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高職學生就業心理與就業狀況及就業指導對策探究

職場 閱讀(3.23W)

論文關鍵詞:高職學生 就業心理 就業狀況 就業指導對策

高職學生就業心理與就業狀況及就業指導對策探究

論文摘要:通過問卷調查,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差分析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就業狀況及歸因進行測度和分析。結果表明,高職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的認知和評估總體上基本合理,就業心態基本平和,但部分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偏高。同時,一些主觀因素會顯著影響高職學生的就業狀況和實際月薪。

近年來,我國各類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總量持續大幅增長,加上社會就業結構不平衡、市場經濟不景氣、國際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如何避免在不利外部環境影響下學生就業心理與就業狀況相互牽制陷入惡性迴圈,如何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並採取積極主動的就業行為,成為就業工作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筆者以為,必須通過深入的調查訪談準確掌握畢業生就業心理的基本狀況和就業現狀,找出學生就業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合理途徑,健全完善就業指導機制,多管齊下,整合學校各種資源給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心理疏導。

調查設計與資料來源

為了解高職畢業生整體的就業心理狀況、發展趨勢及就業落實情況,筆者採用以問卷調查為主的方式,以期通過考察、分析高職學生就業心理的正、負面影響因素,掌握就業心理機制問題。在大量借鑑網路上和期刊文獻中相關就業心理問卷量表的基礎上,筆者針對調查目的和調查物件的特點,自編設計了高職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問卷。問卷共包括20個題項,內容主要涉及就業狀況、在校經歷、對專業和自身能力的認識、就業期望值、就業道德觀念及意向、擇業心理等方面。

筆者對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應用工程系2009屆畢業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並回收問卷309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9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50%。本研究主要採用SPSS11.5統計軟體對問卷資料進行採集、整理和統計分析。

高職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的認知 關於高職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認識,受試者在“你覺得自己的專業在求職中是否具有優勢?”的選項上,選擇“優勢很大”、“有點優勢”、“一般”、“處於弱勢”、“不清楚”的學生分別佔3.8%、20.3%、49.8%、22.7%和3.4%。關於高職學生對自身綜合實力的認識,受試者在回答“你認為自身的綜合實力如何?”時,“對自己非常有信心”的佔14.7%,認為“有信心”的佔47.7%,有30.5%的學生選擇了“一般”,只有4.2%的學生“對自己很沒有把握”。另外,還有2.9%的學生對自己的綜合實力認識不足,選擇了“無法確定”。

通過比較分析高職學生對學校性質、專業、自身綜合能力的認識和評價,可以發現學生存在矛盾心理:儘管他們對“自己的綜合實力”評價較高,信心較足,但面對逐年加大的就業壓力,還是表現出認識上的諸多顧慮,具體表現在對學校性質和所學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

高職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就業期望 在對“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考慮和籌劃自己的就業問題?”的回答中,僅有12.0%的學生表示從大一開始進行考慮和籌劃,有36.3%的學生從大二開始規劃,高達32.9%的學生直到大三才考慮和籌劃自身的就業問題,甚至有18.8%的學生從未想過就業這個問題。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提前進行就業規劃的意識亟待提高。即使面臨就業,一些畢業生仍未開始考慮和規劃就業問題,其就業準備意識非常淡薄,這再次驗證了管軍於2006的調查結果。可見,學校需加強教育,強化學生的就業準備意識,在就業準備方面提供更多的指導。 在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方面,希望工資在1000元以下的佔7.1%,1000~1500元的佔34.8%,1500~2000元的佔37.9%,2000~2500元的佔9.6%,2500~3000元的佔4.3%,3000元及以上的佔6.4%。總體看來,高職畢業生的期望月薪值主要集中在2000元及以下,相比之下,對工資標準的要求並不過高。要確認畢業生薪酬期望值是否趨於理性,還需對就業後的實際月薪做比較分析。

就業觀念及就業定位如何往往成為能否及早順利簽約的關鍵。對於“如果你目前仍未簽約,你願意到待遇、條件相對差些的單位就業嗎?”的問題,約三分之二的畢業生選擇了“願意,先就業再說”,其餘35.1%的學生選擇“不願意,繼續找自己理想的單位”。可見大多數學生認同“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激烈競爭中不願意根據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就業期望做出調整,不願意降低或暫時降低要求。

