手收腳 6.轉腰上步7.弓步採靠

二二、高探馬 1.收腳展臂2.坐腿屈臂3.虛步探掌

二三、右蹬腳 1.帶手起腳2.上步穿掌3.弓步分手4.抱手收腳5.蹬腳撐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