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拓展訓練>

大學生拓展訓練的起源和意義

拓展訓練 閱讀(9.33K)

摘要:本文從拓展訓練的歷史沿革入手,簡單介紹了拓展訓練的產生、發展、應用現狀和主要專案內容。之後,本文從拓展訓練體驗式學習的獨特優勢入手,介紹了拓展訓練特有的教育意義,尤其是在大學生危機干預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拓展訓練的起源和意義

關鍵詞:拓展訓練;起源;意義

一、拓展訓練的起源

拓展訓練在西方被稱為“體驗式培訓”,在國外已有七八十年的發展歷史,但在中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它才被當作新名詞介紹給國人。它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潛艇埋伏在大西洋海底,攻擊盟軍補給運輸船隊,致使盟軍船隻下沉、船員紛紛落水,由於海水冰冷且遠離陸地,所以造成大量的水手犧牲。後來人們發現這些海難後,總會有極少數人能夠活下來,但是令人驚奇的是,調查結果顯示,活下來的並不是那些年輕力壯的水手,而是船上年紀相對年長的水手。一些心理學家和軍事專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決定你生存最關鍵的因素不是你的體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質及意志。年長的水手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及處事經驗,能夠沉著冷靜地分析當時所處的環境,由於已經成家立業,心中有所牽掛,懷著堅定的生存信念,最終擺脫了死亡厄運。而年輕的水手們,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精神的沮喪和不知所措會導致人的生理防線全面崩潰,造成體力的急劇下降,最終的結果就是死亡。

於是軍方建立了一些水上訓練學校,除了訓練海軍的體能外,主要通過一些情景模擬的科目對海軍的生存能力、作戰意志及團隊合作能力進行訓練。當時這所學校對戰爭的兵員保障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在戰爭中挽救了無數士兵的生命。

二戰結束後,這所學校的功能也隨之退化,後來一些組織行為專家從這所學校的培訓模式裡得到啟發。德國人庫爾特.漢恩()和英國人勞倫斯.沃特()首先將這種訓練運用到戰爭以外的培訓中,並提出Outward bound概念,他們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當人們進入工業化社會,很多社會人士和管理者經常會身處與落海水手相同的境遇。人們面對節奏飛快的工作效率和人際複雜的社會氛圍,往往會造成很多社會人的思想保守、情緒焦躁、精神壓抑,更為嚴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壓力會做出極端的行為,這些現象給企業和個人帶來很大的損失。於是就慢慢形成以培訓管理者和企業人為物件、以培訓管理者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管理技能作為培訓目標的學校。他們創立的Outward bound概念就是體驗式培訓的前身,這種具有獨特創意的特殊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物件由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員等群體。訓練目標也由單純體能、生存訓練擴充套件到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

拓展訓練中包含挑戰性專案和合作性專案。學員無論在個人還是在團隊的層次上,都可通過對危機感、領導、溝通、面對逆境和激勵等要素的訓練而得到提升。

拓展訓練的挑戰性專案多為個人專案或小組專案,強調挑戰自我、信任和激勵。學員在隊友激勵下,通過完成規定科目來擴大自己的“舒適領域”,從而正視困境和減少對危機感的恐懼。挑戰性專案包括:海難逃生、背摔、空中單槓、高空吊環、斷橋、多孔橋、高空速降等。

合作性專案多為團體專案,需要學員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掌握正確的合作方法。所有參加者均需投入其中,從而得到了解自我和提升團隊的機會。合作性專案包括:電網、突破雷陣、齊眉棍、解手鍊、解繩套、荊棘排雷、信任背摔、頂針傳遞、相依為命、心靈感應等。

二、拓展訓練的教育意義

現代社會面臨的競爭和壓力,對從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需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和明確的職業規範外,還需特別健康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敢於進取、冒險、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團隊意識及組織協調能力,而這些都需要從實踐中,或從強化培訓中培養。現代企業和學校的學習、培訓活動不少,方法上絕大多數是傳統授課式或灌輸式的教育,可以說這樣的培訓對目前最需要提高領導、管理能力的企業管理者來說,成效並不顯著。因此,以體驗、經驗分享為教學形式的拓展訓練的出現令人振奮。