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大部分高職學生會靠自己努力落實就業單位,這部分學生佔61.7%。但訴諸他人的學生比例也較高,佔46.4%。這表明畢業生存在一定的就業依賴心理,希望藉助於外部力量。另外有3.6%的畢業生選擇了“自暴自棄”和“不知所措”。基於這樣的就業心理,學生在就業行為上很可能缺乏主動性,從而會間接影響就業。因此,需對學生進行教育,增強學生的獨立自主性,提高其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

高職學生的就業狀況和實際薪酬 影響高職學生就業狀況的主要因素

學生認為就業困難的最主要因素是“心理素質薄弱”的佔53.7%,其次為“學校名氣不夠”,佔40.9%。此外,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缺乏工作經驗”、“知識能力儲備不夠”、“缺乏社會關係,存在不公平競爭”、“缺乏求職技巧”、“自我定位不夠準確”等原因。總的來說,學生普遍認為其自身因素是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

下面,筆者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各解釋變數對就業狀況變數的影響。

在就業狀況方面,高職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的認識(即“對個人專業優勢的認識”、“對自身綜合實力的信心”及“與本科院校相比是否處於不利地位”)是影響就業狀況(是否已落實就業單位)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一方面,認為自己的專業具有優勢者成功就業的比例較高,所以加強學生對專業優勢的正面認識,是教育過程中面臨的關鍵任務;另一方面,無法確定自身綜合實力者未就業的比例較高,所以應儘可能地關注這部分學生,使其掌握自我綜合實力的評估方法,併為其提供更多的相關資訊;此外,認同“與本科生相比,就業處於不利地位”者未就業的比例更高,約有三分之一的高職學生對就業前景持悲觀判斷,轉變這部分學生的觀念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研究結論和就業指導對策

應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的認知和評價能力鑑於相當部分高職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的自我認知和評價尚不完全客觀,已經顯著地影響了其就業狀況,因此,應教育學生客觀認識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的不同性質,相信高職生在職業技能、動手操作等方面的競爭優勢。鑑於“學校名氣不夠”是學生認為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需做好學院的對外宣傳工作,從而增強學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另外,要加強專業教育,增強學生對專業優勢的認識。學校應始終堅持將專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並將專業教育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應儘可能地將專業優勢融入學生活動、社會調查和志願服務中,使學生客觀理性看待專業,增強對專業優勢的認識。

應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準備意識,指導其儘早做好職業規劃專業教師、輔導員及就業指導部門在日常的專業教育、思想教育引導、職業指導課中應特別強調就業意識,使學生主動考慮和規劃自己的就業。在新生入校時,應提供必要的諮詢、幫助和引導,使學生在瞭解所學專業的特點和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在不斷學習和增加社會閱歷的過程中調整、充實和完善職業規劃,積極增進職業適應,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座標。另外,要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質量,調查顯示,學生對所接受的就業指導評價不高。就業指導應建立在學生深層次的心理特徵和實際就業指導需求上,因此,進一步深入瞭解學生對職業指導的實際需求是我們面臨的新任務和研究課題。

應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合理調整就業定位應盡最大努力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教育,避免其價值取向失衡。在確定就業意向時,要引導學生兼顧社會需求,不能單純地將收入待遇等個人利益放在首位,而應同時考慮職業的社會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想,綜合分析社會需求、具體環境和自身綜合能力等現實條件,合理調整、確定就業期望值。在暫時未能找到理想單位的情況下,要改變“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本著付出的心態、學習的心態面對就業,抓住機遇,儘早簽約。

應加強誠信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由於市場經濟條件下擇業的自由性和機遇的不確定性,畢業生對違約現象的看法存在著嚴重誤區。畢業生違約帶來的諸多不良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對學校而言,用人單位往往會將一個學生的違約行為與學校教育質量和信譽度聯絡起來,從而影響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長期合作關係。對學生而言,大多數用人單位會對曾經違約的學生敬而遠之。因此,學校應加強學生的誠信意識、職業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把誠信教育納入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並將其滲透到教學、生活及管理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必須規範就業工作的管理,如建立誠信檔案,對再次申請領取協議書的畢業生查明原因、詳細備案,建立失信懲罰機制等。

應增強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提高其職業適應性鑑於“心理素質薄弱”是造成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學校應在職業生涯輔導中有針對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授心理除錯方法,使畢業生積極、平和、冷靜地看待和麵對就業;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過程,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除了幫助學生完成由學生到職業人角色的心理轉換外,還要培養學生主動與社會接軌、自我推銷的能力。要通過增加學生與社會的接觸,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擺脫就業依賴和求助心理,保持樂觀進取、積極健康的心態,順利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