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及實踐模式探索的論文

職場 閱讀(1.17W)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 就業指導理論 實踐模式

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及實踐模式探索的論文

論文摘要:我國自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以來,尤其是近幾年,在社會人才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的迅速增加已導致了大學生就業壓力驟增。為緩解就業壓力,高等院校已在積極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但其成效卻良莠不齊。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環境,通過鑑別吸收國外的就業指導經驗,探索我國的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模式。

近年來,為緩解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解決就業難問題,各高校依據教育部的檔案精神紛紛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部門,以加強就業指導工作。許多高校雖然也根據實踐經驗提出了不同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但由於各高校在就業指導理論、制度體制、師資隊伍、實踐模式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並未形成完善、實用、具有時代特徵的就業指導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和實踐模式革新的必要性 (二)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不夠,提供的就業指導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國家雖然出臺了關於加強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相關檔案,但對於從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的專業人員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和參考標準,因此,目前絕大多數的就業指導從業人員非常缺乏專業指導和服務素質。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導致了當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和社會需要嚴重脫節,他們的就業指導服務根本滿足不了當前畢業生的實際需要,從更深層角度來講,就業指導服務師資隊伍的水平同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自身發展存在著很難調和的矛盾。

(三)就業指導內容的侷限性,無法滿足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目前,許多高等院校對就業指導的內容較以前有了較大的突破和發展,但還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究其原因,目前的就業指導內容很多都還只是大方向的政策指導、大範圍的資訊指導或者非常籠統的就業技巧指導。這樣的指導其實只是寬泛的戰術指導,還是非常缺乏深層的戰略指導。作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專職部門更是主要從事了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而對於就業政策的解讀答疑方面還做得非常不到位,很多政策的知曉度和覆蓋面還非常小,這應該也是造成當前大學畢業生總是感覺就業難,面對就業市場束手無策,對就業政策非常模糊的原因。

(四)就業指導模式單一,剝離了學生的專業背景。目前許多高校雖然提出了“全程化”的就業指導目標,但是,在指導方式上基本都是採用集中畢業生或者集中各年級學生的形式進行籠統指導。這種就業指導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給學生提供資訊和幫助,但由於忽略了學生專業的差異性和市場對人才的不同需求,缺乏對不同個體的專門諮詢和有效指導,無法滿足畢業生的真實需求,必須進行改革。

二、就業指導理論的鑑別性吸收 國外發達國家較早就認識到了就業指導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作用,故相關就業指導理論的研究較早,尤其是美國,它是世界上發展就業指導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在多種理論派系中最為基礎、應用最廣的也是美國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論。該理論提出選擇職業是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特性)與職業對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命題,職業指導的過程就是了解自己、瞭解職業、實現人與職業合理匹配的過程。特性—因素匹配理論為後期的發展的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目前較成熟的理論研究成果有:特性--因素論、人格型別論、心理動力論、需要論、職業選擇發展論、行為論等。這些理論派別,儘管模式不同,見解各異,但各理論派別之間互為補充。

從具體的表現形式來看,各國的就業指導各有特色。

(一)美國的全程化就業指導

美國的全程化就業指導:大一時幫助學生了解市場需求,進行職業啟蒙,使學生形成基本的職業理念;在大二通過人才測評等手段來認識自我,從而能選好專業;等到了大三,再進一步瞭解市場需求,並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通過比較深入的實習,為將來求職做充分的準備;大四則會對學生進行專題的求職訓練,組織各種各樣輔導學生就業的活動,並不定期通過E-mail告知一些與求職有關的活動。最後是對學生實施個性化的職業指導,學校會專門為學生進行綜合測評,在分析測評結果後幫助學生選擇適應的職業種類,然後通過多次面談幫學生確立就業意向。 "

(二)英國的專業化就業指導

英國高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就業指導隊伍,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主要由職業顧問和資訊職員構成。職業顧問往往具有心理學教育學學科背景,並有在大型企業和相關部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經歷,豐富的工作實踐和系統的理論學習合二為一。資訊職員則具有一定的圖書館工作經歷或學科背景,能夠勝任就業資訊的導航服務和資料編輯整理出版工作。

