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校園 閱讀(2.33W)

數學教學體驗式

關於如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積極開展自主學習進行體驗式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學習方式越來越受教師的重視和使用,在課堂內外,各種形式的自主學習交流方式屢見不鮮,那什麼是自主學習呢?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通過採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改變原有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參與學習的行為,從而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具體到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中去。

如在教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準備幾根硬紙條,教師再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取出三根硬紙條釘成一個三角形,你能推拉住其中兩邊,使這個三角形的形狀發生變化嗎?(2)取出四根硬紙條釘成一個四邊形,拉動其中兩邊,這個四邊形的形狀改變了嗎? (3)上面的現象說明了什麼?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動手解題,主動去學習,整過學習過程呈現一種享受和愉快的體驗。當然自主學習不完全等於學生自學,數學的學習需通過學生的理解才能接受。例如,完全平方公式,有的學生擅長接受符號語言,有的學生傾向於圖形的形象理解,大多數學生不習慣於文字形式。當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習完全平方公式數學知識時,他可以自主地選擇分析問題的角度,採取相應的方法,去體驗、去感悟。

積極聯絡生活實踐,體驗和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我們應該充分關注並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平時的生活中去,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在體驗中迴歸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應用。將實際問題引入數學,通過生活例項的觀察為學生提供多種情境。我們可以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匯入新課,把實際問題的解決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求解,讓學生了解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意識,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

體驗式教學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體驗任務的完成,學生獲取了知識,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情感體驗。體驗式學習也是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習不再是單方面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在體驗式學習中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積極將生活中的例項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創設學習情境,構建體驗式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產生內在的學習需要,才能變被動為主動。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也能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視聽感覺,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網路課件,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完成自主體驗式學習。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一、巧設情境,讓學生樂學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情景,設計數學遊戲,講讀數學故事等方式,激發起學生積極思維的動機,因勢利導。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去畫一個半徑為5米的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一條曲線就是一個圓。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解決“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為什麼羊吃到草的最大範圍是一個圓形?”這些實際問題。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二、民主教學

要想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就要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學生只有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情緒才會隨之高漲,才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師生情感融洽了,才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才能發揮學生靈活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在課堂上教師要敢於蹲下來看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於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

三、堅持以生為本

改變角色,讓學生愛學。把課堂還給學生,變原來的講授式為以學生自學式,當一個課堂從高壓式,灌輸式,一問一答式等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時,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就會取而代之。讓課堂成為學生個性釋放、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家園。教師在課堂中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尊重“兒童文化”,發掘“童心”、“童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利用"讀一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讀一讀"裡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教學中,藉助兒歌等形式,兒歌語句簡短,讀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深受國小生的喜歡。能發揮語言直觀作用,使學生形成愉悅表象。如教學大月小月時,可給學生出示兒歌:七前單月大,八起雙月大。這樣,學生記得快,記得牢。再如,教學除號時,可以教給兒歌:一條橫線畫得平,兩個圓點平均分。不僅形象描述除號的形狀,內含等分意義及書寫要求,強化了學生表象記憶。

利用"做一做",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多年來,由於"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學得苦,教師也教得苦,到頭來學生只會依樣畫葫蘆地解題,而動手製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卻相當低下,更談不上開動腦筋發揮創造性,"應試教育"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製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夠由簡單的實物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形狀。"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總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感性認識豐富,表象清晰,理解就深刻。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動操作,獨立探索,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利用"想一想",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並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在概念教學中,加強變式訓練,可使學生排除非本質屬性的干擾,增強探究知識的新奇性,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如認識平行線時,可出示不同方向的四組平等平行線,讓學生觀察比較得出,它們都符合在同一平面內且不相交這兩個條件,都是平行線。