拓展訓練就是讓人們在體驗中學習,強調“感受”學習,而不是單在課堂上聽講。在體驗式的學習中,學員是過程的主宰。如果學員感到課程的程序由他們掌控,他們將更加註意活動的過程——沒有人比自己更能走近自己的內心。研究指出,一般課堂講授式學習的吸收程度為25%,而體驗式學習吸收程度高達75%,能更加有效地將資訊傳授給學員。

拓展培訓揉合了高挑戰及低挑戰的元素,強調學員去感受學習,而不僅僅是在課堂上聽講。我們都知道,當我們不瞭解其它人的感受時,即使我們有很好的見解,我們也很難說服他人。而拓展培訓的形式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於被學員接受。但拓展培訓的最終目的,不只是玩樂趣,而是讓學員將培訓活動中得到心智的轉變和素質的提高。這個過程,如果能夠有專業培訓師的指導及意見,就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拓展培訓這種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是對正統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煉和綜合補充。大多數人認為,提高素質的手段,就是通過各種課堂式的培訓來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其實,知識和技能作為可衡量的資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在何種情況下能使有限的知識和技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開發出那些一直潛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卻從未真正瞭解的力量?

另外,筆者在這些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發現借鑑拓展訓練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不但可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而且在面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時,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有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學生由於失戀而消沉,通過單一的心理諮詢和個別談話均未取得效果,培訓師經過研究,為其設定了“負重訓練”結合“高空斷橋”的拓展訓練專案來進行引導,讓其背上2.5L的大瓶可口可樂數瓶,圍繞操場一直跑到筋疲力盡的時候,問他:“揹著包袱累不累?能不能甩掉?!”在其回答“能”後,扔下一瓶,繼續再跑,直到扔下所有可樂後,帶其登上8米高空的斷橋,讓他高喊:“忘掉過去,走向新生!”之後越過斷橋。隨後與他進行心理疏導,結合他剛剛的體驗過程,通過從人生髮展、挫折應對、家庭友愛等方面予以引導,該同學自己感覺“好像領悟到了什麼”,之後很快擺脫消沉,重拾自信。

其他還如:一個簡單的“麻雀變鳳凰”就可以教會學生創造力與自信心,一個普通的“打繩結”就可以讓學生懂得習慣的改變;對於自閉內向的學生,可採取“信任背摔”和“人字橋”的群體拓展訓練專案結合心理疏導來予以干預;對於自卑的學生,可採取“過電網”和“高臺演講”等拓展訓練模式予以干預;對於責信心不強、團隊精神差的學生可採取“盲人方陣”和“風火輪”等拓展專案結合管理學方法進行教育等等。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經過多次嘗試,發現這種靈活的形式對學生的觸動和影響遠好於一般的談心和教育。尤其是那些多次談心效果不佳的學生,在拓展訓練的體驗和引導疏導教育的雙重作用下轉變明顯,且長期效果極佳。

究其原因,80後、90後的大學生,在改革開放後接受多元文化影響,對很多事務都採取懷疑的態度,他們既具有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可塑性強的特點;同時也具有個性突出、自我約束力差、逆反心理強、從眾心理強的特點。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簡單的說教、灌輸,很難改變原已固化於學生心中的一些觀念、認識,這也是傳統思想教育在高校中一直較為薄弱的環節。而實踐體驗是最讓大學生信服和樂於接受的教育方式,採取拓展訓練的形式,模擬現實場景,先行而後知,讓同學們自身體驗到不同感受,結合心理學、教育學的科學方法去引導,可以從而由內而外地讓他們認識到一些問題,進行自發地自我調整和完善。這樣的教育方式和心理治療中的認知領悟療法異曲同工,對於面臨心理困惑的同學,我們可以採取這種形式來改變其認知,改善其心理困境;對於普通同學,我們也可以採取這種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責任心、奉獻精神、團隊精神等諸多素質品質。因此,通過拓展培訓,可以發掘每個人的最大潛力,促進人的自我探索,提高人面對危機時的承受能力,這就是拓展培訓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 常會麗,於海濤.“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5,14(5):4~5

[2] 簡波,謝斌.淺談高校拓展訓練開展的前景nal ofChangzhou Vocational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16(4): 41~43

[3] 趙東平,古令,謝龍,李蘇,王學敏,王科術.通過拓展訓練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145~147

[4] 錢永健著.拓展訓練.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7.89~90

[5] 孟剛主編.戶外運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29~30

[6] 鄭洪利主編.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19~40

[7] 郭霖主編.大學生心理素質拓展.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