(三)日本的生涯就業指導

日本通過轉變單一的指導為生涯指導。在生涯教育指導下的日本就業指導工作特點分為以下幾點:在就業指導過程中,首先要求畢業生進行就業登入,即向學校就業課註冊,凡希望就業的學生要讓學校知道自己畢業後的意向,然後,學校幫助學生建立健全和規範的個人就業檔案,全面反映學生的各種情況。“最引人注目的是許多日本大學都要對畢業生進行就業綜合考試SPI(Synthe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日本稱之為適性檢查。該考試是適應日本人特點的綜合個性報表的檢測,能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個性和能力做出較為科學的評估。SPI適性檢查包括:個人的基礎能力評價、適合的職業志向分析、個人素質和個性的剖析等三大部分。 三、就業指導實踐模式構建

(一)應該從學生源頭開始抓起,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認同測評工作。高校通過這種從源頭抓起的模式,將大學生就業指導融入到招生宣傳中,在學生填報志願時通過職業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通過職業認同測評類軟體進行個自我測評,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能更清晰的瞭解自身的優缺點,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測評結果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並制定自己大致的職業方向和努力方向,這也能為將來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生教育和管理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

(二)系統規劃、全程化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指導是貫穿於大學生活始終的一項工作,不同年級的任務和特點不同,不同年級要劃分不同內容的指導計劃,並形成不同年級不同任務的連續性發展。

以四年制本科為例,對一年級大學生,應著重從適應大學生活的角度,使他們認識大學的意義、特點,認識專業的特點以及適應的`職業,確立目標,試探性地進行生涯設計。對二年級的大學生著重夯實和拓寬基礎,分析自我特長優勢和侷限性,進行自我完善和塑造,試探性地確認職業目標。對三年級大學生,應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身心特點和能力傾向相對照,通過專業技術基礎的調適,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或對其職業目標做出調適。對四年級大學生,主要在職業價值觀的引導、就業形勢、資訊服務、政策諮詢、技巧商談、心理調適等方面,針對擇業期的問題進行擇業指導。

(三)豐富就業指導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以外,高校應針對不同情況和問題,豐富就業指導載體,縱深就業指導內容。

1、專題講座。包括對新生開設的生涯講座和對畢業生開設的擇業講座等。

2、校友報告會。成功校友易成為學生的效仿物件,對學生樹立職業目標併為之奮發進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3、請進來,走出去。邀請用人單位的領導尤其是人事部門有經驗的幹部來校同學生進行交流,指

導學生主動地走上社會,調查社會,形成社會要求與自我發展的協調互動。

4、擇業成功者交流會。在畢業生中選拔擇業成功的學生與在校學生開展交流會,講解其成功擇業的經驗。

5、輿論影響與滲透。通過校內學生類報刊,引發熱點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及時通報社會人才需求趨勢、社會產業結構調整等資訊。

6、定期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引導各年級學生通過科學的職業測評模式,制訂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規劃,並不定期的進行修正,增強學習的針對性。

(四)將就業指導融入課堂教學,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高校的眾多模式的就業指導在更多的時候會忽略學生的專業背景,因此,將就業指導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某專業的學生為個體,由具有較深專業背景的任課教師就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專業人才需具備素質、工作選擇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鍼對性指導,啟發學生自己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五)注意檢查評估。加強對就業指導自身的評價,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工作水平。一方面,畢業生就業之後,對各院系的就業指導工作進行檢查評估,促進院系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深入開展;另一方面,在畢業生離校前徵求畢業生對就業指導的意見,反饋資訊,找出差距,以推動就業指導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

參考文獻: [2]曾志明.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構建的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

[3]郭鵬.大眾化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能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2).

[4]李麗華.西方國家大學生就業指導實踐及其借鑑.[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1.(1).

[5]孫燁,李道剛.借鑑美國就業指導經驗,構建我國高校就業指導模式.[J].經濟研究導刊.2009,(14).

[6]姜亦煒.試論全程化就業指導理論體系的發展.[J]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09,(10)

[7]覃柳虹,曾銳.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在就業指導中的應用方法.[J]教育長廊 2009.10(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